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福克勒斯(Sophokles)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讲的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人的貌似自由的选择,在神(或者历史、后人)看来,却是宿命的。
当人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时,无论他是多么的明智,他都不可能掌握与这选择有关的所有的前因后果。
深思熟虑的决定,在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匪夷所思的遭遇。
这是个人的有限的理智与无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矛盾。
无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是上智还是下愚,都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
《俄狄浦斯王》把这一矛盾典型化了,集中化了:恰恰是人的为躲避厄运而作的选择,把他无可挽回地推向这一厄运;而且,俄狄浦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才智出众的“解谜者”,恰恰是他的运用自己的超人才智的“自由”行动(去发现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迫使他最终面对杀父娶母的人伦惨剧!在今天,如果我们还要沿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说法,认为悲剧人物必须为他的行动所规定,那么古希腊之后,大概就不可能再有悲剧了。
解释很多,就说一条与中国有所对比的吧。
古希腊人认为,对神的最虔诚的牺牲,是本族的伟大英雄;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价值换取神的福佑。
俄狄浦斯就准备牺牲自己,以换取女人的怀孕和谷物的生长。
在英雄慷慨牺牲的这一刻,生命的壮美,同时体现在旧生命的毁灭和新生命的诞生中。
希腊的古典悲剧,是在祀神时表演的,它起源于对神和英雄的双重颂歌,逐渐地发展成熟。
所以,古希腊人看《俄狄浦斯王》,会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感发出历经痛苦(旧生命的毁灭)而得到欢愉(新生命的诞生)的感情升华(Catharsis)。
这样的悲剧,显然不必强调时代的限制或性格的缺陷。
在古中国,牺牲两字,从的就是牛旁,要宰人也是宰奴隶,而不是自我牺牲,《俄狄浦斯王》式的悲剧,或许从来就没有产生的机会。
(文人的自由创作,在我们后人看来,却是为社会条件所命定的∶ˉ)。
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就其深刻性而言,《俄狄浦斯王》根本就是一切悲剧的顶峰,是不可超越的;在顶峰之下,仍然可以有群峰簇簇。
其中的一座,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本人曾经在SCC两次介绍这个故事,第二次近在今年的三月份。
这是幼年时听评弹听来的,这个故事从小就刻在脑袋里了,要说它不算悲剧,感情上难于接受∶ˉ)。
杜十娘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
明代市民社会的发达,引入了新的价值取向:仗着她的财富,杜十娘自以为可以获得幸福。
但是,社会却不接受女人的法人地位。
杜十娘的财富,只能算作私房钱。
她既无股票、债券可购买,也不能占有房产田产,因为她一无丈夫二无儿子。
她的财富,没有法律上的保障,也没有经济上的保障。
她甚至不能为自己赎身,而只能让别人买下她,用她的钱!杜十娘的投江,未必单是为了爱和恨,而根本是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整个价值系统的崩溃:她的财富保障不了她的幸福!沉掉的是百宝箱,也是它所象征的市民社会的幻想。
鲤鱼要改动《杜十娘》的结尾,让她把财宝送给出卖她的书生后再跳水。
愚意以为,那就过分强调了人性的善恶之争,相对地削弱了对那个社会的控诉。
如果说,《俄狄浦斯王》那样的由人类生存的“本征方程”所描述的悲剧是第一等的悲剧,那么由时代的限制所引起的、它的呼号(财富与幸福的关系)至今还在人们心中回荡的悲剧,可算是第二等的悲剧。
而善变的人性,只能编造第三等的悲剧。
现在每天在生活中上演的,都是“负心女子痴心汉”的故事,要是我们把《杜十娘》只是看作一个爱情悲剧,对于今天的在变化了的男女关系中不知如何定位的男人,它还有什么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