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类语段压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能力要点上看,考查的是概括、理解、分析、筛选能 力; 2.从题型上看,是以限制字数为标志的语言简答题; 3.从材料的性质上看,所选题材以新闻性文字为主,议论 说理性、介绍说明性、叙述描写性等文字也有所涉及。
(三)重难点分析
题目分析
在压缩语段的考查中,压缩新闻内容是常见题型。
包括:拟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 导语等。
解答展示
①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 ②于4月24日 ③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④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 ⑤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解析】此类新闻语段的压缩,首先进行筛选信息,找出关键信息: ①找出新闻的陈述对象;②找出新闻的主干,即主体事件;③组织 语言,压缩成句,不能超字。④合并同类项,删除无用,提炼融合。
试题联想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位于美国的环保机构“全球足迹网络”日前发布报告称,7月29 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即人类已于当日耗尽了2019年一整 年的自然资源“预算”,比20年前提早了2个多月并创下新纪录。 该机构追踪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即“支出”)和地球的生物 承载力(即“供给”)。超载日指从这一天起,人类当年对自然资源 的已有“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数据显 示,今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地球再生速度的1.75倍,即 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的资源 消耗速度最快。
试题联想
【答案】 ①2019年7月29日是 ②“地球超载日”,创20年来新纪录。 ③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 ④其中美国的资源消耗速度最快。
知识总结
解后反思
新闻类语段压缩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结果)。 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5.连同标点在内,千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 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课标全国Ⅰ】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 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 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 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 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 念和态度。
(一)知识点分析
题目分析
压缩语段要求对一个自然段、一个句群或几 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 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考查方式主要有压缩新闻内容、提取信息要 点(关键词)、概括文段内容、给事物下定 义等。
题目分析
(二)学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压缩语段是受命题人青睐的题 目之一,有较好的区分度,基本在5分左右。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 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3)必须简洁、确切、醒目,既要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有很 强的吸引力,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
题目分析
(四)技法指津
3.拟写新闻导语——具体分析法
(1)叙述式导语: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 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 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 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 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 (3)议论式导语: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 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 式、设问式。
题目分析
(三)重难点分析
1.拟一句话新闻 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把它 表达出来。 2.拟写新闻标题 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 醒目,引人注意。(修辞的应用) 3.拟写新闻导语 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 中加以表述,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 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四)技法指津
题目分析
1.拟一句话新闻——要素提取法 陈述句式:何人(何物)在何时何地干了何事,结果如何(怎 样),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
(四)技法指津
题目分析
2.拟写新闻标题——层层萃取法 (1)必备因素:主体+事件,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
(2)一般为短句,有时为比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
解答展示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2020年课标全国Ⅰ】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 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 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 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 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 念和态度。
(三)重难点分析
题目分析
在压缩语段的考查中,压缩新闻内容是常见题型。
包括:拟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 导语等。
解答展示
①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 ②于4月24日 ③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④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 ⑤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解析】此类新闻语段的压缩,首先进行筛选信息,找出关键信息: ①找出新闻的陈述对象;②找出新闻的主干,即主体事件;③组织 语言,压缩成句,不能超字。④合并同类项,删除无用,提炼融合。
试题联想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位于美国的环保机构“全球足迹网络”日前发布报告称,7月29 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即人类已于当日耗尽了2019年一整 年的自然资源“预算”,比20年前提早了2个多月并创下新纪录。 该机构追踪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即“支出”)和地球的生物 承载力(即“供给”)。超载日指从这一天起,人类当年对自然资源 的已有“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数据显 示,今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地球再生速度的1.75倍,即 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的资源 消耗速度最快。
试题联想
【答案】 ①2019年7月29日是 ②“地球超载日”,创20年来新纪录。 ③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 ④其中美国的资源消耗速度最快。
知识总结
解后反思
新闻类语段压缩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结果)。 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5.连同标点在内,千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 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课标全国Ⅰ】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 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 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 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 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 念和态度。
(一)知识点分析
题目分析
压缩语段要求对一个自然段、一个句群或几 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 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考查方式主要有压缩新闻内容、提取信息要 点(关键词)、概括文段内容、给事物下定 义等。
题目分析
(二)学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压缩语段是受命题人青睐的题 目之一,有较好的区分度,基本在5分左右。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 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3)必须简洁、确切、醒目,既要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有很 强的吸引力,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
题目分析
(四)技法指津
3.拟写新闻导语——具体分析法
(1)叙述式导语: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 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 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 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 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 (3)议论式导语: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 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 式、设问式。
题目分析
(三)重难点分析
1.拟一句话新闻 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把它 表达出来。 2.拟写新闻标题 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 醒目,引人注意。(修辞的应用) 3.拟写新闻导语 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 中加以表述,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 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四)技法指津
题目分析
1.拟一句话新闻——要素提取法 陈述句式:何人(何物)在何时何地干了何事,结果如何(怎 样),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
(四)技法指津
题目分析
2.拟写新闻标题——层层萃取法 (1)必备因素:主体+事件,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
(2)一般为短句,有时为比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
解答展示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2020年课标全国Ⅰ】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 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 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 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 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 念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