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chéng rèn suí yìcí xiáng zhǎn xīn yù jì
chǐ xiào bù zhìtàn tīng chú tóu chàn dǒu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壁(_______)诏(_________)偌(_________)仪(_________)璧(_______)召(_________)诺(_________)议(_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
无(____)之宝飞禽走(___)千真万(___)气急败(___)
(___)言不讳饮水思(___)金碧辉(___)(___)珑剔透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
即使……也……只要……就……如果……就……虽然……但是……
1. (_____)关掉发动机,火箭(______)可以继续前行。

2.(_____)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头,立刻(_____)会出现一束光柱。

3.(_____)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____)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半。

4.(_____)人在奋力奔跑时,速度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____)这个速度跟鸵鸟比差远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
(1)老人叫住我,说:“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是一个骗局。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正在开小差的他。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空中飘着雪花。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
麻雀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影。

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

它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

栖息在乡村和公园里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来形容麻雀的愚蠢。

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

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
劫”。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18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

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

19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

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投罗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路打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雀素有“______”之誉。

A.害鸟B.家雀C.老家贼
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5.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麻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

(20分)
题目:那件事真让我(难忘、感动、后悔、开心......)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

3、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承认随意慈祥崭新预计耻笑布置探听锄头颤抖二
石壁密诏偌大仪表和氏璧召开承诺会议

价兽确坏直源煌玲

即使也只要就如果就虽然但是

(1)老人叫住我,说,她猜我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她的耳朵聋了。

(2)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道我会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是一个骗局?(3)眼睛盯着他。

(4)天空中雪花飞舞。


1.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半路上利用机会掠夺东西。

2.B
3.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4.ABCD
5.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6.不能删去。

“几乎”说明并非每一处,到处;“常”表示程度,说明麻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被人们认为是害鸟。

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我们应该保护麻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