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40+56+40模板及支架详细计算书-11页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沪高铁土建六标二工区三作业区 跨鹅湖路(40+56+40m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1、《40+56+40-----设计图纸》
1.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19);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19); 1.4、《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
1.5、《结构设计原理》(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1.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19); 1.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8、《桥涵》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二、荷载分析
根据图纸分析,为偏于安全,取梁高为4.2m 的截面为例进行分析,如下图: 梁高为4.2m 的断面主要结构尺寸为:
梁高:4200mm 底板厚度:800mm 顶板厚度:465mm 底板底宽度:6700mm 中腹板宽度:800mm
取1m 长箱梁为计算单元。

砼取26KN/m 3。

翼缘板部分: 12260.2847.38260.3288.53260.67817.63P Kpa
P Kpa P Kpa
=⨯==⨯==⨯=翼顶翼顶翼根
顶板部分: 260.46512.1P Kpa =⨯=顶
底板部分: 260.4650.832.9P Kpa =⨯
+=顶底() 腹板处集中荷载: 施工荷载 P .施=2.5kpa 振捣荷载 P 振=2kpa 三、顶板底模检算 2.1竹合板检算
弹性模量,静弯强度根据《桥涵》(下册)P 14页。

竹胶合板:E 竹=5×103Mpa [σ]竹=80MPa 取1mm 宽板条作为计算单元,竹合板δ=10mm 竹合板:
竹胶合板的分配梁净间距设为200mm (如下图),则 顶板部分: 260.46512.1P Kpa =⨯=顶底
顶板下临时设施构件:胶合板重P 1=0.672×0.010×10=0.07kpa
方木重P 2=0.5×3.3×0.1×0.1×10+0.5×1.1×0.10×0.10×10=0.22kpa P 其= P 1+ P 2=0.29kpa
计算顶板下用荷载组合为:ΣP=1.2(P 顶底+P 其)+1.4(P 施+P 振)=21.17kpa
q=21.17×10-3KN/m
2.2纵向梁检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纵向分配梁的间距为25mm ,其跨度按L=0.9算。

(如下图)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5表
て=3P/2bh=3×(21.17×0.3×0.9×0.62)×103/(2×0.1×0.1)=0.54 MPa ≤【て】=1.5MPa 满足要求。

2.3横向梁检算
横向梁跨度L=90c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4表
て=3P/2bh=3×(2×21.17×0.3×0.9×0.62)×103/(2×0.1×0.1)=1.06MPa ≤【て】=1.5MPa 满足要求。

2.4顶板下杆件计算 (1)脚手管强度计算
箱室每根脚手架承受梁顶板上传递荷载: F=21.17×(0.9×0.9)=17.15kN 脚手管面积为489mm 2,则
σ=17.15×103÷489×10-6=35Mpa<MPa 170][=σ 即脚手管强度符合要求。

(2)支架稳定性计算
因本工程梁底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故采用单肢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来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A 、单肢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本方案中计算参数:立杆纵距La =0.9m ,立杆横距Lb =0.9m ,步距h =1.2m ,扣件式脚手管A =489mm 2,立杆截面抵抗矩为w =5.08×103mm 3。

立杆回转半径
i =15.8mm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c f =0.205KN/mm 2。

据:33.19.02.1==b l h ;连接点设置取3步3跨;33.19
.02
.1==a
l h

查表5—22求得长度系数=μ 1.558
查表5—18用插入法求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ϕ为0.464 B 、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时
m
c f A N
γϕ≤9.0 ,其中m γ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 不组合风荷时QK
GK QK GK m S S S S 15.15607
.1++=γ,这里取m γ=1.5607
左边
A N ϕ9.0=489
464.015.719.0⨯⨯KN
=68.0N/mm 2,右边5607.1205=m c f γ=131.4 N/mm 2
68.0 N/mm 2<131.4 N/mm 2 即脚手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箱室内支架下垫10×10cm 方木分布荷载,方木采用箱梁底板上的钢筋托架支撑,其钢筋托架作力点与梁底支架对应。

四、箱梁支架模板设计方案 4.1荷载组合 底板下荷载组合:
顶板下胶合板重P 1=0.672×0.010×10=0.07 kpa
箱室内方木重P 2=0.5×5×0.1×0.1×10+0.5×2×0.15×0.15×10=0.48 kpa 箱室支架数量如下:
4.2m 立杆1根,4.2*3.85=16.17kg 1m 横杆8根, 1*8*3.85=30.85kg
KTZ-50立杆调底座1个,5kg/根 KTZ-50立杆调托撑1个,5kg/根
钢管(0.5+0.5)*1.5*3.85=5.8kg 扣件4个 4*1=4kg
F
箱室
=0.07+0.48+(16.17+30.85+5*2+5.8+4)*10/1000=1.22 kpa
底板下模板重P
2
=0.672×0.015×10=0.1kpa
底板下方木重P
2
=0.5×5×0.1×0.1×10+0.5×2×0.15×0.15×10=0.48kpa
P

