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大全_看《少年的你》感想5篇
2024年《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15篇)
![2024年《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a5bd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d.png)
2024年《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15篇)《少年的你》观后感1《少年的你》是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的电影,陈念(周冬雨饰)性格内向,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头。
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念也被一点点卷入其中…在她最孤独的时刻,一个叫小北(易烊千玺饰)的少年闯入了她的世界…电影宣传初期我是被林俊杰唱的主题曲《我们很好》吸引,开头的旋律非常的沉重,到后来曲曲折折的上映。
其实校园暴力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真正走进电影院看的时候,是蛮沉重的。
陈念的同班同学因为受不了一直被校园暴力加上高三压力大自杀了,陈念变成了大家欺负的对象。
陈念救了小混混小北,从此小北答应保护陈念,每天上下学默默的跟在陈念的后面,形成了扭曲的正常生活。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初中高中是校园暴力的高发期,而到了大学这种现象却没有了。
我的朋友说这时候的孩子在叛逆在搭建自己的世界观,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不能体会被人的痛苦,只是觉得好玩。
电影里欺负陈念的魏莱,最后的认知是自己玩过头了,求陈念不要报警,一直说着让陈念很奔溃的话,陈念才一把推了魏莱,而魏莱掉下了楼梯死了。
悲剧的造成父母是有责任的,陈念的妈妈一直在跑路躲避还债。
小北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小北妈妈为了可以嫁人不要小北了。
魏莱的爸爸因为魏莱没有考上要复读1年没有和魏莱说话。
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一个幸福健康的生长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都需要家人的爱和灌输健康的世界观,才能活泼积极向上。
《少年的你》观后感2少年的你上映的第三天,突发奇想还是得去支持我的小黄鸭和四字,校园暴力的题材太过沉重,两个年轻演员实在太棒了,周冬雨的笑太治愈,易烊千玺的笑带着一种会感染的魔力,让我不由自主也想笑。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幸运,没有遭受过校园暴力,只是这个词语离我们真的很近,以前我也想象过如果我被校园暴力,我会怎么做,是将一切深埋心底,还是武装起来捍卫自己。
其实想这种问题的一定是弱者吧,勇敢的人从一开始就不怕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旦发生,自然会奋起抵抗。
《少年的你》最新观后感_校园欺凌主题电影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少年的你》最新观后感_校园欺凌主题电影心得体会(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bcc77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8.png)
《少年的你》最新观后感_校园欺凌主题电影心得体会(精选10篇)《少年的你》最新观后感_校园欺凌主题电影篇1最近电影《少年的你》火了。
这是一部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火在它触动了现在社会教育领域中的一根敏感神经、火在它抓住了当下人在年少时期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校园欺凌、火在它以一种集青春、现实、记录性质于一体的电影风格上、火在它每一帧的镜头,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地应时应景。
但是另一方面,这个“火”也暴露出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电影《少年的你》在大众面前赤裸裸地暴露出深藏在校园里的安全问题。
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涉及众多主体,包括学校、网络、家庭等等。
学校在校园欺凌问题上是急先锋,以时间为划分,未成年人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他所接受的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德育教育等等都与学校息息相关,而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方首当其冲应是第一个发现,并且及时制止此现象,但同时学校也不可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全天候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只能是加强巡监力度,做好事前防备;制定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自媒体满天飞舞,未成年人与网络之间的距离瞬间被拉进,人手一部手机,围坐在一起开黑,浏览庸俗的短视频这一类的现象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未成年人,而且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是极快的。
所以在网络上还需进行一个正能量的引导,对于涉及庸俗的短视频、自媒体及时清除、封杀,将网络土壤中的蛀虫全都杀灭,在APP中设置青少年模式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家庭教育上的缺位是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畸形的一大主因,给校园欺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所以父母的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电影《少年的你》火了,但是校园欺凌不应该火,它应该无所遁形,无处生存,没有存在的土壤。
校园安全需我们每一个人去维护,多给予弱者关怀、关注、关爱,少做旁观者、欺凌者,一起为我们的美丽校园共同努力。
《少年的你》最新观后感_校园欺凌主题电影心得体会篇2 走进电影院之前,本以为这是一部青春疼痛片,会着墨于他们无关痛痒的少年时期。
2023年《少年的你》观后感5篇
![2023年《少年的你》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0b4ff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2023年《少年的你》观后感5篇《少年的你》观后感1《少年的你》是真正意义上正视校园霸凌的电影,相比之下…《悲逆流》什么鬼(故事都讲不好的)……初高中校园环境封闭,自成一个生态圈,意味着外界的干扰:家长,老师,甚至法律法规在这里都不是主导。
因此看这部电影会对被霸凌的无力感感同身受,警察,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最多就是简单关怀和说一些隔靴搔痒的话,而让被霸凌的局面稍微减缓的方式只有让一个人像影子一样随时护卫在侧。
