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
科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
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体会和收获。

今天就请你把所学的科学知识通过笔试呈现出来,与父母和老师共享。

也许你会遇到今天还答出来的问题,但一定要及早解决,那你将又得到一份收获。

祝你成功!开始答题前,请注意: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共4页,有4大题,31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关数据:
(1)g=10N/kg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 P-31Cl-35.5 Ca-40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碘
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

已知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27和碘131不是同位素原子
B、碘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碘131 原子的中子数为131
D、碘127 原子和碘13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B.从空气中直接分离出氧气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D.使用无氟冰箱可保护大气臭氧层
3、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
确的是: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4、“瘦肉精”是盐酸克伦特罗的俗称,是一种平喘药。

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
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分子式:C24H18N2O,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是一种化合物
B.“瘦肉精”是由24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瘦肉精”的式量为350g
D.保持瘦肉精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
5、分析如图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6、生命的起源初期,地球上并没有土壤,以下哪种生物的出现使这成
为可能:
A.低等植物
B.高等植物
C.动物
D.真菌
7、分析高锰酸钾和锰酸钾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
A.化学式相同B.钾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8、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

小明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及
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

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9、取甲、乙两盆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菜苗,不浇水等菜苗萎蔫时,向甲盆泥土内浇足水,
向乙盆的菜叶上喷水,但不浇湿土壤。

将两盆放在阳光下,预计1~2小时后你看到什么现象?
A、甲、乙两盆采叶都萎蔫
B、甲、乙两盆采叶都不萎蔫
C、甲盆菜叶萎蔫,乙盆菜叶不萎蔫
D、甲盆菜叶不萎蔫,乙盆菜叶萎蔫
10、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作保护气。

下列
各组气体中都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
A.N2、O2B.N2、Ar C.CO2、CO D.N2、H2
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12、右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
大到小的顺序是:
A.c>a>b
B.a>b>c
C.a>c>b
D.b>c>a
13、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
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最大圆圈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⑨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4、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马铃薯块茎中的淀
粉是: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15、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
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16、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17、小雨对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的“便携式制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和所用的药品。

下列关于“便携式制氧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仓可能是由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产生O2
B.加湿过滤仓利用O2不易溶于水来保持O2湿润
C.此仪器可用于医疗急救,也可用产生的气体作燃料切割金属
D.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来说明氧气排出快慢
18、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在晴朗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1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
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市售的某种含氟(符号为F,核电荷数为9)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含磷洗涤剂主要成分是Na5P3O x。

⑴已知F为-1价,写出氟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
⑵若Na2FPO3与Na5P3O x中P元素化合价相同,则x的值是;
⑶如果Na2FP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则氟原子核内含有_____个中子;
22.为防止日本大地震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请计算:
⑴写出次氯酸根离子的符号。

⑵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23.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图的实验。

已知铁块、红土和黑土的体积均为500毫升,在铁块中加了400毫升把铁块浸没,在红土中加了550毫升把红土浸没,在黑土中加了500毫升才浸没。

请回答:
⑴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⑵从上述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红土中所测的量的体积分数比黑土中所要测的体积分
数大。

24.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硫的燃烧镁带的燃烧铁丝的燃烧
⑴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
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请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⑵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是。

A.Na B.Cl2C.NaCl
25.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下图)。

某同学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结论1:E不可能是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⑴A、B两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也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

⑴在甲图的装置中,倒置于铁架台的圆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O2气体,连接在瓶塞上的
导管伸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此时止水夹关闭)。

不久即可看到白磷自己燃烧起来。

待白烟消失,烧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⑵某同学积极思考后,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也同样形成了喷泉。

已知该同学在广口瓶
中装入的是稀盐酸和另一种固体物质,待它们反应完全后,打开止水夹,在上方的烧瓶
内也形成喷泉。

该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
......)
..是。

(写出一种物质
....可能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8.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1)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之为。

(2)甲同学提出的检验方法的实验依据是。

(3)丙同学是对实验结果的猜测,猜测或假设一般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

(4)丁同学的观点是消除叶中原有淀粉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
验的科学性。

消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

29.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图。

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

⑵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⑶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
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⑷上述实验能否用细铁丝进行实验?为什么?。

四、分析计算题(30题6分,31题8分。

共14分。


30.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走入生活。

我们在做科学实验也应提倡绿色环保。

如甲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

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7.3克10%的盐酸。

⑴实验中的石灰水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1分)
⑵“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乙图实验装置中的。

(填字母)(1分)
⑶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4分)
31.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发现和探究如下现象并作探究。

⑴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的固
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 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白色白色白色小红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1分)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红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1分)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1分)【实验结论】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能与两种物质燃烧。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1分)。

⑵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请计算:24g镁条在二氧化碳中
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4分)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
科学答题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⑴⑵⑶
22.⑴⑵
23.⑴⑵
24.⑴⑵
25.
26.⑴

27.⑴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8.⑴



29.⑴



四、分析计算题(30题6分,31题8分。

共14分。

)30.(1)
(2)
(3)
31.(1)
(2)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阶段性测试
科学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D A D B D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D B C A B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1)CaF2(2)10 (3)10
22.(1)ClO-(2)49.7%
23.(1)空气体积分数(2)10%
24.(1)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B
25.结论1:错误,两种元素有可能是氧化物
结论2:错误,反应物有两种
26.(1)A (2)4NH3+3O2点燃N2+3H2O
27.(1)白磷燃烧消耗烧瓶中的氧气,气压降低
(2)碳酸钙
三、实验探究题
28.(1)对照实验
(2)淀粉遇碘变蓝
(4)叶绿素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
29.(1)10 (2)使注射器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3)没有充分交替推动(或读数时没有降温或红磷量少)
(4)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四、分析计算题
30.(1)CO2+Ca(OH)2=CaCO3↓+H2O (2)b (3)0.44g
31.(1)空气中没有氯元素N2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2)4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