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三要素辩证关系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艺术三要素辩证关系探讨
作者:陆思颖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
摘要:舞蹈是一种艺术,艺术作品的完成包括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传达过程两个方面。

艺术创作是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不断磨合和完善的过程,艺术传达则重点是指舞蹈表演的过程,传达出来的结果是舞蹈演员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

从欣赏者角度来看,是感受艺术传达过程的情感体验,是思索艺术创作的过程,欣赏者注重的是艺术传达的体验。

而从编导和演员的角度则更加注重艺术创作过程,且他们之间的角色是不断转化的,是一种接力关系,需要达到心灵上的相通才能满足欣赏者的审美情趣需求。

本文将在分析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谈谈舞蹈编导、表演和欣赏三要素之间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欣赏对立统一关系
1 舞蹈编导、表演和欣赏各自的概念、内涵分析
1.1 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行为,是在充分掌握舞蹈编导理论和人体动作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对文学剧本进行改编或自主剧目创作和舞台导演的,舞蹈编导的直接目标是创作出既能传达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又能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舞蹈作品,其最终目标是发扬中国舞蹈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世界舞蹈文化,建立科学系统的中国舞蹈编导体系。

该工作属于创造性工作,在舞蹈艺术领域,舞蹈编导本身是全部的剧本和台词(舞蹈动作)的创作者,也是将舞蹈作品最终搬到舞台上的导演,具有编创和导演的双重职业属性。

因为舞蹈的特殊性,所以舞蹈编导从创作一开始就要同时考虑舞蹈动作、表情、台词、场面调度,以及对美工、舞美等的要求。

作为舞蹈编导,要求在掌握舞蹈创作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舞蹈的表现技能,必须要彻底地理解舞蹈艺术特征、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舞蹈的类别等才能真正掌握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并进行舞蹈节目的编排。

舞蹈编导也是舞蹈创作,其根源来自于社会生活,是一种对社会的能动性的审美反映。

从生活中挖掘才能从现代审美角度去进行创作,而这样的舞蹈作品才更具有生命力。

舞蹈编导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从生活琐事中进行提炼加工和改造之后以舞蹈的形式来物化的,孕育出具有丰富情感的舞蹈作品。

舞蹈作品离不开生活和情感,只有融进强烈情感舞蹈作品才能感动观众,才能取到成功,所以舞蹈编导必须要意识到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去的重要性。

另外舞蹈创作也是一种舞蹈审美创作,编导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都不一样,而且也接受着不同的舞蹈教育,所以在进行舞蹈创作和导演时因为编导们对生活理解和感受的不同,加上采用了不同的编导手法,所以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艺术形象是不一样的,舞蹈创作虽然没有固定方法和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也要遵循舞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编
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要掌握科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遵循舞蹈艺术创作基本规律,同时发挥编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此外,舞蹈艺术形象来自于生活,所以编导在编舞时所利用的素材基本都来自于生活,但生活也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社会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职业、阶层、年龄和性格等,他们或善或恶、或美或丑,或喜或悲,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都值得编导去留意去观察,这也是很多编导在创作时的灵感来源。

而这些生活小细节恰恰和观众的审美和情感思想一致,所以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能唤醒他们内心的情感。

1.2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是舞蹈演员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将舞蹈作品呈现出来,同时表达某一主题或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舞蹈表演是人体造型艺术,是通过人体动作传递思想感情的,是一种鲜明又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表演要求人体动作在特定时空环境下,在经过美化以后的极富于感情色彩的动作。

因此可以将舞蹈表演构成归纳为动作、节奏、表情三个元素。

空间也就是动作指的是舞台和表演的场地;时间也就是节奏指的是音乐和特定的时间;情感或者表情指的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下利用身体动作来传达感情。

1.3 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指的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将舞蹈表现出来,并将舞蹈作品中蕴含的情绪、思想感情等传递给欣赏者,欣赏者从中获得感官上的体验和思想精神上的共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下,且欣赏者能够和舞蹈作品达到共情,有一定的舞蹈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舞蹈编导、表演和欣赏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2.1 舞蹈编导创作的作品要通过舞蹈演员表演出来。

舞蹈编导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需要舞蹈表演传达出来,只有经过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展现给观众才能表达舞蹈编导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相关主旨。

舞蹈表演可以说是塑造舞蹈艺术形象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由舞蹈演员表演出来的,当演员停止表演时舞蹈也就消失了。

也就是說,舞蹈编导创作的作品如何完美,只要没有专业舞蹈演员现场表演出来,就无法成为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也就失去了舞蹈真正的意义。

所以一部好的舞蹈作品要求编导考虑专业演员的表现能力,将情感和想象转移到演员身上,如此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2.2 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是接力创作的关系。

舞蹈编导既是创编也是导演,在编舞的前段是创编,进入到排练场以后则是导演。

在舞蹈创作中包括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都是指舞蹈演员们在熟练完成舞蹈编导规定的舞蹈动作语言的同时也要注入自己的情感思想,这样的舞蹈表演出来才有灵魂,才能具有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

也就是要将舞蹈的形式和舞蹈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塑造出具有性格鲜明的舞蹈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舞蹈编导和表演者之间是接力创作的关系,编导和䛃在舞蹈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中因为所处的阶段不同所以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舞蹈编导靠的是情感和想象力进行创编,而演员则是要靠自己的肢体动作在舞台上将作品呈现出来。

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创作者不能局限在不断的排练中,还要追求心目中的目标,很多
编导在编舞时也会自己尝试动作,然后再教给演员,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给他们。

舞蹈编导在编舞时如果自己也无法做出具体的动作便很难将这种感受、感情和想象力转移到舞蹈演员的身上。

可以说,编导承担的不仅是编舞职责和导演职责,而且也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了解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

在实际舞蹈编创、导演的过程中,编导可以通过节目排练使演员获得成功,有的会另外配备专业的排练教师,这些教师可以将编导编创出来的作品排练准确,但是他们不是舞蹈导演,导演的职责仍然由舞蹈编导承担。

从这点来看,舞蹈编导是整个舞蹈作品成型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舞蹈编导、表演和欣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舞蹈形成过程中,需要舞蹈编导和表演者的共同努力,编导负责创编和导演,同时也要了解舞台表演艺术,了解舞蹈演员的表现能力,并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象力等传递给舞蹈演员;而舞蹈表演则是将编导的思想感情、舞蹈的主旨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在特定的传播空间中传递给欣赏者,舞蹈欣赏则与之形成共鸣,对舞蹈表演给出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雪涛. 浅谈现代舞与情感表现的关系[J]. 艺术品鉴,2015(03).
[2] 高燕平. 浅析编导的文化底蕴与舞蹈节目[J]. 山西青年,2016(12).
[3] 张婷婷. 浅析舞蹈欣赏与文化的关系[J]. 戏剧之家,2017(23):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