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本突破二轮复习课件及讲义与专项训练突破练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储知识•要点回扣
(7)所有爆炸均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 (8)CuSO4·5H2O 的脱水、电解质溶液导电、浓 H2SO4 脱水均发 生化学变化。( ) (9)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储知识•要点回扣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2)只要有化学键断裂,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3)只要有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 (5)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 (6)节日燃放烟花只涉及物理变化。( )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研考纲•聚焦素养
最新考纲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 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 正确。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氨 的含量,D 正确。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探高考•真题鉴赏
2.(2017·全国高考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Ca是O(可C以与 ) SO2反应生成 CaSO3,CaSO3被 O2氧化成 CaSO4, A可.以P减M少2.硫5 是酸指型粒酸径雨不。大Ca于O2也.5可μm以的与可C吸O2入反悬应浮生颗成粒C物aCO3, B但.是绿色Ca化C学O3要在求高从温源下头分上解消仍除生或成减C少O生2,产所活以动不对会环减境少的污CO染2 C的.排燃放煤,中即加不入能C减a少O 温可以室减气体少的酸排雨放的,形成C 项及错温误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探高考•真题鉴赏
N
1. (2018·全 国高 考卷 Ⅱ )研 究表 明, 氮氧 化物 和二 氧 化硫 在形 成雾 霾时 与大 气 中的 氨有 关 (如
N下H图所3 示参)。与下反列叙应述生错误成的铵是(盐C,) 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 错误。 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 正确。雾霾中的无机颗粒物含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题型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胶体
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
信铜、绿文的化主自要信成,还分蕴是含碱着式许碳多酸化铜学,知A识。项下正列确说;法缂不丝正确中的使是用(的D丝) A主.要宋成·王分希是孟蛋《白千质里,江山B 图项》正中确的;绿青色铜颜是料一铜种绿,铜主锡要合成金分,是C碱项式 碳正酸确铜;釉彩大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 项错误。
储知识•要点回扣
2.掌控物质变化类型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储知识•要点回扣
■思维深化——做一做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 化物。( )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 是酸性氧化物。( )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Hale Waihona Puke 储知识•要点回扣3.(1)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分离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Fe(OH)3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电泳时向____极移动。 答案:(1)丁达尔效应 (2)渗析 (3)阴
第一部分 专题篇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C目录 ONTENTS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储知识•要点回扣
1.依据“标准”对物质分类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研考纲•聚焦素养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变化观念: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 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查漏补缺•对接高考 题型突破•通法悟道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储知识•要点回扣
(5)能电离出 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 (6)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 含离子键。( ) (8)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 (9)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 (10)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