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经济学-胡延杰-课堂习题(11P)(chongf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市场供求
1.在一个炎热的夏季,地震摧毁了几家冰淇淋工厂,均衡点如何移动?又若天气炎热与地震同时发生,情况又如何?
地震影响了供给线S,供给减少,供给线左移;炎热影响了需求线D,需求增加,需求线右移。
2.下面的说法错在哪里?请用需求供给分析图说明之。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
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
例如,2000年10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
到2010年,同样的计算器每台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 3倍。
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
给量下降。
2010年,由于科技进步导致计算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结果使计算器的供给曲线外移,这又导致价格下跌,销售
量增加(见图)。
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是一条规
律,但这是以非价格因素不变为前提的。
可是在本题中,
非价格因素(科技进步)已经发生了变化。
2.请用需求一供给分析图分析下列事件对需求量、供给量和产品价格各有什么影响。
市场名称事件
鞋制鞋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
汽车从国外进口汽车受到了限制
(1)制鞋工人工资提高,导致鞋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结果使供给量和需求量均减少,鞋价上涨。
(2)从国外进口汽车受到限制,使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量和需求量减少,价格上涨。
(3)有更多青年人要成家立业,使住房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但国家规定了房租的最高限价,故使住房供不应求。
(4)由于苹果与橘子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政府对橘子征税,会使苹果的需求增加,使苹果的需求曲线外移,导致它的销售量和价格都提高。
3. 某地旅游汽车出租行业经营小轿车出租业务。
预计明年会发生下列事件,它们对小轿车的租价、需求量和供给量分别会有什么影响?请逐一用需求供给分析图加以说明。
(1)汽油涨价和司机工资提高;(2)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小轿车降价;(3)由于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再加上对外宣传和广告的加强,预计来华旅游者增多;(4)新成立了若干家出租汽车公司;(5)国内居民收入大幅提高;(6)政府统一规定的小轿车出租价格高于均衡价格;(7)政府统一规定的小轿车出租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1)汽油涨价和司机工资提高使出租车的供给曲线左移,导致租价上涨,出租量减少。
(2)小轿车降价,会使成本降低,从而使供给曲线外移,使租价下跌,出租量增加。
(3)来华旅游者增多,会使需求曲线外移,导致租价上涨。
(4)新成立若干出租汽车公司,会使供给曲线外移,导致租价下跌,出租量增加。
(5)居民收入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外移,导致租价上涨,出租量增加。
(6)政府规定的租价高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出租车供大于求(QS>QD)。
(7)政府规定的租价低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出租车供不应求(QsVQG)。
2.政府对产品增收消费税,(1)征税使曲线如何移动?(2)税收由谁承担?(1)征税对供给线和需求线都不影响,相当于供给线上移。
(2)
第3章需求分析
1.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为:Q=30-5P。
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
dQ/dP = -5,Ep = (dQ/dP)*(P/Q) = -5*2/20 = 0.5
在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为0.5
2.假定在某企业的需求曲线上,当P=2时,Q=20;当P=5时,Q=5。
求价格在2元到5元之间的弧价格弹性。
已知Q=20,Q2=5;P1=2,P2=5;
Ep=[(Q2-Q1)/ (P2-P1)]*[(P1+P2)/ (Q1+Q2)]=[ (5-20)/(5-2)]*[ (5+2)/(5+20)] = -1.4
即价格在2元到5元之间的弧价格弹性为1.4。
3.比较图形中不同点的点弹性:
点弹性=纵截距/剩余截距:
图形1,E、E’、E”的纵截距相同,剩余截距E”>E’>E,所以E”点弹性<E’点弹性<E点弹性;
图形2,同理,纵截距相同,比较剩余截距,所以AB上E点弹性>A’B’上E点弹性>A”B上E’点弹性;
图形3,纵截距相同,剩余截距相同,所以E、E’、E”点弹性相同
4.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201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8~1.4,问:第二年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变动%/价格变动%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
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
所以,预期第二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为14.3%-25%
5.某企业某产品的价格弹性为1.5~2.0,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问: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
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价格弹性
当价格弹性为1.5时,需求量变动%=10%×1.5=15%
当价格弹性为2.0时,需求量变动%=10%×2.0=20%
所以,明年该企业销售量预期增加15%~20%
第4章生产函数
1.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21L+9L2-L3。
问:(1)求该企业的平均产出函数和边际产出函数。
(2)如企业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是否合理?合理的劳动使用量范围?(3)如果该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为3元,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为63元,求最优劳动投入量?
