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10kV带电作业时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 C )m。

A.0.4
B.0.6
C.0.7
D.0.9
2.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在10kV 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带电体上作业人员与周围接地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A )m。

A.0.4;
B.0.6;
C.0.7;
D.0.9
3.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 10kV 带电作业相间最小安全距离为( B )m。

A.0.4
B.0.6
C.0.7
D.0.9
4. 工频交流电流的人体生理感知电流阀值为( C )mA。

A.100
B.10
C.1
D.0.1
5. 带电作业中,人体体表裸露处的局部场强的电场感知水平为( D )kV/m。

A.340
B.440
C.140
D.240
6.IEC 对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的推荐意见中,持续时间 1 秒钟内通过人体危及生命安全的最小电流是( C )。

A.4A
B.35mA
C.50mA
D.70μA
7.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重点是( B )。

A. 空间电场
B. 短路电流
C. 静电电击
D. 线路噪声
8. 带电作业中,( D )被认为是电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A.刺痛
B.电流灼伤
C.肌肉痉挛
D.心室纤维性颤动
9. 一般来说,女性对稳态电击产生生理反应较男性更为( A )。

A. 敏感;
B. 迟钝;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10. 带电拆除绝缘子绑扎线时应边拆边卷,绑扎线的展放长度不得大于( A ) m。

A.0.1
B.0.2
C.0.3
D.0.4
11. 带电断、接引线时,为保证引线与周围不同电位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可采用( B )防止引线摆动。

A. 绝缘操作杆;
B. 绝缘锁杆;
C. 绝缘扎线剪;
D. 绝缘三齿扒。

12. 带电更换直线杆针式绝缘子作业时,不能用于固定导线的工具是( C )。

A. 斗臂车小吊臂
B. 绝缘羊角抱杆
C. 绝缘锁杆
D. 绝缘横担
13. 关于绝缘斗臂车应急泵的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绝缘斗臂车因发动机或泵出现故障,使操作无法进行时,可启动应急泵
B. 应急泵一次动作时间在 30 秒之内,到下一次启动,必须要等待 30 秒的间隔才可以进行
C. 应急泵可用于常规作业
D. 应急泵操作前必须确认取力器和发动机开关状态
14. 关于工作间断和终结制度,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D )。

A. 工作间断时,工作现场的带电工具和器材应可靠固定
B. 工作间断时,工作现场应派专人看守
C. 工作终结时,应仔细清理工作现场,检查是否有遗留物,确认设备是否恢复工作状态
D. 间断工作恢复时,可直接重新工作
15. 操作斗臂车时,工作斗的起升. 下降速度不应( A )。

A. 大于 0.5m/s
B. 小于 0.5m/s
C. 大于 0.1m/s
D. 小于 0.1m/s
16. 操作绝缘斗臂车回转机构回转时,工作斗外缘的线速度不应( A )。

A. 大于 0.5m/s
B. 小于 0.5m/s
C. 大于 0.1m/s
D. 小于 0.1m/s
17. 在配电线路发生的故障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A )。

A. 单相接地故障
B. 两相短路故障
C. 三相短路故障
D. 多相接地故障
18. 对自恢复与非自恢复的混合型复合绝缘进行 15 次冲击耐受电压实验时( D )。

A. 允许不超过 1 次闪络
B. 允许不超过 2 次闪络
C. 允许不超过 3 次闪络
D. 不允许发生任何闪络放电
19. 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应经( D )后,方能参加工作。

A. 专门培训
B. 考试合格
C. 领导批准
D. 以上三项都是
20.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应( D )后,方能参加工作。

A.具有带电作业资格
B.具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
C.单位书面批准
D.以上三项都是
21. 关于带电作业人员资质管理,以下陈述错误的是( B )。

A. 脱离工作岗位 3 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B. 脱离工作岗位 3 个月以上者,经领导批准后可恢复工作
C. 脱离工作岗位 1 年以上者,收回其带电作业资质证书
D. 脱离工作岗位 1 年以上者,需重新培训考核取得带电作业资质证书
22. 带电作业工作票破损不能继续使用时,( C )。

