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教案:如何教幼儿做简单的手工制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设计目的和背景
动手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尤其是手工制品教学,可以让幼儿动手制作,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次动手能力教案的编写旨在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主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趣学习、快乐成长”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制作习惯和细致的动手能力。

2.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深入了解材料的特点。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具体实施
1. 简单的手工制品讲解(5分钟)
(1)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简单的手工制品,包括纸质材料,布质材料和木质材料等。

(2)介绍相关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示范教学(10分钟)
老师可以在班内示范制作方法,并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让幼儿先大致了解制作的全过程。

3. 实际操作(30分钟)
(1)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逐步完成手工制品的制作。

(2)老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事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3)同时,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可能的改进和创意,以此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 评价和分享(10分钟)
(1)老师可以让每个幼儿评价自己的作品,各自讲述完成作品的心路历程。

(2)班内可以评选出最有创意、工艺最精细的作品,并由幼儿代表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过于复杂的手工制品,以免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

2. 确保安全,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手工工具使用规则,例如:剪床是在自己桌子上使用,而不是受另一位幼儿的干扰或打扰。

3. 最好为幼儿准备足够的材料和工具,以免耽搁制作时间。

五、教学模式
本教学活动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即围绕手工制品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学会如何通过实践来学习。

再加上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创意的提出,可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提高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每位幼儿的作品、评价和心路历程等一系列具体的表现评估,可以评估出教学的效果,补充、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技巧和经验。

教授幼儿简单的手工制品制作不仅可以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更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对于实施者,我们需要有耐心,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注意安全和效果评估。

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兴趣,才能够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