(1)平均产出函数AP
L =Q/L=21+9L-L2,边际产出函数MP
L
=dQ/dL=21+18L-3L2。
(2)合理范围:0<MP
L <AP
L
,当MP
L
=0,得L=7;当MP
L
=AP
L
,得L=4.5;3∉(4.5,7)。
(3)边际产量收入=边际支出时最优,MRP
L =ME
L
,即3*MP
L
=63,得L=6.
2.假定生产函数分别为:(1)Q=10K2+8L2-0.2KL;(2)Q=X0.4 Y0.2 Z0.8;
求:规模收益类型。
设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k倍,前提假定k>1,则
(1)hQ=10(kK)2+(k8L)2-0.2(kK)(kL)= k2(10K2+8L2-0.2KL),h= k2>k,规模收益递增
(2)hQ= (kX)0.4(kY)0.2(kZ)0.8= k1.4(X0.4 Y0.2 Z0.8),h= k1.4>k,规模收益递增。
3.大华混凝土公司正在考虑一台混凝土搅拌机的技术改造问题。
目前该机由两名工人操作,每小时共配料30立方米。
如再增加一名工人,可使配料速度提高到40 立方米/小时.如果不增加工人(仍维持两名工人),而是对机器进行技术改造,则可使配料速度增加到48立方米/小时。
该机器技术改造后,估计会使公司成本每年增加80000元(包括折旧费、燃料费和利息支出)。
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为32元。
该公司每年有30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
问:为了提高搅拌机的配料速度,是增加工人合算,还是进行技术改造合算?
设工人角标为L,技术角标为T,最优条件:MP
L /P
L
= MP
T
/P
T
=λ
MP
L /P
L
=(40-30)*300*8/32*300*8≈0.31
MP
T /P
T
=(48-30)*300*8/80000≈0.54
∵0.54>0.31,∴进行技术改造合算。
第5章成本函数
1.甲用自己的钱1000万元办工厂(如果这笔钱贷出去,每年可得利息100万元)。
乙则从银行借1000万元办同样的工厂,每年支付利息100万元。
试求甲、乙资金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甲:会计成本 = 0,机会成本 = 100万元;
乙:会计成本 = 100万元,机会成本 = 100万元。
2.甲自己当经理管理工厂,不拿工资,但如果他在其他单位工作,每月可得工资12000元。
乙聘请别人当经理来管理工厂,每月付工资12000元,试求甲和乙管理工厂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甲:会计成本 = 0,机会成本 = 12000元;
乙:会计成本 = 12000元,机会成本 = 12000元。
3.假定有两个方案。
方案I:机器甲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0000元;折旧费为20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相等)。
方案II: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0元。
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0000元;折旧费为2000元(假定机器乙期初与期末残值的差额为4000元)。
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方案I: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 = 10000 + 2000 = 12000 元
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 10000 + 2000 + 0 = 12000 元
方案II: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 = 10000 + 2000 = 12000 元
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 10000 + 4000 + 2000 = 16000 元
4.企业甲每年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库存材料,当时价格为10000元/吨。
企业乙每年也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现购材料,市价为12000元/吨。
试求企业甲和企业乙耗用钢材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企业甲:会计成本 = 100×10000 = 1000000 元
机会成本 = 100×12000 = 1200000 元
企业乙:会计成本 = 100×12000 = 1200000 元
机会成本 = 100×12000 = 1200000 元
5.张先生是大昌空调安装公司的老板,他要与某市政府签订合同,为该市的市政大楼安装空调。
该市政府要求这项工程必须在6月的21天内完成,并同意最高付安装费65000元。
张先生估计完成这项工程需要83个工,但6月是该公司最忙的月份,他只能抽出3个有经验的师傅,即只能有63个工(=21×3)用于这项工程,每个工预计要付工资106元,即人工费用共为6678元(=106×63)。
幸好,张先生的儿子小张正值学校放假,也可以参加该项工程,干一些辅助性工作。
小张如果在假期到别处打工,每天可收入60元。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耗费材料。
在材料中除了有一个特殊部件需要临时购买外,其他材料可从库存中提取,其原价为47500元,现在的市场价为50350元,预计特殊部件的价格为8500。
根据以上数据,张先生算得这项工程的利润为2322元(计算过程见下表),他打算承接这项工程。
你认为张先生的决策是否正确?为什么?
收入 = 65000元,全部经济成本 = 66728元(师傅的人工费6678 + 小张的人工费1200[由(83-63)×60计算得] + 材料费 50350 + 特殊部件 8500),经济利润 = 66728 – 65000 = -1728,经济利润为负值.故不应承接这项工程。
6.某安装工程公司投标承包一条生产线,工程预算如下:投标准备费:200000,固定成本(不中标也要支出的费用):200000,变动成本(中标后需增加的支出):500000,总成本:900000,利润(33%):300000,报价:1200000元。
可投标后,发包方坚持只愿出600000元,而该安装公司目前生产能力有富裕。
问:它是否应该接受该项目?