A. 继续开展作业
B. 电话通知工作票签发人后继续开展作业
C. 应补填新的工作票,并重新履行签发许可手续
D. 工作负责人组织现场人员讨论后继续开展作业
23.10kV 带电作业中个人绝缘安全防护用具应采用 IEC 标准规定的第( B )级。

A.3
B.2
C.1
D.0
24. 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作业距离不满足安全距离时( A )。

A. 裸导线和绝缘导线均应进行遮蔽
B. 只需遮蔽裸导线,可不遮蔽绝缘导线
C. 只需遮蔽绝缘导线,可不遮蔽裸导线
D. 裸导线和绝缘导线均不需遮蔽
25.10kV 带电作业中起支.吊作用的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必须不小于( C ) m。

A.1.2
B.1.0
C.0.4
D.0.2
26. 在配电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应避免( D )。

A. 接触横担
B. 接触拉线
C. 接触接地构件
D. 同时接触不同电位的物体
27. 绝缘斗臂车作业时,斗内( D )不得超过工作斗的允许载荷。

A. 人体重量
B. 工具重量
C. 携带物品的重量
D. 人体. 工具及携带物品等的总重量
28. 绝缘斗臂车的接地属于( B )。

A. 系统接地
B. 保护接地
C. 防雷接地
D. 工作接地
29. 绝缘子在电气上是用来使导线和杆塔之间保持( C )状态。

A. 导电
B. 平衡
C. 绝缘
D. 固定
30. 处于电场中的金属导体的内部电场强度总是零,这是( B)现象。

A. 静电感应
B. 静电屏蔽
C. 集肤效应
D. 库仑定律
31. 带电作业使用的绝缘绳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低于( C )。

A.1.0
B.1.5
C. 2.5
D.10
32. 关于带电断、接空载线路,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C )。

A. 确认线路的另一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确已断开
B. 确认接入线路侧的变电压.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
C. 可以带负荷断.接引线
D. 应采取防止引线摆动的措施
33. 10kV配电网中,柱上开关、隔离开关和熔断器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C)Ω。

A.3;
B.4;
C.10;
D.15
34. 在10kV配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作业区域带电导线和绝缘子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措施,绝缘隔离措施的范围应比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增加( B )m 以上。

A.0.3;
B.0.4;
C.0.7;
D.0.9
35. 带电作业过程中,任何人员发现有违规作业可能发生人员和设备安全时,应立即( C )。

A. 报告单位领导
B. 报告工作负责人
C. 制止
D. 撤离
36. 在高原地区使用的斗臂车,海拔每增加1000m,其整体绝缘水平应相应增加( C )。

A.1%
B.5%
C.10%
D.20%
37.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耦合电容、避雷器等设备时,应采取防止( A )的措施。

A. 引流线摆动
B. 电击
C. 设备损坏
D. 短路
38. 两根平行载流导体,在通过同方向电流时,两导体将呈现出( A )。

A. 互相吸引
B. 相互排斥
C. 没反应
D. 有时吸引.有时排斥。

39. 载流导体的发热与( C )无关。

A. 电流的大小
B. 时间的长短
C. 电压的高低
D. 电阻的大小
40. 带电作业中使用的绝缘软梯应选用( A )的绝缘绳制作。

A.有较高抗张强度;
B.有较高抗压强度;
C.有较高抗弯强度;
D.有较高抗扭强度
41. 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将( C )。

A. 略有升高
B. 升高1.414倍
C. 升高 1.732倍
D. 降低 1.732倍
42. 在10kV配网架空线路上不需填用工作票或抢修单的工作为( A )。

A.接户、进户计量装置上进行的低压带电工作;
B.在停电线路上补修导线;
C.检修所有电源线路均已断开的设备;
D.在带电线路的电杆上安装标志牌,且能保证与最近的带电体距离不小于0.9m。

43.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两个平行力作用在构件上,其力的作用线相距很近的受力方式,称为( B )。

A. 挤压
B. 剪切
C. 弯曲
D. 扭转
44. 采用心肺复苏紧急救护时,双人复苏操作,按压与呼吸操作次数比例为( D )。

A.5/1
B.5/2
C.15/2
D.30/2
45. 采用心肺复苏紧急救护时,人工呼吸者与心脏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 B )。

