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复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火箭逐渐加速,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 B.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 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C.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使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D.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
飞天勇士征太空
瑞雪送行舞翩翩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 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
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 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 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 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精品课件
使络本 用只课 供件 免来 费源 交于 流网
21伟大的悲剧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拽 出(zhuà i) 毋 宁(wú ) 毛骨悚 然(sǒnɡ) . . . B.吞噬 (shì ) 贮 藏(zhù ) 怏 怏不乐(yà nɡ) . . . C.厄运(è ) 胆怯 (què ) 寒风凛冽 (liè ) . . D.羸 弱(lé i) 告罄 (qì nɡ) 广阔无垠 (yí n) .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9.为什么在房间内“我”能观赏到海景,还看得见通往企鹅岛的路
和远处的纳尔逊冰盖? 因为这里的建筑全部架在半空中,“我”又住在二层,可以登高远眺。
10.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
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的满意、骄傲和自豪的情感。
11.(2016· 南宁中考)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B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 关你什么事?”
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 天阁”广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 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
4.和斯科特相比,中国南极科考队到南极有什么不同之处? 目的不同:一是竞赛,一是考察;条件不同:一是徒步,一是乘飞机、 汽车;生活水平不同:一是一切自备且无着落,一是一切吃住条件均很 优越。 5.和斯科特当年抵达南极所见到的景物相比,今天的南极有什么变 化?
有机场有公路,生活条件优越,长城站建筑设施是一流的。
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来南极之前,有一些朋友说那很冷吧,你们住帐篷吗?其实科考队员 住宿的生活栋是两层小楼,据说与周围的几个考察站相比,长城站的建 设设施是一流的。这里的建筑全部架在半空中,当然用的是现代材料的
现代建筑。我住2层,宿舍像宾馆的标准双人间。有桌椅、衣柜、卫生间,
用电暖器取暖。电视在餐厅内,但是洗澡要去发电栋。窗外是呜呜的风 声,室内暖融融的。在房间内我能观赏到海景,看得见通往企鹅岛的路 和远处的纳尔逊冰盖,近处总有几只贼鸥在水边,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 王自磐教授说它们就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
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
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 令尊的生日宴会!” 解析: A项顾客在公共场合吸烟不听劝阻,语气蛮横。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项不友好的 人际交流,老板不尊重他人。D项“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不能 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6.当年(1912年)斯科特仅比阿蒙森迟到了一个月就显得太晚太晚了, 时隔百年,中国科考队第十七次登上南极,不是更晚了吗?你怎样看待
这个问题?
当年是竞赛,今天是科考。为人类环境的保护和研究做贡献。
7.为什么在距离北京17500多千米的南极,“我”会有种到家了的感 觉?这里的“家”应如何理解? 这里的“家”指祖国,因为“我”抬头看到了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8.南极是一个冰雪覆盖荒无人迹的地方,现在为什么会窗外呜呜风 声,室内暖融融? 因为这里的建筑设施是一流的,有发电栋,可用电暖气取暖。
解析:文章重在通过细节描写斯科特的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对祖国
人民的爱。
下面是张雪梅写的《登上南极第一天》中的片段,仔细阅读后,回答 问题。 经过5次转机、6次起落、飞行了两万千米之后,中国第17次南极科考
队终于在当地时间12月12日上午10时30分抵达南极马尔什国际机场。
乘着俄罗斯站的两辆装甲车,沿着机场公路行驶。天空晴朗,丘陵上 都是积雪,沿途路边筑起了雪坝。不远的海面上漂浮着几块蓝冰。海水 翻着白浪不断向岸边涌来。15分钟后车便到达中国长城站区。以前来过 的老队员在车上就介绍说:红房子是发电栋,红白相间的是宿舍,绿房 子是文体栋,医务室也设在那里。下了车一个老越冬队员敲鼓,一个敲 锣,抬头看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在距离北京17500多千米的南极,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精品课件
使络本 用只课 供件 免来 费源 交于 流网
22太空一日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 热( chì ) 轮廓 ( kuò ) 惊心动魄 ( pò ) . . . 俯 瞰( fǔ ) 遨 游( á 人寻味( nà o ) 耐 i ) . . . 模 拟( mó ) 严谨 ( jǐn ) 千钧 重负( jūn ) . . . 稠 密( chó ) 烧灼 ( zhuó ) 五脏六腑 ( fǔ ) u . .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绷 ,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 B.在距离地面 300 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 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 C.抗洪抢险就像一场惊心动魄 的战斗。 .... D.老师说了一句耐人寻味 的话,大家都听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