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病(腰背肌筋膜炎)护理常规
当筋膜受到反复的微细损害,无菌性炎症等的重复刺激时,筋膜的血供明显差于肌肉而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导致筋膜挛性(纤维样变、脂肪样变等)裂隙形成,静脉淤阻、粘连,脊神经后支在穿出筋膜时受卡压及牵拉等病理改变。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
腰背肌筋膜炎的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证、风寒湿邪证、气血亏虚证三型。
其临床表现为:(一)气滞血瘀证
腰背部板硬刺痛,尤以晨起为重,活动后减轻,舌暗苔少,脉涩。
(二)风寒湿邪证
腰背部板滞,后颈、肩臂牵拉疼痛,伴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三)气血亏虚证
腰背部隐痛,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舌淡苔少,脉细数。
二、临证(症)施护
(一)气滞血瘀证
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3星期,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
3、部分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因脊髓马尾神经受压损害,可致腰部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
护理上应积极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4、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二)风寒湿邪证
1、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忌卧水泥地、湿地,夏季避免受凉。
2、陈伤且有寒湿者,可局部或循取穴行针灸(常用的穴位如肾俞、环跳、委中、阿是穴等)或局部运用散寒除湿,舒筋止痛之中药热敷,熏洗或行药浴,还可行拔罐治疗祛湿除寒。
3、可选择环跳、秩边、承山、阴陵泉等,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三)气血亏虚证
1、卧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弯腰、劳倦过度。
2、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三、饮食护理
辩证施食,做到因证施食、因时施食、因地施食和因人施食。
(一)气滞血瘀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二)风寒湿邪证:饮食宜营养丰富,忌生冷油腻食物。
多食丝瓜、生姜、樱桃、五加皮等。
如乌头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三)气血亏虚证:饮食宜营养丰富,多红枣、枸杞等,如黄芪当归鸡汤等。
四、用药护理
(一)气滞血瘀证:局部可用舒筋活血方湿热敷,口服三七口服液、创伤灵、玄胡伤痛片,外用郑氏舒活酊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治疗。
在服舒筋活血汤期间应局部保暖,免受风寒湿邪。
(二)风寒湿邪证:遵医嘱予口服五灵二乌丸、祛风活络丸、术桂胶囊或桂枝汤加减等药。
祛寒化湿之中药汤剂宜偏热服,注意服药后反应。
(三)气血亏虚证:遵医嘱予以益尔力口服液、制香片、玄胡伤痛片、血藤当归胶囊或补中益气汤加减等以补益气血,行气止痛治疗。
五、健康指导
(一)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限制腰部活动。
(二)坚持腰部的功能锻炼,注意动静结合。
早期疼痛时,卧硬板床,可做上肢、下肢大关节及远端关节的屈伸运动,或肌肉收缩运动;疼痛好转后,即做腰伤部的伸曲、环转运动,但应不引起疼痛为宜,后期进行“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猫息位疗法”的练习。
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强行活动。
(三)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劳动姿势,不可过度负重,避免过于用力弯腰。
注意避免久坐,忌坐沙发矮凳,避免腰部遭受震荡,不宜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避免剧烈咳嗽或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腰部保暖,睡硬板床。
(四)短期禁止做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
(六)生活有规律,饮食以补肾、补钙、壮筋骨为原则,如蔬菜、水果、豆类、奶制品、精肉、鱼虾等。
(七)按医嘱正确服药及治疗,按时到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