A.3s
B.5s
C.8s
D.10s
46. 救护出血伤员时,可用( D )进行止血。

A. 电线
B. 铁丝
C. 细绳
D. 柔软布带
47. 以下伤害中,( D )可致人体伤口皮肤金属化。

A. 火焰烧伤
B. 蒸汽烫伤
C. 水烫伤
D. 电灼伤
48. 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的工作为( D )。

A.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配电设备上的工作。

B. 高压电力电缆需要停电的工作。

C. 在运行中的配电设备上的工作。

D. 带电作业或与邻近带电设备距离小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的工作。

49. 消弧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的电压等级及电容电流相适应,如使用消弧绳,则其断、接 10kV 的空载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 D )km。

A.30
B.20
C.40
D.50
50. 根据《10kV 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规范》,带电作业项目按照作业难易程度,可分为( C )类。

A.2
B.3
C.4
D.5
51. 带电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求其吸水性( C )。

A. 一般
B. 越高越好
C. 越低越好
D. 不作要求
52. 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在现场应放置在( C )上。

A. 潮湿地面
B. 任何地方
C. 防潮帆布
D. 工具车
53. 带电作业监护人的监护范围( A )。

A. 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
B. 不得超过一个耐张段
C. 不得超过 3km
D. 视情况而定
54. 按作业人员自身的人体电位来划分,带电作业可划分为( D )三种作业方式。

A. 高空作业、地面作业、斗中作业
B. 地电位作业、斗臂车作业、绝缘杆作业
C. 等电位作业、绝缘手套作业、中间电位作业
D. 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
55.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若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 B )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A.6 级
B.5 级
C.4 级
D.3 级
56. 对受潮的绝缘绳索要进行干燥处理,但干燥温度不宜超过( B )°C
A.55
B. 65
C.85
D.95
57.10kV 架空线路,杆塔上带电核相时,作业人员与带电部位应保持( C ) m 的安全距离。

核相工作应逐相进行。

A.0.6
B. 0.7
C. 0.4
D.1.0
58. 用于临时短接设备的引流线,其载流量应满足作业时测量的电流要求并有一定的裕度,考虑到电流的波动,一般不宜小于( D )倍。

A. 1.0
B. 1.1
C.1.15
D.1.2
59. 带电作业中,传递绳滑车的滑轮,采用( C )。

A. 铁滑轮
B. 铝滑轮
C. 绝缘滑轮
D. 都可以
60. 等电位作业过程中,人体的电位与带电体的电位( C )。

A. 高于带电体的电位
B. 低于带电体的电位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61. 关于带电作业监护,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B )。

A. 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
B. 监护人可以直接操作
C. 监护的范围根据工作需要不可以超过一个作业点
D. 监护人应由具有带电作业实际经验的人员担任
62. 带电作业工作票的签发应按( A )规定的条件和制度审批。

A.《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B.《电力设计规程》
C.《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配电网运行规程》
63. 容易发生污闪事故的天气是( C )。

A. 大风
B. 大雨
C. 大雾
D. 沙尘暴
64. 绝缘工具的标准操作冲击耐压试验应采用( B )的操作波。

A.2500/5000μs
B.250/2500μs
C.150/1200μs
D.1.5/50μs
65. 绝缘材料的击穿包括( B )。

A. 电击穿、化学击穿、老化击穿
B. 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
C. 热击穿、局部击穿、湿击穿
D. 热击穿、化学击穿、老化击穿
66. 绝缘工具由电介质的化学变化使耐电强度完全丧失的击穿过程,称为( A )。

A. 电化学击穿
B. 热击穿
C. 电击穿
D. 湿击穿
67. 带电作业工具在每次现场使用前均应( D )。

A. 可直接使用
B. 做外观检查,不做其他检查
C. 做外观检查,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D. 做外观检查,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68. 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时,( A )。

A. 应在及时处理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 经现场研究讨论后方可使用
C. 可直接使用
D. 直接报废
69. 带电作业中,架空绝缘导线应视为( B )。

A. 接地体
B. 带电体
C. 绝缘体
D. 无法判断
70. 大气过电压是( A )引起的。

A. 雷电活动
B. 操作
C. 大风
D. 覆冰
71. 天气潮湿时,绝缘工具的绝缘性能会( A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72. 通常情况下,对于同样距离的空气间隙,电场不均匀度增加,击穿电压会( A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变化不定
73. 固态绝缘体在强电场作用下,由于泄漏电流的通过而使材料的温度( B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变化不定
74. 带电作业中,人体的电灼伤是由( B )引起的。

