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你仔细观察过自行车吗?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从其构造和使用来看,关于它应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及摩擦的知识
B.车座的形状应用了减小压强的知识
C.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轮胎充足气后,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
2.下列事实不能
..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3.两根地热丝R1>R2,用来加热定量的水,下列接法中使水温升得最快的是()
A.R1与R2并联 B.R1与R2串联
C. R1单独接入电路 D. R2单独接入电路.
4.电流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
B.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
C.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5.如图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
B.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等
C.R1电阻值大于R2电阻值
D.R1消耗的功率小于R2消耗的功率
6.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
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
A.灯泡发生短路B.灯泡发生断路
C.变阻器R发生短路D.变阻器R发生断路
7.一个不带电物体甲与带正电的物体乙接触,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获得质子带正电 B.乙获得电子,正电量减少
C.甲失去电子带正电 D.乙获得电子数等于甲失去的电子数.
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是张华同学对几种生活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由此可见霜是由露变来的
B.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冰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9.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

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10.如图是某同学画的关于水面上空一发光点(m)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情况,则正确的光路应是..................................................................................................................... ()
A.man B.mbn C.mcn D.mdn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二、填空题
12.如图,冰壶比赛时由于运动员既要滑行,又要在刷冰时用力蹬地,滑行脚和蹬冰脚需要分别穿上塑料底和橡胶鞋。

其中,蹬冰脚穿橡胶底鞋是为了接触在面的粗糙程度,使摩擦力。

(均填(“增大”或“”减少)
13.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_________N。

14.如图是一个扬声器构造示意图,线圈通过的电流是方向不断的交变电流,当线圈通过图中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受磁铁的作用向左运动,当线圈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受磁铁的作用向运动,线圈不断地来回,带动纸盆也来回,扬声器就发出声音。

15.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流表示数与R1阻值的乘积的比值是 (选填“大于1”、“小于1”或“等于1”).
16.如下图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读数方法,你能读出它的示数是_________Ω.
17.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_________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 cm处,如图(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18.将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同时照射到白色的屏上我们可看到_________ 色.
三、简答题
19.动画片《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神鹰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天狼号爆炸的一声巨响,得意地笑了。

请你指出这段描述中的不合理的地方,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实验探究
20.(5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
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____;
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21.(9分)控制变量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取控制变量法的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用水流的形成类比电流的形成
B.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D.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同学们通过,验证了猜想1和猜想2是正确的.
对于猜想3,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的.
①甲同学的如下: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测算出同一铁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相等.
分析:由于铁块的重力大小不变,而铁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铁块的重力大小无关.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②乙同学的如下: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算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分析:由于铁块、铝块的重力大小不等,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所以浮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对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你认为 (甲同学/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请具体
..指出他的错误是:,根据他的实验和他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 (正确/错误)的.
22.学习过“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强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所示的铁块和木块。

他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因为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实验时,应保持不变。

(2)先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N。

(3)然后, (填两物块的放置情况),重复上述过程,这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

23.为了测定盒式录音机磁带放音时的速度,已知盒内磁带长75m,请写出还需要的器实验步骤及计算式.
24.在讨论物体质量大小时,有位同学说“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

这位同学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

好学的强强同学利用物理课外活动时间在实验室对“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
系”进行了探究。

首先,他取形状规则、体积不同的木块两块,用天平和直尺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算出来;接着,取体积不同的两块实心铁块,用天平和量筒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也分别测量出来;最后,算出相应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见表)
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与体积之比(g/cm3)
1干松木18.817.80.49
2干松木219.739.30.50
3铁块183.610.67.89
4铁块2164.420.87.90
⑴通过分析实验1和2,以及3和4,他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综上所述,“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调节好了的天平测出某石块的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入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那么,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kg/m3。

25.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如图),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的后方.
⑴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⑵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
⑶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五、论述计算题
26.如图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

(1)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轮,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
(2)当物重为50N时,绳端需用2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当物重为90N时,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其匀速上升?
(4)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
27.一块铝块重2.646N,全部浸入水中.问:
(1)排开水的体积?
(2)排开水的质量?
(3)受到的浮力?
(4)若浸在煤油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增大还是减小?与在水中受到浮力相差多少?
28.有一容器,装满水时质量是0.4kg,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时质量是0.34kg。

求容器的容积。

如果用该容器装满密度是1.2×103 kg/m3的盐水,总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D
2.
A
3.
A
4.
D
5.
D
6.
B
7.
A
8.
D
9.
C
10.
D
11.
A
二、填空题
12.
增大;增大
13.
12
14.
变化右振动振动
15.
长度等于1
16.
26Ω
17.
4 cm(估测3.
5 cm~4.5 cm)正立放大.
18.

三、简答题
19.
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可能听到响声。

四、实验探究
20.
(5分)
(1)①使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1分)
②错误是:没有控制水和沙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1分)
不足是: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1分)
(2)①天平温度计(秒表)(每项0.5分,计1分)
②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初温与质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至相同的末温,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1分)
21.
(1)C (2)甲同学研究与重力的关系却控制了重力不变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大小无
关错
22.
(1)压力 (2)匀速;3.7 (3)将铁块放在木块上 (4)铁块
23.
器材:钟表.步骤;将磁带卷到一边,按下放音键,开始计时,让磁带正常运转完,记下所用时间t,计算公式v=s/t=75/t (m/s)
24.
⑴对同一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
⑵铁块与木块的体积相同;
⑶20;2.59×103。

(每空2分)
25.
⑴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⑵大小⑶虚
五、论述计算题
26.
解:(1)见图
(2)当物重G1= 50N,拉力F1= 20N时,
滑轮组机械效率=×100%=×100%=62.5%
由平衡力知识知:4F1=G1+G动
∴ G动= 4F1-G1=4×20N-50N=30N
(3) 当物重G2= 90N 时,∵ 4F2= G2+ G动
∴ F2=1
4(G2+ G动) =
1
4( 90N + 30N )=30N
(4) 当绳上拉力为最大值F3=60N时,所吊物体最重,设为G3
∴ 4F3= G3 + G动∴ G3= 4F3-G动= 4×60N-30N=210N 27.
解:⑴V 排=V 铝=G ρ铝g = 2.646N 2.7×103kg/m 3×9.8N/kg
=1×10-4m 3 ⑵m 排=ρ水V 排=1.0×103kg/m 3×1×10-4m 3=0.1kg
⑶F 浮=ρ水g V 排=1.0×103kg/m 3×9.8N/kg ×1×10-4m 3=0.98N ⑷减小
ΔF 浮=ΔρgV =(ρ水-ρ煤油)gV
=(1.0×103kg/m 3-0.8×103kg/m 3)×9.8N/kg ×1×10-4m 3 =0.196N
28.
0.46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