贡献 = 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 600000-500000 = 100000元,应该接受。
7.大陆仪器公司生产各种计算器,一直通过自己的销售网进行销售。
最近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愿意按每台8元的价格向它购买20000台X1-9型计算器。
大陆仪器公司现在每年生产X1-9型计算器160000台,如果这种型号的计算器再多生产20000台,就要减少生产更先进的X2-7型计算器5000台。
与这两个型号相关的成本、价格数据:X1-9型:材料费:1.65,直接人工费:2.32,变动间接费用:1.03,固定间接费用:5.00,利润:2.00,批发价格:12.00;X2-7型:材料费:1.87,直接人工费:3.02,变动间接费用:1.11,固定间接费用:6.00,利润:2.40,批发价格:14.40。
大陆仪器公司是否应接受这笔订货?
如果接受20000台X1-9型计算器的订货:
贡献 = 20000×[8-(1.65+2.32+1.03)]-5000×[14.40-(1.87+3.02+1.11)] =18000元,应该接受订货。
8.假定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A、B、C,其中产品C是亏损的。
每月的销售收入和成本利润数据如表所示:项目:销售收入,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1000000,300000),产品A:1000000,(700000,200000),100000;产品B:1500000,
200000;产品C:2500000,(2200000,500000),-200000,;产品D:5000000,(3900000,1000000),100000。
(1)问:产品C要不要停产?(2)假如把产品C的生产能力转产产品D,产品D每月的销售收入为2000000元,每月的变动成本为1500000元。
问:要不要转产产品D?(3)假如产品C停产后,可以把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调往他处,使固定成本下降80000元,腾出的设备可以出租,租金收入预计每月250000元。
问:产品C要不要停产?
(1)产品C的贡献 = 2500000 – 2200000 = 300000 元,不要停产。
(2)产品D的贡献 = 2000000 – 1500000 = 500000 元,D贡献>C贡献,所以要转产。
(3)如果生产产品C,则:
增量收入 = 2500000元,增量成本 = 2200000+80000+250000 = 2530000元
贡献 = 2500000-2530000 = -30000元,应停产。
9.某企业原来只生产产品A,现有B、C两种新产品可以上马,但因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只允许将其中之一投入生产。
公司每月总固定成本为50000元,且不会因上新产品而增加。
新、老产品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项目:产销数量(月平均)(件),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产品A:20000,5,2;产品B:10000,10,5.4;产品C:50000,3,2。
(1)这种情况下,该企业应增加哪种新产品?(2)如果增加产品C的生产,需要增购一台设备,使固定成本每月增加10000元。
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生产哪种新产品?
(1)产品B的总贡献 = (10-5.4)×10000 = 46000元
产品C的总贡献 = (3-2)×50000 = 50000元
产品C的贡献比产品B多4000元,所以应生产产品C
(2)产品B的总贡献 = (10-5.4)×10000 = 46000元
产品C的总贡献 = (3-2)×50000-10000 = 40000元
46000>40000,所以应生产新产品B
10.大新纺纱公司已经试验成功,可以用一种新的人造纤维纺出三种纱,其型号分别为25PAG、40PAG和50PAG。
这种新的人造纤维是由另一家人造纤维公司生产的,产量有限,对所有顾客只能实行限量供应,对大新纺纱公司的供应量限定为每月3000公斤。
大新纺纱公司生产这三种纱的成本和利润的数据如表所示。
项目:单位产量原料消耗(公斤),单位成本(元)(原料费,人工费,间接费用(其中50%为变动费用,50%为固定费用)),合计(元),销售价格(元),利润(元);25PAG:4,3.20,0.25,0.30,3.75,4.60,0.85;40PAG:2.5,2.00,0.30,0.40,2.70,3.20,0.50;50PAG:2,1.60,0.40,0.50,2.50,2.85,0.35。
假定25PAG的最大销售量为500单位,40PAG为700单位,50PAG为800单位。
问:大新纺纱公司最优的产品方案应如何确定?先算出每种产品的单位利润、单位贡献和单位原料贡献:
25PAG:单位原料贡献 = 单位产品贡献÷原料消耗定额 = 1.00÷4 = 0.25
40PAG:单位原料贡献 = 单位产品贡献÷原料消耗定额 = 0.70÷2.5 = 0.28 50PAG:单位原料贡献 = 单位产品贡献÷原料消耗定额 = 0.60÷2 = 0.30
所以单位原料贡献最大的产品是50PAG,次多的是40PAG,最小的是25PAG
因此:先生产800单位50PAG,需用原料2×800=1600公斤
剩下的1400公斤原料用于生产40PAG,1400÷2.5 = 560单位,不生产25PAG 11.某木材加工总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即锯木厂分公司、家具制造分公司和木制品批发分公司。
这三家分公司自负盈亏,有定价自主权。
但如果分公司之间在价格上有争议,总公司有裁决权。
现木制品批发分公司拟订购一批高级家具。
它可以向总公司的家具制造分公司订购,候着出价每套5000元;也可以向外面的家具商A或B订购,A出价每套4500元,B出价每套4000元。
如果由总公司的家具制造分公司生产这批家具,变动成本为4000元,其中有75%为木料费用,购自总公司的锯木厂分公司。
锯木厂分公司生产这批木料所付变动成本占售价的60%。
如果由外面的家具商A生产这批家具,则需要委托总公司的家具制造分
公司进行油漆,油漆价格为每套800元,其中变动成本占70%。
现总公司的家具制造分公司坚持这批订货的价格不能低于5000元,但木制品批发分公司认为太贵,打算向外面的家具商B订购。
如果你是总公司总经理,应如何决策?