A. 屏蔽服
B. 电流热效应
C. 磁感应
D. 集肤效应
75. 绝缘操作杆是间接操作中的主要手持工具,在电气上承担( C )作用,作业人员的各种操作意图和功能,均通过它传递到带电体上。

A. 电位转移
B. 验电
C. 绝缘
D. 以上三种
76. 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电气试验应定期进行,其预防性试验与检查性试验周期分别为( A )。

A. 预防性试验一年一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B. 预防性试验一年二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两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C. 预防性试验一年半一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一年
D. 预防性试验两年一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两次,两次试验间隔一年
77. 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带电作业一章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高度( B )米及以下的交流 10—1000kV,直流±500—±800 kV 及以下架空线路带电作业。

A.500
B.1000
C.2000
D.3000
78. 绝缘绳在受潮以后,其泄漏电流将显著增加,( C )大幅度降低。

A. 绝缘电压
B. 泄漏电压
C. 闪络电压
D. 工作电压
79. 绝缘操作杆金属接头长度不宜大于( A ) m。

A.0.1
B.0.2
C.0.3
D.0.4
80. 空载长线是( A )元件。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
D. 电导
81. 变压器是( B )元件。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
D. 电导
82. 绝缘子是( C )元件。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
D. 电导
83. 电导即导电能力,是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度量,其单位是( D )。

A. 安培
B. 伏特
C. 焦耳
D. 西门子
84. 暂态电击是人接触电场中对地绝缘的导体瞬间,积累在导体上的电荷以火花放电的形式通过人体对地突然放电,用来衡量它的单位是( C )。

A. 安培
B. 伏特
C. 焦耳
D. 西门子
85. 绝缘工具现场绝缘电阻测试,其测试棒的电极宽度和极间距离为( C ) mm。

A.2
B.2.5
C.20
D.25
86. 新研制的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要经过( C ),并全部符合其要求,就可投入使用。

A. 电气性能试验
B. 机械性能试验
C. 型式试验
D. 领导检查
87. 交流电路中常用 P. Q.S 表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应为( C )。

A.Q/P
B.Q/S
C.P/S
D.P/Q
88. 带电作业工具的有效绝缘长度是指( D )。

A. 工具的全长
B. 绝缘工具握手标志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
C. 绝缘工具握手标志至前端金属件之间的长度
D. 绝缘工具握手标志至前端金属件之间的距离并扣除中间金属接头长度
89. 绝缘工具使用前应用摇表分段测量绝缘电阻,其阻值不低于( C ) MΩ。

A.300
B.500
C.700
D.900
90. 地面工作人员( A )直接用手向斗内作业人员传递工器具。

A. 不可以
B. 可以
C. 特殊情况下可以
D.10kV 以下等级可以
91. 10kV带电作业工具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内部过电压水平为( D )kV。

A.20
B.30
C.40
D.44
92. 使用消弧绳断开空载线路,空载电流最大不宜超过( D )A。

A.5
B.10
C.15
D.3
93. 假定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绝缘等级是 B 级,那么它的耐热温度是( C )℃。

A.110
B.120
C.130
D.155
94. 在绝缘绳索的型号表示中, HJS-J-14 表示( A )。

A. 直径为 14mm 的合成纤维绞制绝缘绳
B. 直径为 14mm 的天然纤维绞制绝缘绳
C. 直径为 14mm 的合成纤维编制绝缘绳
D. 直径为 14mm 的高强度绞制绝缘绳
95. 交流输电线路最高工作电压一般比额定电压高出( C )。

A.5%~7%
B.5%~10%
C.10%~15%
D.15%~20%
96. 工频过电压一般由线路空载. 接地故障和甩负荷等引起,主要采用在线路侧加装( A )的措施来限制工频过电压的幅值。