解决问题,越界是解决不好的,这个道理成年人都明白,但在孩子遇到问题之后,就固执的以为自己成年人的力量可以干脆利落的解决孩子们的“小事”,这是明显的误判,往往会加剧霸凌。
看到陈念在下学路上被那群女生爆揍,我想起多年前我被学姐和一些人尾随咒骂的场景,那是我第一次对学校升起莫大的憎恶,陈念用超人般的意志力熬到了高考之后,而现实中因为被霸凌而三观一夜间转变的孩子有太多,一个好学生可以因此迅速堕落,求助无门,“自救”成自己的对立面。
初高中生霸凌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有多大的仇恨,仅仅是出于无聊,找乐子,因此在一个强势者的带动下,三五个毫无判断力的乌合之众外加其他沉默者,就可以拧成一股“巨大”的势力向被霸凌者压过来。
如同魏莱一样,施暴者往往也有自己的精神障碍,出于博取关注,集中权力等目的再加上偏执的性格,对周围的人进行精神控制,便轻而易举的操纵起一股势力,犹如校园里的恶魔,触角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的事很复杂,成年人不会因为经历了成长的过程就格外会处理这些矛盾,甚至往往因为觉得学生时代单纯(后期自己回忆的滤镜加重罢了)孩子的事不叫事儿,因此简单粗暴的处理,加剧矛盾。
用抽空人格的粗线条方式去质问活生生的灵魂(比如警察审讯期间的问话,实在令人无语,权当专业的谈话方式吧……)实在是无趣至极,特殊的事件有特殊的内在机制,用共相审判个例,不会对之后有建设性影响(特别赞同今天邱老师说的一句话,真正有价值的意见是包容之后的判断)。
《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_2019校园欺凌题材影视作品
![《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_2019校园欺凌题材影视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3a8dca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_2019校园欺凌题材影视作品《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校园欺凌题材的影视作品,辐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这是一个青春期少年们从迷惘孤独,走向彼此救赎,终与世界和解的成长故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_2019校园欺凌题材影视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感悟1近日,影片《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异常火爆,它以高考前夕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少女陈念在校遭遇校霸欺凌的故事。
校园暴力这一非常严峻的社会话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网络上,总是能够看到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校园欺凌事件,不仅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还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如何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针对日趋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我国教育、司法等有关部门一直在关注这一问题。
虽然我国《治安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多个法律中都对校园欺凌案件有相关的处理规定,但都没有一部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门法律规定,近年来,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2016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2018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有媒体称此为国家层面首次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亮剑”。
2018年5月教育部再次发文:校园欺凌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同时规定,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3519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1.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少年的你》观后感1最近热映《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辐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这是一个青春期少年们从迷惘孤独,走向彼此救赎,终与世界和解的成长故事。
《少年的你》的首要意义是,它较之于之前关注校园欺凌的电影更进一步,更全面、更深入也更锋利地聚焦了校园欺凌。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相当多,手段及其凶狠,行为及其恶劣,画面触目惊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越来越多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小打小闹〞不再是嬉戏玩耍,而是恶意中伤他人。
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存在恶意辱骂、殴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
校园暴力事件性质恶劣,但多数施暴学生因“未成年〞“口头批评教育〞为借口而免于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
当看到青少年被人殴打、辱骂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多说几句,多问几句,也许就能防止一次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也能让一个孩子少受些伤害。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法律多么健全,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发自内心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
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才是整治校园欺凌事件的一剂良药。
《少年的你》观后感2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它让我懂得了孝顺父母、孝顺爸爸奶奶。
一个小小的少年,又是怎样撑起全家的呢?这都是通过这个找到答案的。
有一个哥哥,叫徐煜岑,他的妈妈有一次从二楼楼梯滚了下来,头部受伤,变成了植物人,只有最亲的人才能唤醒她,徐煜岑哥哥有时不在,就用录音笔录下他的声音,放在妈妈的床头,就这样,他的声音反反复复响了好多遍,终于他的妈妈奇迹般地醒了,但却不能说话了,他想教会妈妈说话,就从最简单的开始。
