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区居民体育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封市区居民体育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肖林霞吴春辉冯甜郝丽霞
来源:《体育时空》2012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开封市顺河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金明区和鼓楼区的居民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开封市区居民体育参与情况不容乐观。
旨在为开封市市区居民的体育参与者和体育指导者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开封市区居民体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前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人们的体育意识日趋增强,尤其是市区居民体育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市区居民体育发展较为落后。
因此,其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坚实的实践研究。
开封市作为河南的人口大市之一,通过对其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其体育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开封市市区居民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开封市顺河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金明区和鼓楼区的居民体育状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借助网络检索,下载十多篇(部)国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依所本文所需要的研究信息,设计了一套有关开封市区居民体育参与状况的问卷。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5份,有效回收率为88.3%。
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3.O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性别、年龄、职业与文化程度的构成
在被调查的体育锻炼人口中,女性高于男性,与我国女性体育锻炼人口高于男性的结果是一致的;年龄18-24岁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60岁以上的男性比例较大,而30-50岁的男性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退休人口,学生、大学教师的体育参与要高,而个体及公务员等职业相对低;文化程度与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呈正相关。
这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
2.锻炼次数与锻炼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每周最高次数为6,最低次数为1;每次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比例最高的为1-1.5小时居多,这表明开封市市区居民体育锻炼表现出出勤次数多、锻炼相对较长的特点。
3.锻炼时间段与锻炼项目
锻炼时间段前三位依次为傍晚、晚上、早上;锻炼项目前四位依次为跑步、操舞类、球类、武术太极类。
由此可以看出开封市区居民多以有氧健身项目为主,其中瑜伽备受年轻女士的喜爱,羽毛球、乒乓球成为大多数中年人士体育锻炼的首选。
4.体育动机与消费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体育锻炼的动机居前四位的依次为: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增强交往、减肥或保持体形;而表现出单存的消磨时间或提高运动技能的情况所占的比例较小;最近一年体育消费(服装费、器材、门票等)多数为201-500元,少数低于200元或高于3000元,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同时受人们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等有关。
5.组织形式、活动场地、体育经费
由于受经济条件、项目技术难度、兴趣爱好的限制,低收入者多数选择晨晚练习点;中高收入者会选择健身房;专项技能的人会参加体育协会等,其管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活动场所多为广场、公园、空地等,只有不到18%的人去体育俱乐部。
多数为自费,政府尚未直接拨款,体育器材多数自筹安装等。
(二)制约开封市市区居民体育发展的因素
由表1可以看出,场地设施、时间、指导、经济是制约开封市区居民体育发展的因素,要进一步提高开封市区居民体育参与水平,需加强经济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开封市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比较强,对待体育态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
但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很不足。
政府、社会、单位应高度重视中年人的体育健身问题。
(二)场地设施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极少,年龄偏大.学历整体偏低,专业知识较低等问题,建议高等体育院校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
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非专业高学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城市社区体育获得新的发展。
(三)根据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空间特征,科学规划住宅环境,多建简易、实用性强的体育锻炼场所和安装健身设施,同时加强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
在新建居民区、开发区应留有空地、草坪以利市民的健身活动。
(四)建立和健全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1] 彭昆.郑州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2):36.
[2] 石振国,孙冰川,田雨普,孙传宁,贾玉科.我国五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41.
[3] 焦建军.秦巴山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大众体育.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