=1.22+0.1+0.48=1.8kpa
控制最不利荷载进行组合,则:
计算底板下用荷载组合为:ΣP=1.2(P
顶底+P

)+1.4(P

+P

)
=1.2(32.9+1.8)+1.4(2+2.5)
=47.94kpa
腹板下荷载组合:
F
模板
=0.015*6.72=0.1KN
F
方木
=(0.1*0.1*1*5+0.15*0.15*1*3.3)*5=0.62KN
所以,箱梁模板、方木自重 P

=1kpa
控制最不利荷载进行组合,则:
计算腹板下用荷载组合为:
Σq=1.2(F+ P其)+1.4(P施+P振)
=1.2(109+1)+1.4(2+2.5)
=138.3 kpa
4.2底腹板下竹胶板强度计算
4.2.1弹性模量,静弯强度根据《桥涵》(下册)P
14
页。

竹胶合板:E
竹=5×103Mpa [σ]

=80MPa
取1mm宽板条作为计算单元,竹合板δ=15mm
竹合板:
4.2.2腹板底竹胶合板的分配梁净间距设为100mm(如下图),则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185表
底板底竹胶合板的分配梁间距设为200mm(如下图),则
q=47.94×10-3KN/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185表
4.3底板下分配梁强度计算
4.3.1横向分配梁强度计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横向分配梁中心的间距为200mm,其跨度按L=0.9米计算。

(如下图)
q=9.6KN/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5
て=3P/2bh=3×(47.94×0.9×0.2×0.62)×103/(2×0.1×0.1)=0.80 MPa≤【て】=1.5MPa满足要求。

4.3.2纵向分配梁强度检算
跨度L=60cm,间距90c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4
4.4腹板下分配梁强度计算
4.4.1横向分配梁强度计算
腹板下横向分配梁中心间距按照20cm布设,其跨度按L=0.3米计算。

(如下图)
q=27.7KN/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4
て=3P/2bh=3×(138.3×0.2×0.3×0.62)×103/(2×0.1×0.1)=0.77 MPa≤【て】=1.5MPa满足要求。

4.4.2纵向分配梁强度检算
跨度L=60cm,间距30c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184表
4.5 碗扣支架的间距选择和杆件计算
4.5.1碗扣支架的间距选择
底板下为(横向×纵向)90×60cm,腹板下为(横向×纵向)30×60cm。

3.5.2杆件计算
(1)底板脚手管强度计算
每根脚手架承受梁上传递荷载:
底板F=47.94×(0.9×0.6)=25.9kN
脚手管面积为489mm 2,则
σ=25.9×103÷489×10-6=52.9Mpa<MPa 170][=σ 即脚手管强度符合要求。

(2)底板支架稳定性计算
因本工程梁底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故采用单肢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来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A 、单肢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本方案中计算参数:立杆纵距La =0.6m ,立杆横距Lb =0.9m ,步距h =1.2m ,扣件式脚手管A =489mm 2,立杆截面抵抗矩为w =5.08×103mm 3。

立杆回转半径
i =15.8mm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c f =0.205KN/mm 2。

据:0.26.02.1==b l h ;连接点设置取3步3跨;33.19
.02
.1==a
l h

查表5—22求得长度系数=μ 1.334
查表5—18用插入法求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ϕ为0.58 B 、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时
m
c f A N
γϕ≤9.0 ,其中m γ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 不组合风荷时QK
GK QK GK m S S S S 15.15607
.1++=γ,这里取m γ=1.5607
左边
A N ϕ9.0=489
58.09.529.0⨯⨯KN
=82.2N/mm 2,右边5607.1205=m c f γ=131.4 N/mm 2
82.2 N/mm 2<131.4 N/mm 2
即碗扣式脚手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3)腹板脚手管强度计算 每根脚手架承受梁上传递荷载: 腹板F=138.3×(0.3×0.6)=24.9kN 脚手管面积为489mm 2,则
σ=24.9×103÷489×10-6=51Mpa<MPa 170][=σ
即脚手管强度符合要求。

(4)腹板支架稳定性计算
因本工程梁底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故采用单肢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来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A 、单肢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本方案中计算参数:立杆纵距La =0.6m ,立杆横距Lb =0.3m ,步距h =0.6m ,扣件式脚手管A =489mm 2,立杆截面抵抗矩为w =5.08×103mm 3。

立杆回转半径
i =15.8mm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c f =0.205KN/mm 2。