徐煜岑哥哥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少年的孝顺,让我感受到了一颗纯真的孝心。
就像那位哥哥说的:“我一定要治好她的病。
〞仅仅一个十几年的少年,就能承当起家庭的责任,真令我敬佩。
这让我想到了最美孝心少年的另一个姐姐,虽然她在学校里每天都会发营养餐,但她每次都会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吃,而且她们家的家务都是她干的,奶奶想来帮助,她也不愿意再来看看我,没有帮妈妈洗过一次脚,没有好好的陪爸爸和妈妈过一次生日,每次都是爸爸妈妈抽时间陪我过生日,真让我羞愧。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范文5篇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886ce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e.png)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范文5篇校园青春题材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潮流,每个人都是从校园走向社会,每个人都曾是少年。
关于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仅供参阅。
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1在某个晴朗的下雨天,和煦的阳光突然闯入眼帘,男人的直觉告诉我,我在做梦。
“叮”一声清脆的手机消息声把我拉回现实,我想肯定是妈妈给我发消息问我自己在外面过的好不好。
挣扎着拿起手机,原来是APP的推送消息,“易烊千玺、___联手倾情巨献《少年的你》10.25等你…”第一反应,不是爸妈的消息,一会要问问妈上什么班了。
接着就想,这帮小鲜肉不好好唱歌又跑去拍电影了,这时脑海中一帮女生拿着荧光棒对我大喊,“你知道我们家千玺多努力吗…巴拉巴拉。
”我想对他们说,“练习时长不到两年半我不会正眼看他。
”___之前我对她很有好感,但后来我觉得她拍的作品越来越把自己限制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形象里。
总觉得她只能演好这一类角色。
这么想着另一个名字闯入视野,导演曾国祥。
这三个字是我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始动力。
我对曾导印象深刻是因为他之前的一部电影《七月与安生》。
这部电影虽评分不高,但我个人感觉拍的还算到位,尤其是对女性关系的细腻把控,让我觉得这部电影评分偏低。
我看过的电影不多,也没写过影评,这一篇也是练笔写着玩。
就仅把我的所思所想说与各位,诸位听个乐呵。
《少年的你》表面看是一部反对校园欺凌的电影,我觉得主线实则以男女主角的爱情发展逻辑推动故事发展。
剧中大量校园欺凌的片段,作为校园欺凌的见证者,我觉得还是演的保守了,那种人生的至暗时刻,可能要伴随整个初中或高中。
不经历过体会不到那种无助,面对无尽的折磨,没人能保全你。
另外吐槽一下,身为一个小混混,一个脏字都没有,真是不容易啊。
从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看,我感觉有点拖。
可能是内容太多,想讲好这条线确实不容易。
电影都进行到一个小时了,人物关系还有点迷。
但这次曾导没让我失望,这种几乎把镜头推到演员脸上的拍摄手法,甚至能看到演员的雀斑,毛孔。
《少年的你》观后感
![《少年的你》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e21a0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1.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少年的你》观后感(精选15篇)《少年的你》观后感1今天,我观看了《少年的你》这部电影。
电影讲述了关于校园欺凌的故事,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使我潸然泪下。
出了电影院,我整个人感到很压抑,一时无法从悲痛和伤感中走出来……陈念是一所重点高中的一名优秀的学生,在距离高考60天的时候,她的一位朋友跳楼自杀,原因竟是因为校园暴力。
魏莱等两名欺凌者,怕陈念告诉老师,于是陈念成了新一名被害者。
凳子上被滴红墨水、比排球砸、被剪头发、被强迫脱衣……再多次被侮辱之后,她遇到了小北,小北一直在身后保护着她,并报了警。
警方知道是魏莱等两名女生所干,却又找不到证据,学校只好给她们停课。
魏莱找到陈念,请求她的原谅。
一番言论后,陈念不小心把魏莱推下楼梯,魏莱当场死亡。
陈念告诉了小北,小北为了让好朋友陈念,完成去北京上大学的梦想,小北决定顶替陈念坐牢。
最后,陈念自首,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可能你会问,他们的妈妈呢?然而,痛心的事,虽然声音不大他们的家境不同,但他们的母亲都一样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魏莱的家镜非常富裕,她妈妈自认为给了女儿很好的教育,但其实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关心过女儿,爸爸甚至一年都没有和魏莱说过话。
陈念的妈妈因欠债逃到了其他地方,他爸爸状况不明。
小北的爸爸跑了,妈妈也在小北13岁时抛弃了他。
正因为这三个不同的家庭,对孩子没有交流,疏于管教,致使他们的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明天,是祖国的未来,请各位家长“守护明天”,多陪伴孩子,多给孩子一些真正的关爱吧!最后呼吁:面对校园暴力,我们不要再选择沉默,要及时勇敢的向老师和家长反映,要学会保护自己。
祝愿身边都有一个“小北”守护,让青春的伤痛多一些温暖!《少年的你》观后感2《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被火了,无论是演技还是剧情都非常受观众欢迎,是一部男女老少都值得观看的一部戏,虽然整个剧情中非常的压抑以及沉重,但这些问题就是在展现着我们如今社会状态,而男主易烊千玺在本剧中饰演小北更是演活了小说,他把那份对陈念的爱像是隐藏着,又像是不敢动!如今这部电影票房已经是破2亿了,而且今天还是第二天,往后数量更是不可预测,易烊千玺这次总算是突破了自己,因为小北这个人设真的很不好演,他自称没什么感受,因为他当时只在乎演技,他要把沉重感演绎出来!这次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老戏骨般的演技,而且现在《少年的你》一些小细节也在网络上被揭开了,不揭开还好,揭开后貌似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原来陈念去上学路上的小雏菊是小北特意为她绑上去了,而陈念去小北家,是小北用“我们”来证明2个人的关系!不过上面这些都是去二刷三刷的网友们揭开的,这些细节是我们都无法注意到的细节,当你们知道这些细节后,是不是也觉得特别的戳人,原来小北是多么的呵护这陈念,而这电影也再次让我意识到了校园凌霸的可怕事件,尤其是陈念抱住小北的那一刻,眼泪是真的落了下来,这一幕真的很激动人心!《少年的你》观后感3近日,有关校园欺凌的电影《少年的你》热播,引起全社会关注。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10c30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8.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少年的你》观后感1这部影片由曾国祥指导,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反映了校园霸凌的种种社会问题,总时长135分钟,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皆是素颜出镜,成长的过程虽然很难,但是结局却暖得想哭。
