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感染与CRP、PCT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9-1553-03
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感染与CRP、
PCT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梁永红,陈素珍,冉丽娜,赵红真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二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提供了便利,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并具有置管操作简便\无需麻醉等优点,可避免因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软组织损伤[1]。
但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之PICC属于有创性操作,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
导管相关感染不仅会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
因此,寻找理想的血清标志物有助于及时发现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并给予早期治疗,进而降低病死率。
本研究观察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CRP、PCT、SAA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确诊为恶性肿瘤,且接受化疗者;(3)接受PICC置管治疗者;(4)无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数200例,其中未发生感染组175例,男100例,女75例,年龄58.21±4.01,BMI为23.15±2.03kg/m2;发生感染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57.92±3.92,BMI为23.13±2.01kg/m2。
1.2 方法
根据胸部X线检查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测量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臂与穿刺点成90度角,测量至穿刺点至胸锁关节以后向下至第三肋间。
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消毒。
采用无菌生理盐水预冲导管、连接器、肝素帽及穿刺针,更换针套,穿刺静脉,见回血,向前推进插管鞘,使之进入血管。
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推进导管至所需长度。
回撤插管鞘,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无异常后固定导管。
再次
做胸部X线检查,以确认导管位置。
所有患者均于置管后清晨空腹抽取肘正中外周静脉血,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以3 0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于-20℃保存待测。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CRP、SAA水平,检测仪器为德国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CT、IL-18和IL-6水平,检测仪器为法国Mini 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另取一份血标本,采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凝血分析仪检测APTT、TT、PT和FBG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一般资料、CRP、PCT、SAA、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数和均数±标准差表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一般资料、CRP、PCT、SAA、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分析
200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25例,其中因严重感染导致拔管者23例,2例经消炎、换药等相关处理后好转,予保留导管,发生率为12.5%。
2.2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CRP、PCT和SAA水平比较
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CRP、PCT、SAA水平分别为92.53±6.17mg/L、6.12±1.02ng/ml和208.13±12.03m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t=
—
3
5
5
1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9月 第23卷 第9期
-56.722、-25.094、-49.521,P<0.001),见表1。
表1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CRP、PCT和SAA水平比较
组别n CRP(mg/L)PCT(ng/ml)SAA(mg/L)
未发生组175 21.33±2.89 0.98±0.17 85.12±8.02发生组25 92.53±6.17 6.12±1.02 208.13±12.03t值-56.722-25.094-49.521
P值<0.001<0.001<0.001
2.3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凝血功能比较
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t=-13.273、-18.949、-13.754,P<0.001),FBG水平低于未发生组(t=8.540,P<0.001),见表2。
表2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凝血功能的比较组别PT(s)APTT(s)TT(s)FBG(g/L)
未发生组13.38±0.96 32.14±1.33 15.48±2.04 2.86±0.75发生组16.33±1.05 37.85±1.42 19.82±1.38 1.82±0.54t值-13.273-18.949-13.754 8.540
P值<0.001<0.001<0.001<0.001
2.4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IL-18和IL-6水平为44.53±4.48mg/L、11.17±2.33m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t=-25.702、-8.843,P<0.001),见表3。
表3 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IL-18(mg/L)IL-6(mg/L)
未发生组21.13±2.02 6.95±1.32
发生组44.53±4.48 11.17±2.33
t值-25.702-8.843
P值<0.001<0.001
2.5 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以实验室指标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PCT和PT是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见表4。
表4 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
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因素B Wald P值OR值95%CI
CRP 1.603 6.038 0.012 4.742 1.925-12.032
PCT 1.714 11.354<0.001 5.218 2.147-13.264
PT 1.182 5.792 0.008 4.356 1.143-10.3983 讨论
有研究发现,当机体发生感染后出现急性时相反应,CRP、PCT、SAA均为急性时相蛋白,CRP是机体在应激反应状态下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相对较低,一旦发生感染或创伤后,在2h内其血清含量会急剧升高,22-28h可达到峰值[2,3]。
PCT是一项较新的感染指标,正常人血清PCT水平较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感染发生后短时间内细菌脂多糖能促进PCT大量合成,使血清PCT水平急剧升高,因此,血清PCT水平可用于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类型,在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中尤其具有优势[4,5]。
SAA也是敏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急、慢性炎症反应时其血清浓度可达正常水平的1 000倍以上,是反映全身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6,7]。
本研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CRP、PCT和SAA水平高于未发生组。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机体发生创伤、感染时体内CRP、PCT和SAA合成增加,导致其在血清中的水平也随之升高。
当炎症反应发生后,体内大量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入血,与机体凝血系统发生交叉反应[8]。
尤其是在脓毒血症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释放大量的IL-18和IL-6等炎性介质[9]。
炎症因子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内皮下的胶原暴露,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进而导致凝血功能紊乱[10]。
本研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组患者的IL-18、IL-6、PT、APTT和T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FBG水平低于未发生组。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可引起机体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进而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使凝血时间延长,更易发生出血倾向。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CRP、PCT和PT是影响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监测CRP、PCT和PT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PICC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CRP、PCT和PT水平有关,对于恶性肿瘤PICC患者,临床应密切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
参考文献:
[1]Souto N L,Ferrer F J,Garcia P R,et al.Giant symptomatic pan-creatic cyst mimicking a malignant tumor[J].Rev Esp EnfermDig,2016,108(12):813.
