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填空题
1.胶凝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类。
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不同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两类。
2.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β-CaSO4.2H2O),高强石膏的化学成分为(α-CaSO4.H2O),生石膏的化学成分为(CaSO4.2H2O)。
3.建筑石膏按(细度)、(强度)、(凝结时间)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质量等级。
4.生石灰的熟化是指(CaO+H2O=Ca(OH)2)。
熟化过程的特点:一是(体积剧烈膨胀),二是(放出大量热)。
5.生石灰按照煅烧程度不同可分为(欠火石灰)、(过火石灰)和(正火石灰);按照MgO含量不同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
6.石灰浆体的硬化过程,包含了(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交错进行的过程。
7.石灰按状态不同分为(块灰)、(石灰粉)、(石灰膏)、(石灰乳)四种。
8.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和建筑消石灰粉按照其主要活性指标(CaO+MgO)的含量划分为(优等
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质量等级。
二、简述题
1.建筑石膏的特性如何?用途如何?
答:建筑石膏的特性:表观密度小、强度较低;凝结硬化快;孔隙率大、热导率小;凝固时体积微膨胀;
吸湿性强、耐水性差;防火性好。
建筑石膏主要用于室内抹灰及粉刷,制作石膏板等。
2.生石灰在熟化时为什么需要陈伏两周以上?为什么在陈伏时需在熟石灰表面保留一层水?
答:因为生石灰中含有一定量的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
结构致密,熟化极慢,当这种未充分熟化的石灰抹
灰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体积膨胀,致使墙面隆起、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消
除这种危害,因此需要陈伏两周以上。
陈伏时表面保留一层水可防止石灰碳化。
3.石灰的用途如何?在储存和保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用途:配制石灰砂浆和石灰乳;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制作碳化石灰板;制作硅酸盐制品;配制无熟料水
泥;作为干燥剂;
储存生石灰:注意防水防潮,而且不宜久存,最好运到
后即熟化为石灰浆,变储存期为陈伏期。
另外要注意安全,将生石灰与可燃物分开保管,以免引起火灾。
第二章水泥
一、填空题
1.建筑工程中通用水泥主要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六大品种。
2.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按是否掺入混合材料分为(Ⅰ型硅酸盐水泥)和(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分别为(P·Ⅰ)和(P·Ⅱ)。
3.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主要有(C3S)、(C2S)、(C3A)和(C4AF)。
其中决定水泥强度的主要矿物是(C3S )和(C2S )。
4.水泥石是一种(多相多孔)体系。
水泥石由(凝胶体)、(晶体)、(水)、(孔隙)和(未水化水泥颗粒)组成。
6.水泥的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对于硅酸盐水泥,其细度的标准规定是其比表面积应大于(300㎡/㎏);对于其它通用水泥,细度的标准规定是(过80μm方孔筛,其筛余率不超过10%)。
8.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不早于(45)min,终凝不迟于(390)min。
9.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有(42.5)、(42.5R)、(52.5)、(52.5R)、(62.5)和(62.5R)六个。
其中R型为(早强型水泥),主要是其(3)天强度较高。
11.混合材料按其性能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类。
12.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
凝材料。
13.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的强度等级有(32.5)、(32.5R))、(42.5)(42.5R))、(52.5)和(52.5R))。
其中R型为(早强型水泥)。
14.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的性能,国家标准规定:
(1)细度:通过(80μm)的方孔筛筛余量不超过(10%);
(2)凝结时间:初凝不早于(45 )min,终凝不迟于(10 )h;
(3)SO3含量:矿渣水泥不超过(4.0%),其它水泥不超过(3.5%)。
(4)体积安定性:经过(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15.矿渣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的增长较(快),抗冻性较(差),抗硫酸盐腐蚀性较(强),水化热较(低),耐热性较(好)。
二、单项选择题
2.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 B )水泥。
A 硅酸盐
B 矿渣
C 火山灰
D 粉煤灰
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 D )水泥。
A 硅酸盐
B 矿渣
C 火山灰
D 粉煤灰
4.下列材料中,属于非活性混合材料的是( A )。
A 石灰石粉
B 矿渣
C 火山灰
D 粉煤灰
5.为了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在生产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 B )。
A 石灰
B 石膏
C 助磨剂
D 水玻璃
6.对于通用水泥,下列性能中( C )不符合标准规定为废品。
A 终凝时间
B 混合材料掺量
C 体积安定性
D 包装标志
7.通用水泥的储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D )。
A 一年
B 六个月
C 一个月
D 三个月
8.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选择( C )水泥。
A 硅酸盐
B 普通
C 矿渣
D 高铝
9.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中,水化热最高的是( C )。
A C3S
B C2S
C C3A
D C4AF
10.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在下列水泥中应优先选择( D )硅酸盐水泥。
A 矿渣
B 火山灰
C 粉煤灰
D 普通
三、简述题
1.水泥在储存和保管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防水防潮;要做到“上盖下垫”。
离地30cm,四周离墙30cm.