导演曾国祥堪称一位“情绪大师”,从电影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始终抓住观众的内心,前半段剧情看得让人心情紧张,后半段又让人感同身受,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看完之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牛逼”。
这是易烊千玺首次担当大任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大家一开始对他的态度都是出于好奇心理,想着一个歌手出道的.小伙子,第一部电影会诠释成什么样,结果是大快人心,四字弟弟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惊喜,看完的感觉就是小北这号人物只有易烊千玺能演,他值得被夸上一百遍!影片中,小北一直守护着陈念,陈念上学,小北每天都跟在身后默默保护她,陈念想让小北和她一起走,小北却担心因为自己的缘故影响到别人对陈念的看法,还是选择远远地跟在陈念的身后,这样温柔又贴心的男孩子也正是最戳人心悬的一个设定,这样的小北也是叫人心疼。
一直知道易烊千玺的人气很高,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属于流量那一边的小鲜肉,会唱会跳长得好看又年轻,未来的发展前景风光无限好,不过看了《少年的你》之后,相信大家对于易烊千玺又会有一个新的认知,也一定会打破大众对于流量明星演技的肯定,这一次,千玺卸掉了所有的偶像光环,变身一个混混,看不到未来,人生一片黑暗,陈念的出现,才导致他的人生出现了一点点的光芒,他拼命抓住了这一缕亮光,不曾放手!第一天上映,就有不少影迷一大早跑到电影院一看究竟,结果大家的观后感都一样,那就是要为这部电影点赞,要为易烊千玺和周冬雨鼓掌,目前这部影片的评分大多数都是五星好评,易烊千玺这次的口碑也爆了,《少年的你》真的应该要去影院支持一下。
看到大家的影评,就知道易烊千玺这次成功了,他看上去一点也不稚嫩,虽然和周冬雨相差了八岁,但是千玺用演技平衡了这一点,小北和陈念这对CP看上去也是毫无违和感,有网友表示:这是国产电影的巅峰之作了。
《少年的你》电影最新观后感5篇_校园欺凌要杜绝
![《少年的你》电影最新观后感5篇_校园欺凌要杜绝](https://img.taocdn.com/s3/m/aebf94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7.png)
《少年的你》电影最新观后感5篇_校园欺凌要杜绝电影《少年的你》正在热映,聚焦校园欺凌话题,把校园欺凌带给孩子的伤害直观展现,直击人心,让公众对校园欺凌这一问题引发了深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少年的你》电影最新观后感5篇_校园欺凌要杜绝,希望大家喜欢!《少年的你》电影最新观后感一随着《少年的你》上映热度不断攀升,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问题再一次暴露在人们眼前。
从2011年,贵州毕节5个孩子冬季取暖而导致在垃圾箱内被闷死,到2013年海南海口小学校长带两个女生开房,到2015年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更有这几年不断曝出的留守儿童遭性侵案。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让人心痛。
而更让人难过的是留守儿童伤害一直在,暴露在网上的又只是寥寥几件。
儿童权利遭受侵害,首当其冲是儿童的身心健康。
其次才是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
众所周知,儿童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而儿童权利受到了伤害,是谁的失职呢?我认为是多方面的。
而要想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们常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而对于孩子,大多数人都倾注了更多的精力。
作为父母,对孩子应该有关爱,有教育,有照顾。
孩子有受照料的权益。
即使有的父母迫于经济压力而不得不外出打工,那如果在平时常回家看看,或者多打一通电话,这样的事情该避免多少呢?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付出努力。
当留守儿童被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时,我们邻居是不是也应该在空余时间送去一丝问候呢?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我们的国家一直在路上。
2013年5月,民政部出台《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现如今,更是在乡镇设立了儿童督导员的岗位。
更好更贴切的去摸底排查,帮助辍学儿童复学,帮助无户口儿童上户口,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
只有上面政策的出台和基层干部的不懈落实,我们的政策才能落地开花,我们的留守儿童才能真正解决生活痛苦。
最新《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5篇精选
![最新《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5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3934e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9.png)
最新《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5篇精选《少年的你》是《七月与安生》原班团队回归再升级之作,包括导演曾国祥、监制许月珍、编剧林咏琛、李媛、许伊萌,摄影指导余静萍、造型指导吴里璐、声音指导黄铮等,主创们经过了前作的磨合,再次合作不改初心,力图还原最真实的青春本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少年的你》观后感10月22日下午,电影《少年的你》片方突然宣布定档10月25日全国公映。
这一定档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预售票房势如破竹。
此时距离影片原定的6月27日上映日期已经过去了近4个月。
两年前,曾国祥的导演处女作《七月与安生》一鸣惊人;两年后由原班团队再度打造的《少年的你》,是流量巨擘易烊千玺的银幕首秀,万众瞩目。
固然当时的撤档令人感到遗憾,此次的突然定档也让它拥有了极高的爆发力,映前7小时37分,预售总票房已破亿元,市场前景可观。
残酷青春与现实基因《少年的你》是一部残酷青春题材的电影,涉及了敏感的校园欺凌议题,因此整个定档过程一波三折。
我们总习惯于讴歌青春,提及青春,联想到的都是美好、清纯、明丽、白衣飘飘等形容词。
但青春不总是如此。
米兰·昆德拉就曾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
”写过不少残酷青春小说的中国作家金仁顺也如是谈到她对青春的理解,“我看不出青春有多少美妙之处,相反,青春期就像莽林一样,埋伏着陷阱和危机,充满了暴力和死亡。
一步行差踏错,一生满盘皆输。
”青春的确如同莽林,它是少年与成人的过渡地带,是孩童化与社会化的交叉口,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顺利穿过莽林走向大道,也有一部分人会迷失其中或坠入泥淖。
这是青春残酷的一面。
残酷青春电影,主要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处于青春阶段少男少女们的呐喊、彷徨、迷惘、痛苦、无措、慌乱,甚至也包括暴力、犯罪和死亡。
“残酷青春”是华语青春电影一个非常重要的脉络。
