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训论文.36班.邢广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硕士生涯与价值观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锻压
姓名:邢广楠
学号:14S109084
90后是悲催的一代。

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儿时的回忆总是那么轻松美好,绿色与自由葱郁着整个夏季。

我喜欢家里的大院子,它的西北角总会盛开许多花花草草,叶子的颜色搭配花的鲜艳,即使坐着小板凳在里边发呆一个下午,也不会感到无聊。

也喜欢我们的小街,灰黑色的柏油路,两旁是街坊邻居种的花,有的人家门口还有蓊蓊郁郁的大树,这悠闲地景象让人的整个心都是绽放的,美好无比。

我时常想象这是童话里的村庄,里面可以邂逅拇指姑娘和神奇的生物。

午后会和姥姥、弟弟去临近铁路的山岗,在草丛里抓蚂蚱和癞蛤蟆。

那时的夏天是明亮而干净的,人与自然在不察觉中快乐而和谐的并存着,人们尽情的享受自然的美景与馈赠,在作物发芽生长,米粒熟香中就能找到活着的意义。

所有恐怖开始于临近千禧年,镇子上的行道树都被政府砍了,为修路阔道提供空间。

然后在连续几个月的暴土扬长之后,新马路建成,伴着残余的沙土和碎石等工程废料,与飞往的车辆行人并存着。

夏日太阳正浓,没有了粗壮的行道树的阴凉,烈日和尘土侵蚀着整个镇子,人们不敢上街,因为一上街就是一身尘土,没有了绿色,世界仿佛变得肮脏躁动,外表和心情同时的不美丽了起来。

从这以后镇子上就脏了起来,垃圾站仿佛爆裂了,垃圾占领了马路门前,塑料袋一半在路上一半在土里......那段时间,我觉得镇子完了,幼小的心里布满了难过,为那些粗壮葱绿的树木和干净的过往惋惜。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为了升学,我搬到了城市里,在寂寞的水泥楼里孤独的度过了余下的童年。

我还是喜欢在假期里回去看看,在后院里看看花儿,摘摘草莓,爬上大树晒太阳。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家的房子慢慢的都被拆迁了,盖上了高楼,曾经的后院当然也都不存在了,那些豆角,茄子,辣椒....樱桃树,苹果树,山楂树....那些曾装点过大地和我的童年的植物们,永远也不会再发芽开花了。

拆迁正值冬天,我回去看了一眼那些被扒掉一般的房子,里面的方格子小小的,和记忆力的尺寸一点也不匹配了。

是啊,是我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变了。

房子起来了,房价也高了,年龄也长了,压力也大了。

我们顺着生活的大潮,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人生的节奏都是一样的,爱情的价值也开始和家庭条件划等价。

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相似,顺应社会的眼光,遗失内心的追求,活的越来越局限。

难道霸占乡村开垦土地就是对的?难道发展城市兴建高楼就是对的?难道科学发展把人类推向一个有一个非自然就是对的?工业革命让资本主义侵略有了利器,于是发展科学才能兴邦安国,于是古朴而安逸的生活便被抨击粉碎,于是自然便被污染榨干。

这一切也许只是源于一部分人的侵略欲望和贪婪,所以我
们不能说现在的这个发达而寂寞的世界,它就是对的。

我也在这时代的潮流里开始挣扎:我的导师告诉我要扎实专业知识,努力再努力,把所有时间用在学习实验上;我的爸爸告诉我,要读博,当老师,稳定,有地位;我的同学告诉我,要参加学生会,拿到资质,以便之后找工作用。

我在想,为什么说有的人都把专业学习当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为什么说有人都觉得现在是该为以后的所谓幸福而努力?
难道学业就是全部吗?难道日复一日就是该有的生活吗?每个人的眼界都有局限性,这样的想法就是他们的局限性。

我就是想能够自食其力,多多积累各种生活经历,有机会就出去走走,先中国再世界,培养一种善良豁达的心境,学会与人沟通,享受甜苦。

同时关注国家和世界的环境动态,学习一些经济知识,思考将经济与环保结合,致力于环保事业。

人生太短,又有多少时间去浪费在不以为然的事情上呢。

以前我们没有能动性,随着父母前辈的要求去生活,而现在我们在自我经历、与人交流和阅读书籍中有了自我的思考和追求,慢慢了解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就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能动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假期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月的兼职,认识了工大之外的学生,都是某某学院的,也许这些三本的学生对于很多工大人来说嗤之以鼻,但是我觉得他们都很优秀,善于沟通,知识面更广,懂得更多,更加幽默。

参加了团队训练,把校外的学生和工大的学生做对比,发现工大的学生一般比较专一于学业,沟通能力较弱。

但很高兴能去认识他们。

这门课之前有听说过,这次亲身经历,感觉不错,希望能借着这股劲儿,在研究生生活里更多的发掘生活的意义,学到更多技能,更加开朗乐观的生活。

大二的时候去斯里兰卡做志愿者,斯里兰卡发达程度不及中国,但那里风景优美,自然环境保存完好,给我留下了很棒的印象。

看一本书叫《行走的树》,写了一位成都女子去泰国生活,她爱上了那里的美景和闲适的日子。

我只能说,中国处在一个错误的价值观里,蔑视人们的内心而过于强调物质,所以使得人们没有闲暇去细细品味生命中那些细小的美好,只能拼命忙于生计,而忽略掉内在的修养和需求。

所以希望自己能够不要被同化,在工科的环境里别忘品味生活,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多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体验世间百态,多多思考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有环保的概念,保护环境,也不枉此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