(2)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能混存混放。
(3)堆垛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10袋,若场地
狭窄最多不超过15袋。
(4)“先进先用”;水泥的储存期不能过长;水泥的储存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储存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强度要降低。
2.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1)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
(2)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密实度;
(3)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加做不透水保护层。
3.仓库内有三种白色胶凝材料,它们是生石灰粉、建筑石膏和白水泥,用什么简易方法可以辨别?
答:加水。
放出大量的热、体积膨胀者为生石灰粉;
凝结硬化快者为建筑石石膏;剩下者为白色水泥。
4.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是什么?
第三章普通混凝土及砂浆
一、填空题
1.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外加剂)组成。
2.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的岩石颗粒。
细骨料砂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3.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按(0.6 )mm筛的累计筛余率分为(1 )、(2 )和(3 )三个级配区;按(细度)模数的大小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4.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石子主要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种。
5.石子的压碎指标值越大,则石子的强度越(小)。
6.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
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对于实心板,可允许使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 )mm。
7.石子的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
采用(连续)级配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8.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测定采用定量测定(流动性),方法是塑性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采取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9.混凝土拌合物按流动性分为(流动性混凝土)和(干硬性混凝土)两类。
1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以边长为(150 )mm 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 )以上的潮湿条件下养护(28 )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抗压极限强度,用符号(cc f)表示,单位为(MPa )。
1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用(C )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有(C7.5 )、(C10 )、(C15 )、(C20 )、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共16个强度等级。
12.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采用尺寸为(150×150×300㎜)的棱柱体试件测定。
13.混凝土拌合物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蚀性:)、(抗碳化)和(碱集料反应)等五个方面。
14.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在混凝土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用水量及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在流动性和水灰比一定时,可以(节约水泥)。
15.建筑砂浆按照用途分为(砌筑砂浆)、(普通抹面砂浆)、(装饰砂浆)和(特种砂浆)。
按照胶凝材料不同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
16.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的含义。
砌砖砂浆的沉入度在70~100㎜)、分层度在(2 )cm以内的砂浆为和易性好的砂浆。
17.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按其抗压强度分为(M2.5 )、(M5.0 )、(M7.5 )、(M10 )、(M15 )、(M20 )六个强度等级。
18.对抹面砂浆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较高的(粘结力)。
普通抹面砂浆通常分三层进行,底层主要起(粘结基层)作用,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面层主要起(装饰)作用。
19.抹面砂浆的配合比一般采用(体积)比表示,砌筑砂浆的配合比一般采用(质量)比表示。
20.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的强度主要通过控制参数(水灰比),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主要通过控制参数(单位用水量),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通过控制参数(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来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普通混凝土用砂应选择( D )较好。
A 空隙率小
B 尽可能粗
C 越粗越好
D 在空隙率小的条件下尽可能粗
2.混凝土的水灰比值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则其强度( A )。
A 越低
B 越高
C 不变
D 无影响
3.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为( C )。
A 3.7~3.1
B 3.7~2.3
C 3.7~1.6
D 3.7~0.7
4.混凝土的砂率越大,则混凝土的流动性越( A )。
A 越差
B 越好
C 不变
5.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加单位用水量
B 提高砂率
C 增大水灰比
D 在保持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同时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6.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时采用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B )。
A 100mm×100mm×100mm
B 150mm ×150mm×150mm
C 200mm×200mm×200mm
D 70.7mm ×70.7mm×70.7mm
7.测定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采用的试件尺寸为( D )。
A 100mm×100mm×100mm
B 150mm ×150mm×150mm
C 200mm×200mm×200mm
D 70.7mm ×70.7mm×70.7mm
8.砌筑砂浆的流动性指标用( C )表示。
A 坍落度
B 维勃稠度
C 沉入度
D 分层度
9.砌筑砂浆的保水性指标用( D )表示。
A 坍落度
B 维勃稠度
C 沉入度
D 分层度
10.砌筑砂浆的强度,对于吸水基层时,主要取决于( D )。
A 水灰比
B 水泥用量
C 单位用水量
D 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用量
三、简述题
1.混凝土的特点如何?
答:优点
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耐火,维修费用低;
2)原材料丰富,成本低,混凝土中砂石等地方材料占整个混凝土的70%以上,而砂石在自然界中非常丰富;
3)易于加工成型;新拌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塑性,可根据需要浇注成任意形状和尺寸;
4)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牢固(因此得到普遍使用),混凝土不锈蚀钢筋,对钢筋有保护作用。
缺点
1)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是抗压强度的1/20~1/10),硬化后变形性差,易开裂,是一种脆性材料;2)导热系数大(λ=1.3~1.5),保温隔热性能差;
3)自重大(ρ=2400㎏/m3左右),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4)生产周期长,要28天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2.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比较
这些因素应优先选择哪种措施提高和易性?