(1)向总公司的家具制造分公司订购:
净购买成本 = 5000 – [(5000-4000)+(4000×75%-4000×75%×60%)]
= 2800元
(2)向公司外面的家具商A订购:
净购买成本 = 4500-(800-800×70%)=4260元
(3)向公司外面的家具商B订购:净购买成本 = 4000元
比较三个方案的净购买成本,第一方案最低。
所以应向家具制造分公司购买。
12.假定某汽车公司经营到风景点A地的旅游业务,往返历时10天,由汽车公司为旅客提供交通、住宿和伙食。
往返一次所需成本数据如表所示:固定成本:折旧:1200,员工工资(包括司机):2400,其他:400,往返一次的全部固定成本:4000;变动成本:每个旅客的食宿费:475,每个旅客的其他变动费用:25,每个旅客的全部变动成本:500。
问:(1)如果定价为600元/人,至少要有多少旅客才能保本?如果定价为700元/人,至少要有多少旅客才能保本?(2)如果定价为600元/人,预期有课数量为50人;如果定价为700元/人,预期游客数量为40人。
定价为600元和700元时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各是多少?(3)如果公司往返一次的目标利润为1000元,定价为600元/人,至少要有多少旅客才能实现这个利润?如定价为700元/人,至少要有多少旅客?(4)如果定价为600元/人,汽车往返一次的利润是多少?如果定价为700元/人,往返一次的利润是多少?
(1)定价600:Q = F/(P-V) = 4000/(600-500) = 40人,保本旅客数40人
定价700:Q = F/(P-V) = 4000/(700-500) = 20人,保本旅客数20人
(2)定价600:安全边际 = 预期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 50-40 = 10人
安全边际率 = 安全边际/预期销售量 = 10/50 = 20%
定价700:安全边际 = 40-20 = 20人,安全边际率 = 20/40 = 50%
(3)定价600:Q = (F+π)/(P-V) = (4000+1000)/(600-500) = 50人定价700:Q = (4000+1000)/(700-500) = 25人
(4)定价600:π = 600×50-500×50-4000 = 1000元
定价700:π = 700×40-500×40-4000 = 4000元
定价700比定价600利润多,所以价格应定为700元/人
13.假定有一种产品,市场价格为4元,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案来生产。
A 方案的技术水平最低,所以固定成本较低,为200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较高,为2元。
B方案的技术水平为中等,其固定成本为4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
C方案的技术水平最高,固定成本为7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0.5元。
问:(1)假如预计销售量为12000件左右,应选择哪个方案?(2)假如预计销售量为25000件以内,应选择哪个方案?预计销售量为25000-50000件,应选择哪个方案?预计销售量超过50000件,应选择哪个方案?