2019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以及影评大全5篇
![2019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以及影评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fe37cac850ad02de8041da.png)
2019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以及影评大全5篇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以及影评大全《少年的你》,关注的是更加现实的题材,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高三生,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然而,缠上她的,是校园霸凌,生来内向的她,更加封闭孤独,就在这时候,易烊千玺主演的小北进入了她的生活。
一个是一心考学的乖乖女,一个是早早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问题”少年,两个正值最美好年华的少年在18岁的夏天,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残忍……这部影片中,易烊千玺的眼睛是会说话的,不,应该说那就是小北的眼睛。
在面对质疑与不公时,眼里有属于小北的倔强,和小北的狠劲,他的愤怒,没有大吼,但我却感受到了他的愤怒,特别是他在看陈念视频的时候,愤怒,痛苦但又心疼。
我记得千玺以前说过,自己不是一个经常生气的人,甚至连想挥手的想法都没有。
但这部影片却恰恰相反,小北从不掩饰自己的愤怒,愤怒了就挥拳,哪怕最后遍体鳞伤,也要使劲挥拳。
唯一的掩饰,就只有想保护陈念的时候,因为想保护,所以不能愤怒。
一个眼睛会说话的人,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好演员,期待易烊千玺以后的电影作品。
很感谢易烊千玺带来了小北,也呼吁这个社会能够真正的去关注到校园霸凌事件,每一个施暴者都是未成年,每一个受害者也是未成年,未成年不是犯罪的借口,每一个人都第一次生而为人,那为何要受他人欺负。
就像电影中,看似正义的警察,一样会质问为什么你受伤害时不报警,为什么你不找大人,老师会质问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好像到了最后,做错的反而是被欺负的我们。
这又何尝不是来自成年人的霸凌与伤害。
一次霸凌,对于施暴者只是一个游戏,就像施暴三人组中最懦弱的那一个,对外说自己是因为害怕所以不得不,但其实不过是想别人转移注意力到另外的受害者上。
起初我以为她是唯一一个施暴者中仍心存善良的人,但最后发现,她从未有过怜悯,事情过去后,她依旧花着心思纹着眉毛打扮的光鲜亮丽。
而悲伤却一直留在了受害的人心中一辈子。
《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29篇)
![《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2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7507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2.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29篇〕《少年的你》观后感〔通用29篇〕《少年的你》观后感篇1今天下午看了《少年的你》,一部讲述校园欺凌的影片。
心里那种难言的窒息和揪心的难受,让我无法静心去做其他事情。
其中有个影评“我很庆幸在我没成为大人之前,头顶没有乌云”。
是啊,他是中国23527万青少年中的一个,有多少孩子因为校园欺凌而伤痕累累,一生都活在阴霾之下,甚至有些孩子在乌云下痛不欲生,选择如剧中胡小蝶一般的结局,来完毕自己的痛苦。
没有人可以设身处地的考虑被欺凌孩子们的感受,他们如同下雨被冲出泥土的蚯蚓,随后,在太阳暴晒下无处可躲,当他们痛苦地扭动身体时,经过的路人却在嫌弃它们为什么不好好待在泥土中。
没有人应该怎么活,所有人的活法是自己定义的,但是请每一个家庭教给孩子“同情”,不要让他冒失地说出让其他孩子难过受伤的话,也不要让他做伤害其他孩子的举动。
因为他的一句嘲笑,一个拉帮结派的行为,一个孤立的眼神,会让某个孩子的一生遭遇暴风雨般的袭击。
于老师这个职业之下,我最害怕的不是学生成绩不好,怕的是当他们身处阴影时,自己却浑然不知。
我确实不能认识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孩子成为朋友,但我希望自己再敏感一些,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期盼太阳的孩子。
每名老师都不忍心他们于最灿烂的年龄受到孤立,受到冷视。
于教育面前,“教”要竭尽全力,“育”更要倾尽所能。
真心希望家长带孩子们去看看这部特别的影片,它能告诉孩子要心怀同情,告诉家长和学校最大的使命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告诉社会要保护好每一个无助的孩子。
《少年的你》观后感篇2买的最早的9点场,看完有点恍惚,不清楚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
它很真实,又有点僵硬。
真实在于它对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观的呈现,僵硬在于电影片头片尾求生欲极强的“和谐导语”,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词。
《少年的你》最终还是妥协了,我相信原来的版本会更加灰暗,更加令人心疼。
陈念问小北:你可以保护我吗?同样的问题问自己,我们其实根本没才能保护这样一部电影,戏中从头至尾呈现的无力感也带到了戏外。
《少年的你》观后感
![《少年的你》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bab7c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a.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少年的你》观后感1《少年的你》开画第四天,票房口碑双丰收,票房轻松突破6亿元,豆瓣评分稳定在了8.5的高分,可喜可贺,等着嘲讽四字弟弟的黑粉们,可以闭嘴了!从开拍之初到上映之时,《少年的你》一直备受关注,说白了,就是因为易烊千玺是电影里男主角,起初的时候,大部分人并不看好,认为易烊千玺一个流量明星,不可能撑起一部电影,认为该片最多像其他小鲜肉电影一样,在营销号的努力吆喝下,博博眼球,圈一下粉丝们的荷包,然后被影评人一顿狂批,最后惨淡收场。
电影上映之后,《少年的你》和易烊千玺以令人吃惊的表现,给了那些为黑而黑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易烊千玺的演技也征服了众多挑剔的影迷,在《少年的你》路演大会上,著名编剧张冀直言,关注易烊千玺已经很多年了,差不多也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现在的易烊千玺不是一个偶像,“你是一个演员”。
这样直言不讳的话语,让人十分感叹,这是四字弟弟得到的最中肯最贴心的评价了!易烊千玺在台上也突然有点湿润了眼睛,毕竟努力之后得到认可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运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被人看到,都会被人承认。
能得到金牌编剧张冀的认可,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从TFboys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玺跟王俊凯、王源一样,经历了太多太多,在从少年变成青年的过程里,在无数的光环包围之下,稍有不慎,就会走错,人生的路就会出现偏差。