答: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
(1) 水泥浆数量;单位用水量(水泥浆的稠度)。
(2) 砂率。
(3) 组成材料的影响(4) 外加剂。
(5) 时间和温度。
提高和易性措施有
(1)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水泥浆数量。
(2)通过试验,采用合理砂率。
(3)改善砂、石级配,尽可能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
调整砂、石粒径。
如提高流动性可加大粒径;若提高粘聚性和保水性可减小粒径。
(4)掺入外加剂。
(5)根据环境条件,尽可能缩短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3.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混凝
土强度的措施如何?
答: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1)水泥的强度等级与水灰比。
(2)养护条件。
(3)龄期。
(4)施工质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或早强型水泥;(2)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3)采用湿热处理养护混凝土;(4)改进施工工艺;(5)掺入外加剂。
4.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
(1)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水泥品种;(2)选用质量良好、技术条件合格的骨料;(3)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4)掺入混凝土外加剂;(5)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6)采用浸渍工艺,在混凝土表面作覆盖层。
5.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6.集料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混凝土有什么影响?
第四章墙体材料
一、填空题
1.用于墙体的材料,主要有(砌墙砖)、(砌块)和(石材)三类。
2.砌墙砖按有无孔洞和孔洞率大小分为(实心砖)、(多孔砖)和(空心砖)三种;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砖)和(蒸压砖)。
3.烧结普通砖按照所用原材料不同主要分为(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和(粉煤灰砖)四种。
4.烧结普通砖的标准尺寸为(240)mm×(115)mm×(53)mm。
(4)块砖长、(8)块砖宽、(16)块砖厚,分别加灰缝(每个按10mm计),其长度均为1m。
理论上,1m3砖砌体大约需要砖(512)块。
5.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6.尺寸偏差和抗风化性能合格的烧结普通砖,根据(外观质量)、(泛霜)和(石灰爆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质量等级。
7.烧结多孔砖常用规格分为(P)型和(M)型两种;孔洞一般为(圆)孔,主要用于砌筑六层以下建筑物的(承重)墙体。
8.烧结空心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孔洞率大于或等于(35%)的砖;其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少),为(矩形)孔,一般用于砌筑(非承重墙)墙体。
9.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非烧结砖有(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炉渣砖)等。
10.砌块按用途分为(承重砌块)和(非承重砌块);按有无孔洞可分为(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
11.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砌块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中型空心砌块)、(企口空心混凝土砌块)等。
12.墙用板材按照使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类、(石膏)类、(植物纤维)类和(复合)墙板等。
二、简述题
1.烧结普通砖在砌筑前为什么要浇水使其达到一定的含水率?
答:砂浆的粘结力与砖石的表面状态、洁净程度、润湿程度及施工养护条件等有关。
砌筑前砖应浇水润
湿,其含水率控制在10~15%左右,表面不沾泥
土,可提高砂浆与砖之间的粘结力,保证砌筑质量。
2.烧结普通砖按焙烧时的火候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按火候可分为正火砖、欠火砖和过火砖。
欠火砖色浅、敲击声发哑、吸水率大、强度低、耐久性差;
过火砖色深、敲击声清脆、吸水率小、强度较高,但有弯曲变形。
第五章建筑钢材
一.填空题
1.钢按照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类;按质量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高级优质钢)三种。
2.低碳钢的拉伸过程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紧缩阶段)四个阶段。
3.钢材冷弯试验的指标以(弯曲角度)和(弯心直径/钢材厚度)来表示。
4.热轧钢筋按照轧制外形式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5.热轧光圆钢筋的强度等级代号为(HPB235),热轧带肋钢筋的强度等级代号为(HRB335)、(HRB400)和(HRB500)三个。
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按照用途可分为供(建筑)用和供(拉丝)用盘条两类。
8.冷轧带肋钢筋按抗拉强度分为(CRB550)、
(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五个牌号。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分为(消除应力光圆钢丝)、(消除应力刻痕钢丝)、(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冷拉钢丝)四种。
10.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按外形分为(有纵肋)和(无纵肋)两种。
二、简述题
1.什么是钢材的锈蚀?钢材产生锈蚀的原因有哪些?防止锈蚀的方法如何?
答:钢材的锈蚀是指钢的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作用或物理化学作用遭到侵蚀而破坏的过程。
钢材锈蚀的原因主要是化学侵蚀和电化学侵蚀,使钢材表面氧化锈蚀。
防止锈蚀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隔离法(金属镀层、防锈漆、其它保护层);电化学保护法(使铁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比如在钢材表面焊接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