A. 并联电抗器
B. 并联电容器
C. 串联电抗器
D. 串联电容器
97. 带电作业中,严禁( B )停用或恢复重合闸及直流再启动保护。

A. 擅自
B. 约时
C.自作主张
D. 工作负责人
98. 根据《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DL/T974—2005,带电作业工具库最高气温应不超过( B )℃。

A.38
B.40
C.45
D.50
99. 根据《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DL/T974—2005,带电作业工具库相对湿度不大于( B )。

A.50%
B.60%
C.70%
D.80%
100. 带电作业工具库内加热装置或热风口与绝缘工具表面距离应不少于( B ) cm。

A.20~30
B.30~50
C.50~100
D.100~120
101. 带电作业用常规绝缘绳索 0.5m 长,其工频干闪电压应不小于( C )kV。

A.110
B.125
C.170
D.220
102.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B ) m 及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A.1.0
B.2.0
C.2.5
D.3.0
103. 带电工具库房大小,一般要求工具存放空间与活动空间的比例为( B )左右。

A.1:1
B.2:1
C.3:1
D.3:2
104. 如果元件上流过的电流超前元件上的电压 90 度相位角,那么这个元件是( B )。

A. 电阻
B. 电容
C. 电感
D. 等效于电阻.电感元件串联
105. 铝材料比铜材料的导电性能( B )。

A. 好
B. 差
C. 一样
D. 稍好
106. ( D )属于自恢复绝缘介质。

A. 硅橡胶
B. 环氧玻璃材料
C. 蚕丝绳索
D. 空气
107. 工频过电压给带电作业带来的主要危害是造成( A )。

A. 绝缘工具热老化
B. 绝缘工具击穿
C. 安全距离减少
D. 绝缘工具闪络
108. 保险带.绳使用长度在( B )m 以上的应加缓冲器。

A.2
B.3
C.4
D.5
109. 消弧绳金属段的铜丝股绳总截面不得小于( A )mm2。

A.25
B.35
C.50
D.70
110. 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的部分停电线路上的工作,工作票中应填写停电检修线路的( C )称号。

A. 杆塔
B. 线路名
C. 双重
D. 多重
111. 带电作业工具的标记为( C )标记。

A. 交流波形
B. 电弧
C. 双三角
D. 三角
112. 使用溶剂擦拭绝缘工具表面的脏污后,( C )。

A. 可直接投入使用
B. 预防性试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C. 在空气中暴露 15min 后使用
D. 在空气中暴露 24h 后使用
113. 不属于带电作业辅助工作的为( D )。

A. 绝缘斗臂车的支腿
B. 绝缘工器具的擦拭和检测
C. 不良绝缘子复测
D. 带电更换绝缘子
114. 带电作业工具型式试验中机械静负荷试验标准为( D ),无变形.无损伤。

A.1.5 倍额定负荷 3 次
B.2.5 倍额定负荷 3 次
C.1.5 倍额定负荷 5min
D.2.5 倍额定负荷 5min
115. 带电作业工具型式试验中机械动负荷试验标准为( A ),要求机构动作灵活.无卡住现象。

A.1.5 倍额定负荷 3 次
B.2.5 倍额定负荷 3 次
C.1.5 倍额定负荷 5min
D.2.5 倍额定负荷 5min
116. 带电作业工具预防性试验中机械静负荷试验标准为( C ),无变形.无损伤。

A.1.2 倍额定负荷 3 次
B.1.0 倍额定负荷 3 次
C.1.2 倍额定负荷 1min
D.1.2 倍额定负荷 5min
117. 带电作业工具预防性试验中机械动负荷试验标准为( B ),要求机构动作灵活.无卡住现象。

A.1.2 倍额定负荷 3 次
B.1.0 倍额定负荷 3 次
C.1.2 倍额定负荷 1min
D.1.2 倍额定负荷 5min
118.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 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
B. 作业人员可以将线路挂好接地线,采取停电作业方式
C. 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
D. 值班调度员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119. 进行绝缘遮蔽时,要求遮蔽罩之间一般应( A )。