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三个孩子,犯不得一点错误,王源就是一个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在小簪子看来,三个人已经成长得够好的了,并没有因为星光闪烁就迷失了自己。
尤其是易烊千玺,这几年走得十分稳健,音乐、综艺、影视剧、公益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成就。
如果还用流量明星的眼光看待易烊千玺,显然是不公平的,《长安十二时辰》《少年的你》的接连大爆,证明了一件事情,易烊千玺可能是小鲜肉里最会演戏的演员之一。
事实也证明,观众喜欢一部电影、一个演员,其实与流量无关。
一个没有演技的明星,无论是炒作的多么热闹,充其量就是粉丝们之间的自嗨,毕竟票房是一个响当当的货真价实的衡量标准。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300字精选大全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300字精选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c52c68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6.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300字精选大全大多数人的18岁都是明媚、快乐的,而他们却在18岁这个夏天提前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漠然。
一场秘而不宣的“战斗”正在上演,他们将一起守护少年的尊严。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300字精选5篇大全。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300字11.和《嘉年华》一样,题材价值大于电影本体价值,在当前环境下拓展了国内院线的题材可能性。
在被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展现的凌厉和残忍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所以很理解有些地方表达上的处理方式。
2.“残酷青春”是个差不多20多年前的概念,这个电影重新启用了一次,说实话,这种青春期和杀戮,死亡,悲情之类的东西搅在一起的故事非常可疑,以一种看似底层残酷物语的形态实际上讲述一个很矫情的戏剧性设定。
真实的校园霸凌有更真实,粗粝的处理方式,但会损害商业度,也可能无法面世,总之,这个题材在这里被打磨得更光滑了一点,可惜。
3.易烊千玺的表现真是不错,不知道这是技术使然还是感觉使然,如果是技术,确实值得期待,需要其他反差角色验证。
4.电影节奏有问题,前三分之一很迟缓,男女主角关系的进展又缺乏理由。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300字21. 一代人终将长大,但总有人正少年;再伤痕累累的失乐园,也依然会有人信仰未来。
2.并不想用“年度最佳青春片”之类的冠冕堂皇来形容,因为它值得更有温度的赞叹。
3.众所周知,这部电影的诞生已然太难;而它真正的闪光之处,绝不仅仅只在于对校园欺凌题材的触碰,以及整个社会为此付诸的努力,更在于对那片不可言说的刺探,这曾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另一种残酷青春。
4.易烊千玺能将小北演得如此有血有肉,并不让我感到惊讶,有悟性又肯努力的他,已然突破偶像派壁垒,即便这只是银幕首秀。
5.而周冬雨的脸,则越来越经得起长久凝视,她再次跳出之前所有角色的窠臼,认真塑造了一个半明半暗的陈念。
5.继《七月与安生》后,曾国祥导演又一次成功证明了创作才华;而摄影师余静萍的手持晃镜,在熨帖生活质感的同时,又有着宿命的气息。
《少年的你》校园欺凌主题电影观后感悟心得1000字【五篇】
![《少年的你》校园欺凌主题电影观后感悟心得1000字【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333c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a.png)
《少年的你》校园欺凌主题电影观后感悟心得1000字【五篇】2019年电影《少年的你》终于正式上线各大影院,《少年的你》坚持“反欺凌、反暴力”,将少年情感复杂性与成人世界相结合,也让影片有了更大的格局,而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彼此守护、相伴成长的故事。
所以关于观看《少年的你》的观后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一首先来解决一个这部《少年的你》电影中最关键的疑问。
片头,片尾长大成人后的陈念在英语教学机构里所说的“三句乐园”——这是我们曾拥有的乐园。
这曾是我们的乐园。
这是我们的乐园。
这三个乐园到底怎么解读?有什么象征含义吗?一点点来分析。
影片里陈念自己告诉孩子used to be比起was更有失去的意思。
从英语的语法来说used to be 是指过去习惯或常常是如何,强调的是现在不那样了;而was是指过去是如何,但现在这个习惯依旧。
不断强调乐园是长大成人后的陈念在告诉孩子,青春这个最美好的年龄,每一个少年都应该是美丽的,都应该活在最无忧无虑,最自在的乐园里。
这是从绝境中爬过来的陈念所持有的一种期望,一种对所有少年的美好祝福。
但是事实上,少年时的陈念和小北都没有活在乐园里,而是活在了炼狱里。
但陈念为什么一直还要强调这曾经是我们的乐园呢?因为同样寂寞痛苦的陈念和小北用对彼此的保护把这个炼狱变成了乐园,两个渺小而又伟大的灵魂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绽放出了绚丽而又温暖的生命之光,将这片炼狱短暂照耀成了乐园。
回到三个乐园,也就说第一个乐园——“这是我们曾拥有的乐园”表示陈念认为少年时代的青春已经逝去,但这个青春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愿提起,不想怀念这段痛苦的过去。
第二个乐园——“这曾是我们的乐园”表示少年时代的青春虽然过去,但多想想后自己觉得还是喜欢的,因为这里面有温暖,值得一再回忆的存在。
自己开始学习着接纳了这段过去。
第三个乐园——“这是我们的乐园。
最新《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影评5篇精选
![最新《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影评5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bd42fd2647d27284a73515c.png)
最新《少年的你》观后感心得影评5篇精选2019《少年的你》观后感《少年的你》是一部备受期待的电影。
导演曾国祥上一部作品《七月与安生》仅仅是处女作,即令他跻身优质导演之列。
今次,观者自然希望期待亦不落空。
况且,影片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玺是正当红的年轻演员,本就万众瞩目。
要他们素面朝天出演校园欺凌题材,显示出导演严肃创作的态度。
也许正因为涉及到比较黑暗的现实题材,所以电影上映过程一波三折。
原本定于二〇一九年六月上映,临了突然撤档。
后来挪到十月二十五日上映,竟映前几日才公布定档。
若换了别的电影,早就无人问津。
也亏得《少年的你》拥有人气与实力兼具的演员阵容,电影票房前景才如此明朗。
若将《少年的你》放入青春片的范畴,我认为它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来最好的国产青春片。
若以题材分,亦可在校园欺凌题材中一枝独秀,比之前那部《悲伤逆流成河》高出不少段位。
这得益于导演出色的审美品味和述事手段。
开头的校园自杀事件,以一种抓人眼球的方式引人入胜。
当暗黑基调奠定,紧张、混乱的氛围营造中,不知道谁欺负了谁,谁辜负了善良与光明,谁在校园里犹如躲避猎人的野生动物般担惊受怕地生活着。
