初中化学知识网络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内容总汇
九年级化学共五单元,单元包括16节和五个单元活动探究。

第一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1、生活中的酸和碱。

2、中和反应
3、酸和碱的性质
4、单元探究活动(食醋)
5、海洋化学资源
6、海水“晒盐”
7、海水“制碱”
8、单元探究活动(粗盐的纯化)
第三单元:金属
9、常见的金属材料
10、金属的化学性质
11、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12、单元探究活动(铜的冶炼原理)
第四单元:化学与健康
13、食物中的有机物
1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5、远离有毒物质
16、单元探究活动(维生素C)
第五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17、化学与能源开发
18、化学与材料研制
19、化学与农业生产
20、化学与环境保护
21、单元探究活动(无土栽培)
第一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指示剂、酸、碱、盐、pH、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原子团
2、基本理论: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的变色;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与H+和OH-数量的关系;中和反应的实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基本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
4、基本操作:指示剂与酸碱性溶液的反应;酸碱中和滴定;浓硫酸的稀释;酸和碱的性质试验等(会用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5、基本应用: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的意义(溶液pH的变化);中和反应的应用。

6、探究活动:中和反应的实质。

二、知识构建
知识认知:宏观和微观。

三、知识解读:
1、酸碱性物质的检验: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pH试纸(是否>7)。

2、酸碱物质的识别:从组成(化学式)、性质角度。

3、溶液酸碱性强弱水准的测定:pH试纸。

4、能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解释相关化学现象、应用及确定鉴定酸、碱的化学方法。

第二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化学资源、海水淡化、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2、基本理论:海水提取氯化镁的方法;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结晶的基本方法;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粗盐提纯等
3、基本物质:氯化镁、可燃冰、氯化钠、碳酸钠(纯碱)
4、基本操作:海水淡水;粗盐提纯
5、探究活动:粗盐纯化(除杂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知识构建
三、知识解读:
1、理解海水中的主要化学资源。

2、了解从海水中提取化学资源的基本方法。

如提取金属镁、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等,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知道获取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和读取溶解度曲线中信息的水平等。

4、知道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理解碳酸钠为纯碱的含义,能从离子的角度理解盐的化学性质。

5、物质转变及除杂质的基本思路。

第三页
第三单元金属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合金、还原反应、还原剂、金属活动顺序、置换反应、废品回收
2、基本理论:合金性质;炼铁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钢铁锈蚀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3、基本物质:镁、铝、铁、锌;铁的合金(生铁和钢)、铜的合金(黄铜、青铜)、铝合金、钛合金等。

4、基本操作: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实验;金属化学性质实验;钢铁锈蚀的探究实验。

5、基本应用: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金属锈蚀的基本方法等。

6、探究活动:铜制品锈蚀的方法和思路。

二、知识构建:
知识认知:宏观和微观
三、知识解读:
1、了解常见金属合金(组成)以及合金性质的变化。

2、铁的冶炼原理以及实验探究的过程。

3、理解常见金属活动顺序以及意义,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会写反应方程式。

4、了解钢铁制品的锈蚀基本方法。

第四页
第四单元化学与健康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无机化合物、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等
2、基本理论:有机物的基本性质;食物中有机物对人体的作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等。

3、基本物质:甲烷,含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常见物质;氨基酸、黄曲霉毒素、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等。

4、基本操作:淀粉的检验;蛋白质的性质试验等。

5、基本应用: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探究活动:维生素C含量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二、知识构建
三、知识解读
1、有机物:知道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能理解常见的有机物。

2、食物中的有机物:知道糖类中淀粉的检验以及葡萄糖的分解;了解蛋白质的性质;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调节作用;能了解生活中食物及蔬菜水果含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基本情况。

3、知道人体中必须的常见化学元素和微量元素。

4、知道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第五页
第五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基本点
1、基本概念:化石燃料、新能源、化学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硅酸盐材料、复合材料等)、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

2、基本理论:化学电池的原理;酸雨的成因;绿色化学的含义。

3、基本物质:化石燃料、新能源、玻璃、塑料王、玻璃钢、铵盐、胆矾、二氧化硫等。

4、基本应用:新能源的开发;环境污染与保护。

二、知识构建
三、知识解读
1、了解煤炭、天然气、石油等重要化石燃料;知道开发新型能源的必要性。

2、能理解到化学材料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尤其能理解到复合材料中的“混合”能改变材料的性质。

3、了解化肥农药的科学施用方法,能识别氮肥、钾肥和磷肥以及复合肥。

4、了解酸雨导致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措施。

第六页
八年级化学内容总汇
九年级化学共六单元,共包括18节。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1、奇妙的化学。

2、化学之旅。

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1、水分子的运动。

2、水的分解与合成。

3、原子的构成。

4、元素。

第三单元:溶液
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

2、物质组成的表示。

3、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

3、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1、燃烧与灭火。

2、化石燃料及利用。

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一页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原子、分子、。

2、基本理论:物质的变化、物质构成、科学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

3、基本物质: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
4、基本应用:物质变化的判断;化学变化与水平变化;实验现象的语言表述;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

5、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二、知识构建
研究对象:任何物质(天然材料、人工合成)。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研究变化根本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宏观:元素
研究范畴
微观:分子、原子
化学实验:化学仪器、装置、基本操作、物质变化、实验现象等。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

三、知识解读:
1、通过实验、图片、文本和视频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2、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以及知道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3、学会用语言表达实验现象。

