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妇产科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卵管内非纤毛细胞分泌增加,为卵子提供营养。促进输卵 管的发育和节律性收缩,增加收缩振幅。
孕激素: 抑制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振幅和输卵管内黏膜上 皮纤毛细胞的生长,降低分泌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
雌、孕激素协同,受精卵顺利至宫腔。
小结
1.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2. 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3. 阴道黏膜和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与练习
1. 子宫内膜周期变化与月经周期、卵巢周期的关系。 2. 宫颈黏液在排卵期的特点。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增厚 由0.5mm增至3-5mm
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10mm 呈海绵状,利于胚育成熟期
15-28日 ↓ 雌孕激素骤降,动
黄体期 脉持续痉挛,内膜 底部血肿形成
二、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量少,浑浊黏稠 椭圆体结晶
三、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1.排卵前 雌激素作用,阴道上皮底层细胞增生,上皮增厚,表层
细胞角化,排卵期最明显。 2. 排卵后
孕激素作用,阴道上皮表层细胞脱落。 3. 临床 可根据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来了解卵巢功能。
四、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形态、功能。 雌激素:促进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生长和体积增大,
孕激素: 抑制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振幅和输卵管内黏膜上 皮纤毛细胞的生长,降低分泌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
雌、孕激素协同,受精卵顺利至宫腔。
小结
1.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2. 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3. 阴道黏膜和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与练习
1. 子宫内膜周期变化与月经周期、卵巢周期的关系。 2. 宫颈黏液在排卵期的特点。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增厚 由0.5mm增至3-5mm
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10mm 呈海绵状,利于胚育成熟期
15-28日 ↓ 雌孕激素骤降,动
黄体期 脉持续痉挛,内膜 底部血肿形成
二、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
量多,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量少,浑浊黏稠 椭圆体结晶
三、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1.排卵前 雌激素作用,阴道上皮底层细胞增生,上皮增厚,表层
细胞角化,排卵期最明显。 2. 排卵后
孕激素作用,阴道上皮表层细胞脱落。 3. 临床 可根据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来了解卵巢功能。
四、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形态、功能。 雌激素:促进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生长和体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