当悲剧真正发生的那一刻,每个人物的面目也逐渐清晰。
当故事中最焦虑和悲伤的部分被首先展示,才最容易打动人心。
如果换成另一种平铺直述的表述,将会是灾难性的。
于是,随着女主人公的视角,隐忍、相遇、扶持、反转,故事的一幕又一幕层层铺展。
在性质低俗的事件之外,导演展开了一段不落俗套的爱情。
在这种如浓酒般热烈、如劲风般刚强的格调里,却依然有雨点般的清澈。
如果说电影的画面质感靠机器和技术,剪辑节奏靠手感与经验,那这种暗流涌动的艺术境界真的得靠审美。
其中有一个细节。
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对警察说:“在这里不需要朋友。
”但事实上,在她与片中的李想独处的那个片段里,陈念说:“我们都太懦弱了。
”当我们再串联起种.种前情和闪回,就会知晓,其实他们与受害者胡小蝶曾经是朋友。
在校园暴力面前,是越来越冷漠的旁观姿态,将曾经的朋友渐渐推向万丈深渊。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_2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_2](https://img.taocdn.com/s3/m/34d0797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4.png)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少年的你》观后感1根据玖月晞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的你》今日正式上映,这部影片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易烊千玺、尹昉、黄觉、吴越等人联袂出演,预测日票房可破亿元,总票房可达12。
26亿。
《少年的你》讲述了高考前夕,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如何守护彼此成为想成为的成年人的故事。
这部影片采用了《七月与安生》的原班制作团队,7月份开机,同年9月10日杀青。
导演曾国祥希望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所以在演员的选择上他选用了与女主角气质非常相像的实力派演员周冬雨,与少年力爆棚的易烊千玺。
不得不说曾国祥的作品口碑与品质十分优秀。
他执导的青春爱情电影《七月与安生》上映,影片不仅获得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等多个奖项,入围了百花奖最佳影片,还让马思纯和周冬雨摘得金马影后的桂冠,曾国祥对青春电影的成熟把控功力可见一斑。
这次执导《少年的你》他依然选择青春校园类型,将“校园霸凌”“高考”“家庭教育”等元素加入到影片当中,通过电影的形式反映一些社会问题。
这部影片在上映前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1月成功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新生代单元旨在鼓励业界创作更多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质影片,《少年的你》能够入围显然是受到圈内的肯定。
6月还获得微博电影之夜最受期待青春电影奖项。
在影片官宣三小时,预售总票房破1200万,八小时破3200万,可见观众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值还是非常高的。
《少年的你》观后感2今天,和朋友一起看了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
许多人观影后都在说这是一部反映校园暴力的影片。
起初我也这样认为,但观影后感觉电影主题的还是在反映陈念认为靠一个好大学就可以改变一切糟糕的现状,为了自己走出去,不惜让小北替自己顶罪。
殊不知即使顶罪成功,自己又何以享受的了那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换来的岁月,不论日子本身好坏,都将会被蒙上一层负罪感的阴影,难逃此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大全_看《少年的你》感想5篇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大全_看《少年的你》感想5篇,希望你喜欢。
《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篇一《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辐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这是一个青春期少年们从迷惘孤独,走向彼此救赎,终与世界和解的成长故事。
看过一句话,"人们大部分怪异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爱。
"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每一次承受父母、老师和身边人人身攻击似的责备,他们的心中就会留下心理阴影。
这样一种自卑怯懦的心理到了青春期就变得尤为敏感,影片中的陈念正是一个这样敏感又有点自卑的小女生,影后周冬雨把这个角色诠释的很到位,她的眼神里有孤单,有倔强,还有对温暖的渴望但是同时这是又一部令人揪心却又不失温暖明媚的影片,它的英文名字是Better Days,像主题曲《我们很好》林俊杰所唱的一样,"我们很好,不需要任何人祈祷" ,多么庆幸陈念遇到的是小北小北是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大男孩形象,这一点与易烊千玺还是很贴合的,比较触动我的是易烊千玺的演技,这绝对是一个"剧抛脸",完全没有《长安十二时辰》中腹黑小狐狸李泌的影子,在这里是一个叛逆变拗高冷,但是却一心一意对念念好的男孩子,他的眼神让我看见了一种执着的爱,而不是一种甜甜的喜欢,这很重要,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两个孤独的人相互依托,共同成长的故事,眼神应该是一种超脱于喜欢之外的感觉,四字弟弟把这种感觉演了出来,可塑性很强。
且小北是一个层次性很强的角色,外冷内热,通过叛逆的外壳来保护自己内心的柔软,千玺有把握住这种感觉,没有一味地耍酷。
电影有句宣传文案很打动我,"总有一个人是少年的你",希望屏幕前每一个人生陷入无助和迷茫的人,都能寻得属于自己的依托与热望;也希望,我们都能坚定的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尽管光亮渺茫,依然借你以光这是一部金马奖制作班底的影片,有着愿意为了情节不顾形象剃寸头的小生和小花,值得一看~最后借易烊千玺的一句歌词结尾:去追~去闯~去乘风破浪,就算鞋很脏,也笑得像国王《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篇二走进电影院之前,本以为这是一部青春疼痛片,会着墨于他们无关痛痒的少年时期。
但当我坐在厅内才发现,这个故事,其实离我们很近,大概是每个人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经历过的,每个人都曾有过逆境,也曾像他们一样勇敢地迈了出来。
在正好的年华里,陈念与小北经历了本不应承受的痛苦与折磨。
男女主演技都在线,让人能很快的融入角色产生共情,小黄鸭一个女生能剃寸头真的很敬业了,还有这次也确实被千玺弟弟惊艳到了,小孩真的不错,看过十二时辰,这次又看了少年的你,两种角色跨度很大,并且也都驾驭的很好,希望弟弟以后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加油呀。
说说感想吧,我曾经也有类似的经历,直到现在仍然不愿回忆的痛苦,陈念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她有小北,可是我没有……还好一切都过来了,我毕业了,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我有了爱我的人,我养了三只狗狗,我现在很好,我也能坦然地和那段不美好的回忆说再见。