TCA = 20000+2Q ①,TCB = 45000+Q ②,TCC = 70000+0.5Q ③
当TCA = TCB时:求得Q1 = 25000件
当TCB = TCC时:求得Q2 = 50000件
因此:(1)当Q = 12000件时:12000<25000,选方案A
(2)当Q<25000件时:选方案A,当25000<Q<50000时:选方案B,当Q>
50000时:选方案C
第6章 市场结构
1. 有四家企业,企业的市场份额是50%,25%,15%和10%,求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
HHI = 50² + 25² +15² +10² = 3450
HHI 少于1000的市场被认为是竞争性的,在1000~1800之间的市场被认为是适度竞争的,超过1800的市场被认为是非竞争性的。
2. 四企业集中度计算
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无限大,市场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
在富有弹性的市场上价格也必须接近边际成本。
(1)在超级市场上,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常常达到-10
P = MC/(1-0.1)=1.11MC ,毛利率只有10~11%
(2)对于一些便民的日夜商店,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大约在-5左右
P =MC/(l -0.2)=1.25MC ,价格可以高于边际成本的25%
(3)对药物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可能接近于-1,比如 -1.1,那么 P=11MC
4. 己知市场需求函数:Q=100-P ,厂商成本函数:MC = AC= 10,求:(1)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的价格与产量决策?利润?(2)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的价格与产量决策?利润?
(1)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MR = MC
由己知条件可得MR = 100-2Q, MC = 10,则 100-2Q = 10
解得:Q=45,p = 55,Π=2025
(2)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P = MC
由已知条件可得100-0=10,解得:Q=90,p = 10,Π=0
轮胎制造者 印刷企业 企业 销售额 (百万美元) 企业 销售额 (百万美元) Top 公司 200 Fran 的公司 2.5 ABC 公司 250 Ned 的公司 2.0 Big 公司 150 Tom 的公司 1.8 XYZ 公司 100 Jill 的公司 1.7 四家最大的公司 700 四家最大的公司 8.0 其他10家公司 175 其他1000家公司 1592.0 行业销售额 875 行业销售额 1600.0 四企业集中度:轮胎制造者700/875*100=80% 四企业集中度:印刷企业 8/1600*1000=0.5%
5.双头的例子:
水的需求表A Duopoly Example: Demand Schedule for Water
水的需求曲线:P=120-Q,双寡头成本对称:AC=MC=0
则120-2QA-QB=0和120-2QB-QA=0,可得ΠB=P*QB - T*CB,
则(120-QA-QB)QB=120QB-QB2-QAQB
第7章博弈论
小偷不偷的概率=R/D=X/(1-X)
警卫偷懒的概率Y
警卫偷懒的概率=B/P=(1-Y)/Y
2.讨价还价策略
例题,100元怎么分,A,B分别提出想法,若对方接受,则结束游戏,若不接受,换成对方提出方案,同时总数减少10元,以此类推,两轮结束,或者第三轮结
第8章垄断定价
1.保龄球俱乐部,两类消费者每类1000人
经常性?需求函数:Q1=6-P
偶尔性?需求函数:Q2=3-0.5P
俱乐部的固定成本5000元/周,没有变动成本。
(1)无差别定价?实行统一定价
企业利润最大,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本题MC=0
总需求:Q=Q1=Q2=9-1.5P 则
P=(9-Q)/1.5
所以TR=P*Q=(9-Q)/1.5 * Q
MR=dTR/dQ=9/1.5 - 2Q/1.5=0
解得Q=4.5 ,从而得出P=3元/小时
(2)两步收费?
若以经常性消费为基准
T*=CS1=0.5X6X6=18元/周
P*=0
π=18X1000-5000=13000
偶尔性消费者完全不来消费
(3)能不能有更好的结果?使偶尔性消费者也来消费
设定价格求偶尔性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CS2(PQ2)
CS2=0.5(6-P)(3-0.5P)
=(3-0.5P)2
求利润最大化时的P
π=2000T*+1000PQ1(P)+1000PQ2(P)-5000
=2000(3-0.5P)2+1000P(6-P)+1000P(3-0.5P)-5000
若使利润最大化,则dπ/dP=0
所以P*=1.5元/小时
T*=5.07元/周
Q1=4.5小时/周
Q2=2.25小时/周
得出π=15250元/周
(4)两步收费和差别价格的组合
入门费分为金卡会员和银卡会员两种,收取不同的会员费
金卡18元,银卡9元。
利润为π=18X1000+9X1000-5000
=22000元/周
2.你在有三个消费者组成的市场上销售产品1和2,三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如下:
(2)哪种策略是最有利可图的?
分开销售:
①P1=P2=40,π=(40-20)X4=80
②P1=P2=70,π=(70-20)X2=100
纯搭售:
P捆=80,π=(80-20X2)X3=120
混搭售:
P捆=80,P1=P2=69,π=(80-20X2)X1+(69-20)X2=138
3.你的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对他们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都是零。
你面临有下列保留价格的四个(或四组)消费者:1、对分开销售两种产品、纯搭售和混合搭售分别计算价格和利润。
哪种策略最有利可图?2、现在假设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35元的边际成本,你对前面的答案会怎样变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