据:0.16.06.0==b l h ;连接点设置取3步3跨;23
.06
.0==a
l h

查表5—22求得长度系数=μ 1.75
查表5—18用插入法求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ϕ为0.793 B 、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时
m
c f A N
γϕ≤9.0 ,其中m γ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 不组合风荷时QK
GK QK GK m S S S S 15.15607
.1++=γ,这里取m γ=1.5607
左边
A N ϕ9.0=489
793.024.99.0⨯⨯KN
=57.8N/mm 2,右边5607.1205=m c f γ=131.4 N/mm 2
57.8 N/mm 2<131.4 N/mm 2
即碗扣式脚手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五、翼板下竹胶板及横纵梁强度计算 5.1荷载组合
翼板下临时设施构件:模板重P 1=0.672×0.015×10=0.1kpa
方木重P 2=0.5×3.3×0.1×0.1×10+0.5×1×0.15×0.15×10=0.28kpa P 其= P 1+ P 2=0.38kpa
ΣP=1.2(P 翼根+ P 其)+1.4(P 施+P 振)=27.91kpa
5.2竹胶板强度计算
竹胶板下分配梁布置间距同阶段一梁底分配梁布置,翼板比较阶段一梁底
轻,所以此处不再进行胶合板强度计算。

5.3翼板下横向分配梁强度计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横向分配梁的间距为30mm ,其跨度按L=0.9m 计算。

(如下图)
q=27.91KN/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5表三 5.4纵向分配梁强度检算
跨度L=120c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4表 5.5翼板下碗扣支架的间距选择 翼板下为(横向×纵向)90×60cm 。

5.6翼板下杆件计算 (1)脚手管强度计算
每根脚手架承受梁上传递荷载: 底板F=20.5×(0.9×1.2)=22.14kN 脚手管面积为489mm 2,则
σ=22.14×103÷489×10-6=45.3Mpa<MPa 170][=σ 即脚手管强度符合要求。

(2)支架稳定性计算
因本工程梁底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故采用单肢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来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A 、单肢杆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本方案中计算参数:立杆纵距La =1.2m ,立杆横距Lb =0.9m ,步距h =1.2m ,扣件式脚手管A =489mm 2,立杆截面抵抗矩为w =5.08×103mm 3。

立杆回转半径
i =15.8mm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c f =0.205KN/mm 2。

据:0.12.12.1==b l h ;连接点设置取3步3跨;33.19
.02
.1==a
l
h ;
查表5—22求得长度系数=μ 1.905
查表5—18用插入法求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ϕ为0.328
B 、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时
m
c f A N
γϕ≤9.0 ,其中m γ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 不组合风荷时QK
GK QK GK m S S S S 15.15607
.1++=γ,这里取m γ=1.5607
左边
A N ϕ9.0=489
328.020.59.0⨯⨯KN
=115N/mm 2,右边5607.1205=m c f γ=131.4 N/mm 2
115 N/mm 2<131.4 N/mm 2
即碗扣式脚手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六、侧模板验算
6.1、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侧模高度采用H=3M 为设计数据。

一般采用内部振动器,混凝土灌筑速度取1M/h ,施工气温取为10℃。

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值作计算依据。

2/121022.0νββγt F c = (A.0.2-1)
式中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
Υ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
t 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按t 0=200/(10+15)=8小时计算。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100mm 时,取1.10;不小于100mm 时,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的分布可见图A.0.2:其中,按有效压头高度h y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γ
C *H
(A.0.2-3)
解:取β1=1.2,β2 =1.15,由式(A.0.2-1)计算时:
图A.0.2混凝土
=60.7KN/㎡
F=γ C *H =25*3=75 KN/㎡
二者取最小值,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为:60.7KN/㎡
检验强度时荷载设计值为:F1=1.2*60.7+1.4*4.0=78.44KN/㎡
检验挠度时荷载标准值为:F2=60.7 KN/㎡
6.2、模板设计
设计模板的面板采用厚度为20mm的竹胶板;贴面板水平肋用10*10和5*10方木,间距150mm;贴水平肋方木支架用10*15方木,间距为50cm,拉杆背楞为10#双背槽钢,拉杆为Ф20对拉螺栓,拉杆纵向间距每1.0m设一道,竖向间距每0.5m设一道。

6.3、面板的检算
面板支承于横肋和竖肋之间,横肋间距100cm;竖肋间距为25cm;
竹胶板弹性模量,静弯强度根据《桥涵》(下册)P
14
页。

竹胶合板:E
竹=5×103Mpa [σ]

=80MPa
取1mm宽板条作为计算单元,竹合板δ=15mm
竹合板:
竹胶合板的分配梁间距设为200mm(如下图),则
6.4、水平肋强度计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竖向分配梁的间距为200mm,其跨度按L=0.5米计算。

(如下图)
q=19.61KN/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5

6.5、双背10#槽钢背楞强度检算
跨度L=100cm
查《实用土木工程手册》P
184

6.6、拉杆螺栓检算
模板对拉杆的计算公式: P=F*A
式中: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F—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
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
P=78400 N/m2*1m*0.5m=39.2KN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对拉杆选择M20的拉杆。

计算:复核:审核: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