我一直在努力生活。
无论身处于怎样的逆境中,却依旧心怀希望,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感动,心怀希望,黎明终将到来。
无论是陈念,还是小北,还是屏幕前的你我。
惟愿一生顺遂。
戏里戏外,皆是人生,是戏中的角色,好像也是戏外的我们,时而融合时而分离,世间变化万千,初心始终如一。
《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篇三不多说废话,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第一:"脸部"面部,是人类情绪最集中的地方,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1.周冬雨给胡小蝶披上校服,回头凝视正在拍照的学生,那个瞬间被一个手机屏幕定格,下一个镜头,"少年的你"四个字出现在屏幕上。
2.四字被群殴,周冬雨被混混的手下抓住,让二人亲吻,面对面贴紧唇部,是二位主人公的初次相遇。
3.周冬雨没有固定的住所,原因是她的母亲被骗去做传销,她售卖的劣质产品,恰恰是"面膜"。
4.片中虽然不乏打架和欺凌的戏,但每一次受到的实质伤害都体现在面部,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让男女主人公二人更加贴近,结尾审讯室里的对视和玻璃里的面部倒影是全片的高光时刻(但我并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有一些女生在笑)。
第二,镜头(指前半段)1.胡小蝶跳楼,周冬雨下楼时,镜头猛地一推,从全景变成特写,再跟着周冬雨的脚步不断后拉,我的视线一下就被调动,不由得坐直身体。
2.周冬雨给胡小蝶盖上衣服之后,俯拍回眸特写,接教学楼上学生纷纷拍摄视频的仰拍镜头,个体和群体的对抗和压抑瞬间被展现。
关于"人"和"建筑"的空间呈现,在压缩空间的逃跑戏中也有运用。
3.冷光座位上的红墨水特写Arr; 暖光(回忆)胡小蝶脸部特写环绕镜头,手机屏幕周冬雨面部特写Arr; 胡小蝶面部特写很有意思。
4.女二号小团体的审讯戏,以太阳和云层的空镜头作为过渡镜头,之后审讯室内的打光是自下而上的光,审讯戏结束之后,有以太阳和云层的空镜头作为过渡镜头结尾,审讯室内的冷光和自然太阳暖光的对比很出色,非常厉害的情绪营造。
5.和警察老师的谈话戏,以周冬雨背对几个大人的镜头作为开场。
周冬雨虽然在前景,但她的部分却是被虚化的,说明权力主体在后景的大人们身上,之后的几个正反打镜头里,周冬雨和"大人们"都没有交集,唯一形成双人镜头的是周冬雨和班主任同框,但即使是同框,班主任还是处于虚化状态,说明周冬雨对他并未产生信任关系。
6.周冬雨和四字的关系递进:从相遇的面对面正反打,到接触的四字想侵入周冬雨画框但并未成功,再到前后行进的同框虚化,到受伤后同床的真正的two shot,虽然没有用台词明说,但二人的关系确实是清楚地展现了出来。
《忠奸人》里德普和阿尔帕西诺的关系递进的人物镜头和本片有些相似,但那部更高级。
第三,情绪如果让我用一句话评价《少年的你》,我可能会说"只有情绪,没有人物"。
这并不是在否认周冬雨和四字的表演,而是导演的意图就是这样。
第一部分我说过本片一直在强调"面部",其实还有一个部分,那就是"脚部","面部"是集中展现情绪,"脚部"则更多的是为了调整情绪的节奏而出现。
面部和脚部,一个是情绪的爆发点,一个基本上看不出明显的情绪,二者的交叉配合,像音乐一般美妙。
优点说的差不多了(其实主要是我只能记得这么多,不像有资源的电影可以随时拉片),简单说说缺点。
第一,前后两部分割裂太大,前半段是优质电影,后半段沦为三流悬疑片;第二,台词实在有够恶心,我在金羊群里说"如果这部电影改成无台词默片,我一定会给五星",这种抄袭东野圭吾的矫揉造作的十八流女频网文台词让我一阵阵反胃;第三,铺设的主题太多太杂,结果哪一个都没有真正弄好,有些可惜。
结语作为初中时代被欺凌过的肥宅,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的确有一些共鸣,也会突然出神,想起一些并不美好的回忆,但还好已经过去了。
这种电影的出现无疑是很好很好的,但今天看电影的时候,满场的欢笑和屏摄一下就把我拉进现实。
是啊,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篇四目前为止片子的评分是8.7分,但我相信不止一个人觉得它不值这个分。
片子以校园暴力作为选题,比较新颖,符合当下的校园问题。
但校园暴力只出现在影片的前半段,后半段基本在演一场刑事案件,除了镜头和音响在提醒我这是一部电影,我差点以为在看普法节目。
影片的特点在于镜头时长都非常短,配合大量特写。
导致电影越来越赶,到最后基本成了快闪,结局愣是没看懂。
要不是通过最后荧幕上打下的字才知道陈念自首了,我都搞不清楚发生了啥,比上课听老师讲ppt还云里雾里。
而且电影的重心不知道在哪,说是爱情片又不是爱情片,说是校园暴力结果霸凌别人的被杀了,说是刑侦片又不是刑侦片。
要说探索人性吧…女主角考了632,结果回去自首了,这本是很纠结的一个事,但因为周冬雨在片中哭戏太多了,直接弱化了她在这段的情绪,看上去很干脆的就同意警察去自首了,根本都算不上对人性的阐述。
影片还有Bug,陈念在高考时矿泉水瓶放在桌上,还拧开喝,要知道高考矿泉水瓶是不能放桌上的。
有些地方说教意味太浓了。
黄觉演的警官本身作用无多,出现几次基本都在说教,第一次吃火锅他说"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校园暴力)不只是那么简单",影片最后还要加一段易烊千玺对制止校园暴力的呼吁。
电影对于青少年暴力事件刻画十分细致,可在片中的另一些方面,却遮遮掩掩含混不清。
含糊其辞的解释了魏莱的家庭影响了警方和校方,却没有阐述这就是社会的黑暗面,掌握在一些成年人手中的权利间接成为了校园暴力无法解决的屏障。
我看到这部电影排名前几的高赞评论谈到的都是对校园暴力的感想,即使结合自身经历,也只能算是观后感,与电影无关。
只能说让你产生共情的是校园暴力,不是这部影片。
导演是想把片子拍好,可是太刻意了。
太刻意了。
导致影片的故事都没有讲好。
周冬雨穿监狱服那一幕我看到了。
但是闪得太快了,让人云里雾里。
说我傻就傻吧,再傻也不跟你们撕逼,就这样。
对不起大家,我必须要在这里挂一个人,因为他太可怕了,我都不认识他他上来骂我sb,关键还跑去我其他影评里骂我。
所以他骂我我要在这光明正大骂他傻B顺便给他点建议。
他要是能把翻我空间这个精力放在他的工作中,就不会隐藏在网络背后,活得那么悲哀了吧。
《少年的你》观后感影评心得篇五终于看到《少年的你》了。
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我与这个电影擦肩而过了两次。
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三部最期待的华语影片最终只看到了《地久天长》,《少年的你》和《一秒钟》一齐失踪;另一次是今年6月,满心期待上映时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却在临近几天传出撤档的消息。
所以这一次,我买了全国最早的9点场的票,生怕再有什么闪失,又错过这部片子。
因为这是一部粉丝向的电影,按照我写评论的惯例,在文末晒出电影票,证明确实是亲自走进影院观看,没有刻意吹,也没有故意黑,会保持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
看完《少年的你》走出电影院,我感觉有点恍惚,不清楚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的样子。
它很真实,又有点生硬。
真实在于它对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观的展现,虽然在看预告片时就已经提前感受了电影写实风的质感,但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上还是会令人心惊。
生硬在于电影片头片尾求生欲极强的"和谐导语",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