A. 约有 15cm 的重叠部分
B. 有 5cm 的重叠部分
C. 有 5cm 的不重叠
D. 不重叠
120.10kV 带电作业直接作业法,作业人员与地面作业人员传递工具和材料时,绝缘绳有效长度不得小于( C ) m。

A.0.6
B.0.7
C.0.4
D.1
121. 在10kV及以下的带电杆塔上进行工作,工作人员距最下层带电导线垂直距离不准小于( C )m。

A.0.3;
B.0.4;
C.0.7;
D.0.9
122.10kV 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预防性试验标准中,要求绝缘服. 披肩. 绝缘手套. 绝缘靴等在( B )kV工频电压( B )min 下应无击穿.无闪络.无发热。

A.20,3
B.20,1
C.30, 3
D.30,1
123. 报废的配网带电作业工具应有“( A )” 标志。

A.X
B.N
C.Z
D.O
124. 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如被测导线的电流较小,将导线多绕几匝放在钳口测量,其实际电流值为( D )。

A. 表的读数
B. 表的读数除2
C. 表的读数乘以匝数
D. 表的读数除以匝数
125. 带电升起.下落.左右移动导线时,对于被跨物间交叉.平行的最小距离( D )。

A. 不得小于 0.4m
B. 为 0.6m
C. 不得大于 0.7m
D. 不得小于 1m
126. 带电作业中,处理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时,叙述正确的是( C )。

A. 戴好绝缘手套后,可以同时接触
B. 当一侧为空载设备,并且空载电流在 0.2A 以下时,可以同时接触
C. 严禁同时接触,以防人体串入电路
D. 以上都是不对的
127. 带负荷更换跌落保险,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安装旁路引流线后,直接拉开跌落保险
B. 安装旁路引流线后,通过绝缘操作杆拉开跌落保险
C. 安装旁路引流线并确认负荷转移正常后,直接拉开跌落保险
D. 安装旁路引流线并确认负荷转移正常后,通过绝缘操作杆拉开跌落保险
128. ( B )的大小是确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主要依据。

A. 大气过电压
B. 操作过电压
C. 内部过电压
D. 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129. 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D )时,开展带电作业应选用防潮型绝缘工具。

A.50%
B.60%
C.70%
D.80%
130. 关于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叙述错误的是( A )。

A. 带电作业工具应有永久性编号,新增工器具的编号可使用原来报废工器具遗下的编号
B. 带电工器具用毕入库前,工具保管员应进行外观检查和验收
C. 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并试验合格,否则不能继续使用
D. 淘汰的工具,应有“X” 明显标志,并清出工具库
131. 采用绝缘手套直接作业法作业时,带电体与大地之间起主绝缘作用的是( A )。

A. 斗臂车绝缘臂
B. 绝缘手套
C. 绝缘斗
D. 绝缘遮蔽罩
132. 采用绝缘手套直接作业法作业时,相与相之间( D )起主绝缘作用。

A. 斗臂车绝缘臂
B. 绝缘手套
C. 绝缘斗
D. 空气间隙
133. 采用绝缘杆间接作业法作业时,带电体与大地之间起主绝缘作用的是( C )。

A. 斗臂车绝缘臂
B. 绝缘手套
C. 绝缘杆
D. 绝缘遮蔽罩
134. 采用绝缘杆间接作业法作业时,相与相之间( D )起主绝缘作用。

A. 斗臂车绝缘臂
B. 绝缘手套
C. 绝缘杆
D. 空气间隙
135. 某单回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无架空避雷线,空载架空线路长度为5km。

试估算搭接该空载线路时的电容电流为(A)安。

A.2.7×10×5×10-3=0.135;
B.10×5×10-3=0.05;
C.10×5/350≈0.14;
D.10×5/10=5
136. 绝缘导线上接引流线时,为达到防水防腐目的,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C )。

A. 采用穿刺线夹
B. 绝缘导线剥皮后用缠绕法搭接并用防水胶带对裸露部分进行包扎
C. 采用并沟线夹搭接后用设备线夹遮蔽罩进行防护
D. 采用引流线夹搭接后用防水胶带对裸露部分进行包扎罩进行防护
137.10kN 级支杆允许荷载为( B ) kN。

A.30
B.10
C.40
D.50
138.在架空配电线路中,耐张线夹的握着力不应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 C )%。

A.10
B.40
C.65
D.95
139. 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最危险的途径是( A )。

