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山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当海拔为50米的山脚气温为18.6°C时,1500米的山顶处气温为___°C()A.18.6B.18C.12.6D.9.9
2.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
3.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①沿河地带土壤肥沃②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③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④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5.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6.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B.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7.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
8.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是
A.海拔低B.地面起伏小
C.边缘陡峭D.海拔高
9.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10.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正确的是( )
①南北回归线②赤道③20°W和160°E ④180度经线圈
A.② ③B.① ③C.① ④D.② ④
11.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12.“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气温分布受()影响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13.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14.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
15.家住泉州的小明与定居美国的叔叔互通电话,小明:“叔叔,早上好”,叔叔:“小明,晚上好.”同一时刻,小明和叔叔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
A.因地球自转产生B.两地气候不同
C.因地球公转产生D.两地季节不同
16.
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小巷长约100米、宽2米,大约是东西走向.“六尺巷”是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六尺巷的长度大约是
A.1厘米B.2厘米C.10厘米D.20厘米
2、晴天的时候,巷子南面的围墙会在巷子北面的围墙上留下影子,正午时分,图中北面围墙上的影子最高的时候应当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我国东部季风区B.英国某区域C.法国南部某区域D.美国东部某区域
20.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21.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2、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实地距离大约为()
A.200km B.40km
C.60km D.80km
22.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判读。

读“某区域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E,66.5°N)B.(40°E,66.5°S)
C.(40°W,66 5°N)D.(40°W,66.5°S)
2、图中①阴影区位于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3、丙地位于乙地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正北方D.正南方
23.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该类聚落叫
A.村庄B.集镇C.乡村D.城市
2、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A.非洲南部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24.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A.海陆分布B.质量
C.高低起伏D.大小
2、图2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A.8:2 B.7:3
C.5:5 D.9:1
25.
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某中学,在入学通知书上,学校提供了两幅地图供参考,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幅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详细B.甲图表示的范围小
C.乙图中校门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D.乙图的比例尺大
2、家住医院附近的小李骑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他在公路上的行驶方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西南向东北
3、在比例尺为1:10000的乙图上,测量田径场的长度为4厘米,那么田径场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0.4千米B.4千米C.40千米D.400千米
26.
请你阅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B.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2、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份的蒸发。

这种树林被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27.
1、陕北民居的修建原则反映了该地区()
A.沟壑纵横B.全年多雨C.河网密布D.土质疏松
2、窑洞前植的树主要是()
A.常绿硬叶树B.常绿阔叶树
C.落叶阔叶树D.常绿针叶树
28.
陕北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建,窑洞前多植树。

2018年,石窑建造技艺入选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极具建造者的高超智慧和工匠精神,在建造全程技艺和手法体现到极致。

由于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人情影响,不同区域的窑洞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
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30.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且1月正处于夏季的地区是()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南寒带
二、综合题
31.下图为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冬季气候寒冷的是________,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______,冬雨夏干的是_________。

(3)D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4)乙图为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甲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图甲中A、B、C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32.下图为某乡镇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等高距为_________米,乡镇甲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

(2)该乡镇为了发展经济,拟在丙处建立度假村,度假村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

一场暴雨后,C、D、E三处可能形成临时河流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

(3)该乡镇拟在朝阳峰和天柱峰之间修建一条观光索道,两座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若量的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cm,则可能修建的观光索道应不少于______千米。

若从度假村修一条乘索道的步道,a、b两条线路中,更合理的线路是_________。

(4)若拟建一座集发电和水上运动一体的水库,你认为A、B两处更合适修建水库大坝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3.图甲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不低于_______米。

(2)A地位于王庄的_______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_______千米。

(3)图乙是沿图甲中_______(填“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

34.读下面“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四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分别描述了自己的家乡,请据他们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甲:我的家乡一年有两天正午的太阳能照在头顶上。

乙:我的家乡在北半球,这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丙:我的家乡在6月时,有的日子太阳24小时都不落山。

丁:我在家乡的1月时非常喜欢和小伙伴去游泳,7月时却冷得不想出门。

甲的家乡位于____带(填图中字母),乙的家乡位于_____带(填热量带名称),丙的家乡位于______带(填图中字母),丁的家乡位于_______带(填热量带名称)。

(2)图中纬线G是_________(填纬线名称)。

35.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结合图a和图b,完成下列问题。

(1)a~c三地中(图a), 地是无人定居区。

(2)读图a,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3)非洲(图b)死亡率“x”为 %,该大洲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4)各大洲中(图b),人口增长速度慢,甚至停止增长的是洲,这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 , 等。

(列举两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所以山顶的气温=18.6℃-(1500-50)÷100×0.6=12.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计算解答即可。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煤炭是由几千万年前甚至更早前由森林演变而成,在酷寒的南极大陆不可能生长森林,其煤炭的形成是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带或热带,后来由于大陆飘移而形成的,故选A。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沿河地带土壤肥沃,沿河地带地形平坦,还有就是沿河地带的交通便利,并不主要是因为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故选B。

【点睛】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小李工作的地方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说明当地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所以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非洲南部,故选A。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六大板块的分布,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由图中等温线可知,等温线是从北向南递减,说明该区域是南半球,而此时A是海洋、B 是陆地,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说明这是南半球冬季时的等温线图,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断,要知道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不相同,故选B.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平原与高原一样都是地面起伏小,不同之处是,平原的海拔更低,高原是边缘陡峻且海拔高,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南北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180度经线圈是日期分界线,故选A。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不是一直递减,如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要比南回归线附近降水多,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C对,ABD错。

