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感染新城疫的诊断及抗体水平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摘要:鸽新城疫又称鸽I 型副粘病毒病或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对养鸽业危害巨大。
利用RT-PCR 快速诊断法和抗体检测等综合诊断,确诊山西省忻州市某赛鸽公棚感染鸽I 型副粘病毒,全棚赛鸽采取紧急免疫、隔离治疗等治疗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鸽群基本痊愈。
关键词:赛鸽;鸽新城疫;RT-PCR;抗体
赛鸽感染新城疫的诊断及抗体水平检测*
李婷婷,刘华栋,陆冰洋,唐娟,王彩先,丁树荣,詹丽娥**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太原 030032)
鸽新城疫又称鸽I 型副粘病毒病或鸽瘟,是由鸽I 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1,PPMV-I)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
病。
鸽新城疫与鸡新城疫的病原和临床症状十分相似,PPMV-I 传播迅速,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发病率100%,死亡率80%以上。
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出血、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
鸽群一旦感染PPMV-I 后,其神经症状将严重影响赛鸽的飞行功能,使赛鸽失去比赛的资格。
鸽新城疫对养鸽业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是养鸽业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2018年7月下旬,山西省忻州市某赛鸽公棚从一养殖户处收340羽赛鸽,其中部分赛鸽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拉黄绿色水样稀粪、扭颈、斜翅等症状,5d 开始出现死亡,养殖户紧急前来就诊。
为了及时查明该病发生的原因,减少对养殖户的损失,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PCR 鉴定和抗体检测等综合诊断,确诊为感染鸽新城疫。
1 发病情况发病初期病鸽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食欲减退、饮水增加,部分病鸽呼噜、咳嗽、呼吸困难,排黄绿色水样稀便。
后期个别鸽呈现神经症状,头颈向背后扭曲、不能站立、双翅下垂。
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道,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出血、水肿,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呼吸道有卡他性炎症,喉头、气管中有浆液性或卡他性渗出物,气管出血。
2 实验室诊断2.1 抗体检测鸽群中随机采集21份血液进行抗体检测,按照《新城疫诊断技术》(GB/T16550—2008)规定方法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待检赛鸽血清的新城疫抗体效价。
HI 抗体效价≥5log2时免疫效果良好,判定为合格。
检测结果由表1可知,该赛鸽公棚的新城疫抗体效价水平低且离散度大,21份被检样品中仅有11份样品HI 抗体效价≥5log2,免疫合格率仅为52.4%。
表1 鸽新城疫抗体效价统计表
抗体效价(log2)0123456789数量00136631012.2 RT-PCR鉴定
根据该赛鸽公棚鸽群疫病流行特征,结合发病情况、剖检病变及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采集病死鸽的肺脏、脾脏组织,使用购自北京世纪元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城疫病毒通用型RT-PCR 检测试剂盒”检测PPMV-I。
2.2.1 病毒RNA 的提取 取肺脏、脾脏组织各1g,剪碎混匀后取0.05g 混合物,加入1.5mL 生理盐水进行研磨。
8,000rpm 离心2min
后,取上清液100μL 于新的离心管中,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经过裂解、吸附、洗涤、洗脱后得到模板RNA 备用。
2.2.2 RT-PCR 扩增及电泳 取无菌的PCR 反应管,根据反应配置体系,分别加入RT-PCR 反应液、酶混合液和模板RNA,混合均匀成20μL 体系,置于荧光PCR 仪中。
PCR 扩增程序为:42℃ 45min,94℃ 3min;循环94℃ 30s,55℃
30s,72℃ 30s,共35次;最后
72℃延伸7min。
PCR 扩增产物在
110V 电压下使用1.5%的琼脂糖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8.11.02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疾病
防治
38 中国动物保健 | 2018.11