4、能用分子、原子概念叙述水、二氧化碳常见物质的构成。

5、建立科学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学会控制实验变量。

第一页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分子的基本特征;混合物、纯净物、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化合物、单质、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等。

2、基本理论:水的三态变化与分子运动的关系;化学变化的实质。

3、基本物质:水
4、基本应用:分子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物质的基本分类;水净化的基本方法;分子、原子、离子、元素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化学变化的实质等。

5、实验探究:水的净化。

二、知识构建
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
态,反之亦然。

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总在不停运动。

混合物:分离方法如水的净化有蒸馏、蒸发、过滤等。

水物质分类:单质:同种元素
纯净物
化合物:不同元素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变,间隔变化。

物质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变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如水
的分解和合成。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如水的三态变化。

化学性质:水的分解与合成。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其它有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三、知识解读:
1、能用分子运动解答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2、能实践天然水的净化过程。

3、能识别基本的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

4、能用分子、原子的概念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现象;能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简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6、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及基本计算。

7、能准确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第二页
第三单元:溶液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溶质、溶剂、电离、乳化作用、溶质质量分数等。

2、基本理论:溶解过程及能量变化、溶解的实质。

3、基本物质:水、食盐、硝酸铵、氢氧化钠等。

4、基本应用:食盐等溶解水的过程的理解;溶解过程及能量变化,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等。

5、基本实验:溶液配制。

二、知识构建
溶质
组成
溶剂
基本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解过程:扩散、水合分子或离子、能量变化(铵盐:降温;氢氧化钠:升温)。

溶液
溶解与溶液性质:密度、导电性、凝固点变化。

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例题
溶液配制:计算、称量、溶解等。

三、知识解读:
1、对常见溶液溶质的判断。

2、对溶液的理解或识别。

3、溶质溶解引起的性质变化能够解释和应用。

4、乳化作用不是溶解。

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第三页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分解反应、氧化反应、氧化物、。

2、基本理论:物质组成、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

3、基本物质:空气、双氧水、铜、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

4、基本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的理解和应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等
5、基本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试验等。

二、知识构建
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水蒸气其它。

空气的成分空气质量报告:污染成分及原因。

条件: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
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例如:加热下与铜反应
误差分析:漏气、反应是否彻底、是否
冷却至室温等
原理:催化分解双氧水
氧气的制取实验室装置:见图
我们周围的空气操作及注意事宜:
性质:物理、化学
工业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
书写:单质、化合物
化学式由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依据、技巧。

由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
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知识解读:
1、从空气质量报告中了解污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产生的原因。

2、从测定氧气体积含量实验中理解测定气体体积含量的原理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3、化合价记忆及应用是难点,把化学式书写的依据及技巧落实好。

4、学会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及应用。

第四页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2、基本理论:质量守恒定律。

3、基本物质:镁、碳酸钙、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五氧化磷等。

4、基本实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白磷燃烧实验等。

二、知识构建
物质质量守恒
宏观元素种类守恒
元素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质量守恒
微观原子种类守恒
原子个数守恒
化学反应的表示遵守两个原则:事实求实;质量守恒
书写步骤及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别:分解、化合等
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知识解读:
1、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含义的理解,能完成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物质质量的计算,原子个数的推断、物质元素种类的推断等。

2、能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能判断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等。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第五页
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基本点
1、基本概念:燃烧、着火点、爆炸、爆炸极限、燃料、碳酸饮料等。

2、基本理论: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3、基本物质:乙炔、氢气、一氧化碳、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等。

4、基本实验:乙炔燃烧、氢气燃烧与爆炸等。

二、知识构建与氧气接触
燃烧具备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燃烧与灭火燃烧现象:爆炸、安静燃烧(促进燃烧的方法)
与空气隔绝
灭火措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隔离可燃源
石油:混合物
化石燃料煤炭:混合物
天然气:主要为甲烷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实验室原理:石灰石与盐酸
二氧化碳的检验及验满方法
制法装置:仪器、装置特点
操作及注意: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三、知识解读:
1、知道燃烧具备的条件,能描述燃烧现象。

2、知道常见灭火的方法。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重点。

第六页
全册初中化学知识建构
由元素组成。

如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沸点、挥发性等不需物质的性质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才能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宏观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化合:多种生成一种。

如铁的燃烧、水的合成等物质的变化分解:一种生成多种。

如双氧水的分解
置换: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如实验室制取氢
复分解: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酸碱中和
制气装置:看反应物状态和是否加热。

气体的制取氧气:双氧水,催化剂,检验,验满等
氢气:锌和稀盐酸,检验。

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稀盐酸,检验,验满。

有的由分子构成。

如水、氧气等
物质组成有的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等。

有的由离子构成,如食盐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物理性质:单个分子或原子或离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
质,大量微观粒子聚集才能表现出来。

如物理物质的性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

化学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如水分微观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等。

水通电分解是通过
水分子表现出来的:H2O==H2+O2
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

如液态
水蒸发,就是水分子间隔变大了,分子的大小和物质的变化质量没有变。

化学变化:分子变成了新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

化合:
化学反应类型分解
置换:
复分解:
混合物:不同分子。

如盐酸溶液中有水分子、氯离子和钠离
子。

物质分类单质:O2、C、CU等
氧化物:
纯净物
化合物酸:
碱:
盐:
氧气:见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制取氢气:同上
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