故选C。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了同一座山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气候的不同,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C。

【点睛】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三者具有这样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差别很大。

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故本题选A。

【点睛】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中东南亚的高脚屋可以看出,该民居底层架空,水域面积广,说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湿热,故选D。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同一时刻,不同地方有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

故选A。

【点睛】
16.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分析可得: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故选B。

2、由上题可知: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平原,故选D。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0米-1200米=800米,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18.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六尺巷的长度约100米,也就是等于10000厘米,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所以六尺巷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约为2厘米。

故选B。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刻,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六尺巷的有关知识。

19.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A. 该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A错;
B. 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B正确;
C. 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亚洲有此气候类型,C错;
D. 该气候不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2、A.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D. 美国东部某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中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选C。

20.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分割成几个板块的,共有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

1、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是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还在不断升高,故选A。

2、关于阿尔卑斯山及其周围变化的叙述,地中海处于板块交界处,将会逐渐缩小;最终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阿尔卑斯山脉还在不断发生变化,故选D。

21.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1、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指向标判断法,二是经纬网判断法,三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可以看出,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故选A。

2、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0千米,若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大约为40千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的判断。

22.A
解析:1、A
2、D
3、A
【解析】
【分析】
1、48.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据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
(40°E,66.5°N)。

故选A。

2、图中阴影部分位于20°W以西,故其位于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北,故其为北半球。

故选D。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故选A。

【点睛】
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23.D
解析:1、D
2、C
【解析】
【分析】
1、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这种聚落属于城市;故选:D。

2、从题中描述的宗教建筑物判断,该宗教是基督教,它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北部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亚洲东部以信仰佛教为主,欧洲西部以信仰基督教为主,非洲南部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所以该地区可能地处欧洲西部,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分类,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

24.D
解析:1、D
2、B
【解析】
【分析】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

1、由左图数据可知,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这些数据都是地球大小的数据,故选D。

2、右图显示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海洋与陆地之间所占的比重是7:3,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故选B。

25.D
解析:1、D
2、B
3、A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大;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的比例尺大;乙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乙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乙图中校门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向;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该图有指向标,指向标指向北方,故家住医院附近的小李骑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他在公
路上的行驶方向是自西向东,B正确。

故选B。

3、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乙图比例尺为1:10000,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田径场的实际距离为:4×10000=40000厘米=0.4千米,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判读。

26.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A是指气流从效区流向市区,故A错误。

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故B正确。

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故C错误。

这种现象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市区气温过高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地中海气候区的地中海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区的许多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和地中海气候有关知识。

27.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这里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这里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

1、由题目可知,陕北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建,反映了该地区沟壑纵横的特点,故选A。

2、由题目可知,该地区是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植被类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C。

28.无
29.D
解析:1、D
2、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最低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0℃,说明该地冬温夏热,而不是四季如春;气温的最低月份是在12月份;更不是终年严寒;而是夏季高温、
冬季低温,故选D.
2、由图可知,乙地降水全年分布不均匀,降水是集中在气温最低时的冬季,属于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的有关知识.
3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五带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是北半球北温带的冬季,南半球的南温带是夏季。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记住即可。

二、综合题
31.A B B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主要集中于夏季 C B A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
解析:A B B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主要集中于夏季C B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解析】
【分析】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详解】
(1)读图可知,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A、B两地中,A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所以冬季气候寒冷的是A,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B。

(2)根据两地的气候特征可知,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B,冬雨夏干的是C。

(3)D处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

(4)乙图为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序号与甲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字母对应起来是:①C,属于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纬30°-40°大陆西岸;②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③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

(5)根据气温和降水特点判断,A是温带季风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地中海气候。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32.盆地鞍部 C C处为山谷,能形成河流;D、E处为山脊,无法形成河流 206 3.5 b A A处峡谷更狭窄,工程量较小,投资较少;A处村镇小,搬迁量
解析:盆地鞍部C C处为山谷,能形成河流;D、E处为山脊,无法形成河流206
3.5b A A处峡谷更狭窄,工程量较小,投资较少;A处村镇小,搬迁量较小。

(答对一点即可)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200米,乡镇甲所处的地形类型是为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

(2)该乡镇为了发展经济,拟在丙处建立度假村,度假村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洼之处的鞍部。

一场暴雨后,C、D、E三处可能形成临时河流的是C处,因为C 处为山谷,能形成河流,D、E处为山脊,无法形成河流。

(3)该乡镇拟在朝阳峰和天柱峰之间修建一条观光索道,两座峰的相对高度是1456米—1250米=206米,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若量的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cm,则可能修建的观光索道应不少于3.5千米。

若从度假村修一条乘索道的步道,a、b两条线路中,更合理的线路是b。

(4)若拟建一座集发电和水上运动一体的水库,我认为A、B两处更合适修建水库大坝的是A,理由是A处峡谷更狭窄,工程量较小,投资较少;A处村镇小,搬迁量较小。

33.山峰山谷 150 西北8 bb′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是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详解】
读图可知,(1)图中A处等高线
解析:山峰山谷150西北8bb′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是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详解】
读图可知,(1)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在150米~200米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