A. 左手到脚
B. 右手到脚
C. 从手到手
D. 从脚到脚
140. 在使用中的绝缘杆应定期进行( C )试验。

A. 机械试验
B. 电气试验
C. 外观及尺寸检查和预防性试验
D. 外观及尺寸检查和机械试验
141. 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选择开关拨放在( A )。

A. 交流高压档
B. 电阻档
C. 直流电流档
D. 交流电流档
142. 带电作业中通过电流的设备,要求设备电阻( C )。

A. 较高
B. 一般
C. 较低
D. 不要求
143. 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为防止停电检修线路上(D)伤人,在需要接触或接近导线工作时,应使用个人保安线。

A.电场
B.磁场
C.电流
D.感应电压
144. 绝缘隔板和绝缘罩只允许在35kV及以下电压的电气设备上使用,并应有足够的绝缘和机械强度,用于10kV电压等级时,绝缘隔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A )mm。

A.3
B.4
C.5
D.6
145.10kV 配电网中,架空线路与公路的最小垂直距离是( B )m。

A.8
B.7
C.6
D.5
146. 根据GB/T18037—2008《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规定,用于制作带电作业承力、载人器具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型绝缘板材密度,一般不得低于(C)g/cm3。

A.1.6;
B.1.7;
C.1.8;
D.2.0
147. 按电场的均匀程度,静电场可分为均匀电场、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三类,当电场的不均匀系数( C )时,可认为电场为极不均匀电场。

A.f=2
B.f>2
C.f>4
D.2<f<4
148. 作为设备保护的绝缘绳索应选择( C )倍的安全系数。

A.2.0
B.1.5
C.3
D.2.5
149. 同样试验条件下,在下列间隙中,以( A )间隙的操作冲击 50%放电电压为最低。

A. 棒——板
B. 棒——棒
C. 板——板
D. 球——球
150. 用绝缘电阻表遥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时,应选用( D )。

A.1500V 的绝缘电阻表
B.2000V 的绝缘电阻表
C.1000V 的绝缘电阻表
D.5000V 的绝缘电阻表
151. 接地线应有接地和短路导线构成的成套接地线。

成套接地线应由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 C )mm2,同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A.16
B.20
C.25
D.35
152. 绝缘材料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绝缘层没有发生击穿现象的电压值,称为( C )。

A. 闪络电压
B. 击穿电压
C. 耐受电压
D. 绝缘电压
153. 带电作业专用库房室内温度应略高于室外,且不宜低于( B )℃。

A.-3
B.0
C.3
D.5
154. 内部过电压幅值的大小,是以系统的最高运行( D )的倍数来表示的。

A. 平均电压
B. 额定电压
C. 线电压
D. 相电压
155. 输送相同的负荷时,提高系统电压会( D )。

A. 使系统频率降低
B. 使系统负荷减少
C. 增加线损
D. 降低线损
156. 在同一长度的空气间隙和绝缘工具上进行电气试验,前者放电电压较后者( A )。

A. 高一些
B. 低一些
C. 相同
D. 不确定
157. 根据DL/T974-2005《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在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中,操作杆等工具较轻,可垂直吊挂,垂直悬挂物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 A )cm。

A.30;
B.40;
C.50;
D.60
158. 绝缘手套存放,应避免阳光直射,挤压存叠,存取环境温度宜为( B )℃。

A.10~15
B.10~20
C.15~20
D.5~15
159. 绝缘斗臂车库的存放体积一般应为车体的( A )倍。

A.1.5~2.0
B.2.5~3.0
C.2.0~2.5
D.1.0~2.0
160. 10kV 架空电力线路的引流线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时,线夹数量不应小于( B )个。

A.1
B.2
C.3
D.4
161. 用作主绝缘的绝缘滑车组应采用绝缘绳索,当其用做人身保安绳索时,安全系数应取为( D )。

A.1.5;
B.2.0;
C.3;
D.5
162. 10kV用绝缘遮蔽罩预防性试验中,工频耐压试验应在()kV持续时间()min下无电晕、闪络、无击穿、无明显发热为合格。

( B )
A.30,1;
B.20,1;
C.30,3;
D.20,3
163. 有功功率是指交流电路中,( C )所消耗的功率。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
D. 电导
164. 使用操作杆逐相操作跌落式熔断器,应按( C )顺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