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的诗句:“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
②春官:礼官,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等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作者连夜赶路的情景。
C.颔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路程遥远,作者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D.本诗采用了起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义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2.本诗流露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箭上的羽毛早已脱落,叹息自己不能刻石勒功。
B.颔联写自己想横穿大漠参加北伐的壮志,及对抗金缺乏斗志的士大夫的批评。
C.颈联写诗人因为时光无情,霜染双鬓,青春难再,所以他不畏生死,报国效力。
D.尾联写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在停泊于湖边的船上,卧听新雁鸣叫,心情复杂。
2.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①。
少小虽非投笔吏②,论功还欲请长缨③。
(注)①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
②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
③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临燕台,游目纵观,听见军营之中吹笳击鼓,“惊”字表现了他此时的心潮澎湃。
B.颔联描写注重整体与细节相结合,先整体描写寒光、曙色,再以细节“危旌”点缀,画面生动。
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暗示了此地防守的牢固。
D.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类似,通过写大雪表现边地苦寒,重点突出了将士征战的艰辛。
2.《批点唐诗正声》言:“全诗充满壮健之气。
”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①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②,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
②天官:天上的星官。
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
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联想和比喻指出赵都督即将出发,“柳条青”既交代了出征的时节,又暗示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紧承首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
诗人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中的生活情景,“鸣”字突出听觉,“出”字点明了行军的方向。
C.颈联中“凤阙”指宫廷,“龙庭”借指敌虏。
这两句采取互文的形式,诗人以雄大笔力写赵都督出发后“一鼓作气,雄劲无前”。
D.尾联以议论结束全诗,强调不能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而应该向赵都督一样戍边卫国。
2.有人评论此诗“意不止送别”,你从诗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