[2]Sirinoglu M,SoysalA,Karaaslan A,et al.The diagnostic value of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com-
—
4
5
5
1
—Chin J Lab Diagn,September,2019,Vol 23,No.9
p
ared to C-reactive protein(CRP)and procalcitonin(PCT)inchildren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J].J Inlect
Chemother,2017,23(1):17.[3
]付 阳,江 虹,李立新,等.恶性血液病菌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及其与感染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5):1
381.[4
]李 瑞.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36.
[5]Plesko M,Suvada J,Makohusova M,et al.The role of CRP,PCT,IL-6and presepsin in early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uscomplications in paediatric ha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J].Neo-p
lasma,2016,63(5):752.[6
]王冬云,史 健,李艳荣,等.恶性肿瘤PICC患者血清CRP及PCT和SAA的水平与感染关系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6):3
631.[7]余珈漫,陆怡德.PCT、hs-C
RP及SAA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4,6(4):207.[8]Stankovic S K,Hentgen V,Fellahi S,et al.Concordance betweenCRP and SAA in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during
attack-freeperiod:a study oI 218patients[J].Clin Biochem,2017,50(4/5):2
06.[9]朱星成,段 勇,黄革联,等.PCT、hs-C
RP、SAA对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2):3048.[10]DigreA.Nan J,Frank M,et al.Heparin interactions with ap
oA1and SAA in inflammation-associated HDL[J].Biochem BiophysRes
Commun,2016,474(2):309.(收稿日期:2018-04-29
)基金项目:吉林省财政厅基金项目(3D518S573429)*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
007-4287(2019)09-1555-02肺炎克雷伯杆菌性眼内炎2例
张春霞,
庄东梅,吕华毅,李 旭*(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吉林长春130041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刘某,男,66岁,因“发热10天,右眼视力下降1周伴疼痛2天”急诊入院,患者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以“感冒”就诊于外院,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1周前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红,未予特殊处理,2天前右眼视力急剧下降伴疼痛急诊来我院。
既往糖尿病史20年,平素血糖控制欠佳。
否认眼部外伤及手术史,
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04次/分。
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6,右眼眼睑略肿胀,结膜高度水肿充血,角膜弥漫水肿、灰白混浊、内皮皱褶,房水混浊,前房及瞳孔区白色絮状渗出,虹膜纹理模糊,晶体混浊,余视不清。
左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视盘界清色淡红,视网膜点状出血,下方视网膜可见激光斑。
眼部彩超:右眼玻璃体内可见絮状回声及囊状液性暗区,眼底球壁不均匀明显增厚,可见“T”征。
眼眶CT示:右侧眼睑软组织影增厚,双侧眼球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胸部正位片
未见异常。
急检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为11.8×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1%,空腹血糖19.2mol/L,临床诊断:右眼内源性眼内炎。
急诊抽取右眼前房水及玻璃体液行细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右眼行前房冲洗+万古霉素玻璃体腔注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阿托品眼膏局部点眼,根据经验用药给予全身莫西沙星注射剂0.4g静点每日1次。
因考虑眼内炎为内源性,排查内源性感染灶,肝胆胰脾超声示:肝右叶下段隐约探及2.5cm×2.0cm
低回声,形态欠规则,界限不清。
肝胆胰CT(多期增强):动脉期肝右叶病变呈边缘明显不均匀强化,
其内可见片状更低密度未见明显强化区,周围似可见环绕片状稍低密度区,静脉期及平衡期肝右叶病变边缘强化程度较肝实质略高,其内低密度影未见明显强化。
请普外科会诊考虑肝脓肿,建议先处理眼部疾患,而后外科进一步诊治。
入院第6天,玻璃体液细菌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培养结果显示其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菌等多种抗生素均敏感,故调整抗生素为头孢曲松注射剂4g静脉输液每日1次。
患者头孢曲松注射三天病情未见好转,给予美罗培南注射剂1g静点每日3次。
入院第10天,患者眼痛、头痛一直持续,右侧眼睑充血、肿胀,球结膜水肿充血、突出睑裂,眼球固定,转动受限,全角膜灰白混浊、脓疡,眼内结构视不清。
复查眼眶CT示:右侧眼睑软组织影增厚,右侧眼环周围毛糙,右侧眶脂肪体密度增高。
考虑患者合并眶蜂窝织炎,且病情重,于全麻下行右眼球摘除术,术中见巩膜组织多处溃烂穿孔,球周组织充血水肿明显,眼球内组织破坏、结构不清。
摘除眼球送病理示:眼球壁内有多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并有脓肿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有玻璃样变性,角膜下有出血及炎细胞浸润。
术后第二天患者头疼缓解,体温正常,眼睑轻度肿胀,术后第四天患者出院外科治疗,外科考虑肝脓肿较小,未予手术,继续给予患者抗生素静点。
病例2:患者雷某,男,54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天”入院,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红、眼痛、头痛,无恶心等症状,就诊于外院,具体诊疗不详,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来我院治疗。
既往糖尿病史20年,
否认眼部外伤—55
51—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9月 第23卷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