基金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
金面上项目”(201701D221198)。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5—),女,
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畜
禽传染病。
**通讯作者:詹丽娥(1959—),
女,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畜
禽传染病。
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1。
由图1可见,阳性对照出现
362bp 扩增带。
被检测样品1与阳
性对照一致,在362bp 出现扩增带,
可判定为鸽I 型副粘病毒阳性。
3 结果与诊断通过PCR 鉴定,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抗体水平检测得出,该赛鸽公棚感染鸽新城疫。
4 防治措施4.1 赛鸽公棚采取的紧急措施针对试验结果,迅速将发病鸽
群进行隔离饲养,淘汰出现神经症
状的重病鸽,无害化处理所有病死
鸽、淘汰鸽及其粪便和饲料。
并应
用1/100浓度的百毒杀和1/25浓
度的碘伏两种消毒剂,每天轮流对
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进行全面彻底
的喷洒消毒,用以杀灭细菌,抑制
病毒增殖,防治疫情扩散和蔓延。
待病情控制后,改为1周消毒1次。
同时,全棚赛鸽紧急接种新城
疫克隆C30株疫苗2倍剂量点眼。
发病鸽群饲料中添加丁胺卡那霉素,
饮水中交替添加黄芪多糖及电解多
维,以提高鸽群免疫力,预防继发
感染,使用至疫情得到控制为止。
经过该方案治疗5d 后,鸽群没
有再出现死亡现象,临床症状较轻
的赛鸽症状也逐渐减轻。
11d
后全群采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疫情得到控制,鸽群基本痊愈。
4.2 平日预防工作赛鸽公棚要做好平时卫生防疫工作。
定期对鸽舍、饲养场地和饲
养用具开展消毒。
新收赛鸽应作好
检疫工作,并隔离观察2周以上。
饲养人员进出鸽场必须严格消毒,
饲料和饮水也应定期检测。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监
测制度。
选择正确的疫苗,并定期
检测鸽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对于
抗体水平较低或者抗体水平参差不
齐的情况要及时补种。
5 讨论随着我国养鸽业不断扩展,鸽I 型副粘病毒病在全国多地都有流行发生,肉鸽、信鸽和赛鸽等各类鸽子均可感染发病,不同年龄的鸽都有感染性,而乳鸽的易感性最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新城疫在世界上曾有过四次大流行,其中第三次大流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东地区,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并造成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流行,主要为嗜神经型,而这次流行正是由种鸽传播引起的。
鸽Ⅰ型副粘病毒被认为是经典新城疫病毒的变异株,最近几年,该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分离到,说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病毒已经在全世
界范围内长期存在和流行[1]。
因此,
鸽Ⅰ型副粘病毒的流行对养鸽业甚
至养禽业都有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成为危害禽类的一种最主要的疾病。
赛鸽公棚的养殖模式与种鸽或肉鸽场不同,每年春季或秋季会从不同养殖户收购幼鸽,集中饲养、训练后参加秋季或春季的比赛。
多数赛鸽养殖户养殖的种鸽或幼鸽免疫工作不到位,抗体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鸽新城疫潜伏感染严重。
本试验中该赛鸽公棚不关注免疫效果,M:DNA Marker (DL2000);+:阳性对照;1、2:被检测样本图1 新城疫RT-PCR 检测结果在收购幼鸽后用LaSota 灭活疫苗免疫鸽群后未检测抗体效价,从而造成免疫失败,未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赛鸽公棚需严格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监测制度,定期检测鸽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
目前,鸽新城疫的防治主要依靠免疫接种疫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量养殖户用鸡新城疫疫苗免疫鸽群。
虽然,鸽副粘病毒病和鸡新城疫病毒存在着很高的交叉反应,但是有研究表明,现有的鸡新城疫疫苗株并不能有效的保护鸽群免受PPMV-I 的感染。
因此,实际应用中亟待研发专用的鸽新城疫疫苗,有效防治鸽新城疫感染。
■参考文献[1] 宋庆庆.新城疫病毒基因组生物信息分析及Mukteswar株毒力增强分子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