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四个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的四个步骤
提到小学古诗词教学,我们马上想到就是理解诗意、会背诵、会默写的教学目标。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之所以总是对经典没有兴趣、对诗词经典传承不深的原因所在。

我们的小语课堂中诗词的教学深度学习、多维度的培养不足。

现在我以一节古诗课教学课为例,这首古诗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诗词诵读部分—《凉州词》。

执教刘老师教学效率之高,教学设计之巧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例背景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因此,刘老师确定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新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分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因此,刘老师大胆确定古诗教学的一个创新点:在本诗教学之初,从酒的话题切入,群读有关“酒”的诗词,以含有“酒”的词语展开品悟诗情,借“酒”学写作,用“酒”悟诗道。

一节课中整合六首古诗内容,达到了小学高段古诗教学意境:有酒的芬香,有诗的味道。

课堂重现
其教学环节如下:
一、起——温酒,闻酒香启酒思:出示五首诗词,检查学生积累情况,会诵读,知道这些诗句都在讲酒,导出本次教学的切入点
“酒”与“诗”。

这五首诗分别是李白《月下独酌》、白居易《问刘十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清照《如梦令》。

二、承——饮酒,乘酒兴解酒意:学生自由朗读《凉州词》,反复读,达到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读得流畅顺口;2、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3、想象画面,读出古诗的意境。

三个要求层次递进,意在不断提高。

学生尝试着用几个带“酒”字的词语概括诗句,理解诗意。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酒)
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
(生自由读诗写词,教师巡视)
三、转——醉酒,诉酒话悟酒情:学生读出这“酒”里面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怀;梳理边塞诗寄寓的情感,总结学习方法;诗文结合,练习写话,设身处地体验作者感情。

边塞诗情感分类:
1、对雄奇壮丽的大好河山的赞美;
2、对连年战争的不满;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不惜为国捐躯的壮志豪情;
5、对朝廷的失望。

想象出征前军营中酒宴的盛大场面,以“将军,今夜让我们开怀畅饮罢”为开头,发挥想象写几句将士们在酒宴上互相劝酒,互诉衷肠的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和军乐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

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将军,今夜让我们开怀畅饮罢!
四、合——余酒,品酒味识酒劲:学生再读出这些“诗”里面的“酒”,还能够读出这“酒”中的“诗”,“酒”里面的“情”。

课例思考
以上四个环节,落实到位,层层递进,把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推到高潮。

这样一个设计古诗课的教学程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好评。

总结其特点如下:
1、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

这样借“酒”悟诗道的创新型设计,能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之中,同时让他们用学习过的古诗温故知新。

在学生探求诗意的过程中充公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生硬地理解诗意,而是通过讲脑中浮现的画面来表达出诗意,这种教学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使孩子喜读、乐读,喜说、乐说。

2、注重整合,教学程序的设计优化。

课堂学习的几环节层次清楚,紧紧相扣,步步深入,将学习引向既定目标。

我把这样的设计模式简练地概括成为一句话:温一学二引三,即复习一首古诗,学习两首古诗,引出三首课外的古诗。

而刘老师引出了五首。

从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设计的浸润下,定是学富五车,触类旁通。

3、整节课各环节均以学生体验为主:读诗,填词,劝酒,写话。

学习英语的经典教材《新概念英语》中有句话把学习者亲身体验的重要性表达得非常易懂到位“You hear you forget,you see you remember,you do you learn.”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每一个环节都引导了学生入境悟情,孩子们在课堂参与中自然而然就落实了我们传统古诗教学中的目标——理解诗意了。

4、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在鷴一轮齐发理念下,老师的讲,主要应该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

在诗文的着急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连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老师都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

如,在理解边塞诗表达的情感时,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梯子,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利用老师的思路,能有效地分别边塞诗表达的情感,做到引导于无形。

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

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我一直苦恼自己的古
诗课堂总是拘泥于落实以上四个内容,导致教学总是游离于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之外,我称之为“肤浅学习”。

观了刘老师的课后我醍醐灌顶: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我的古诗教学设计的目标只是定在以上四大内容,因此连基本的诗意的理解都不能很有效地落实;而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定位为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她的课堂自然就能达到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样中等的目标了。

“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这句指导求学、读书的名句同样适用于一个老师的教学研究。

古诗词教学,也要如这节课一样,具有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有效的40钟,设想突破传统一节课一古诗的教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激发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从而打造深度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