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探析
摘要】文章从岭南建筑及装饰艺术的特点,岭南建筑及装饰艺术的表现两方面
来探讨。

【关键词】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岭南建筑与中华传统建筑一脉相承,是黄河中下游古代中原建筑的重要分支。

岭南建筑在延续中原传统建筑形制和建筑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岭南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表现出独有的
地域性特色,反映了岭南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

岭南建筑格外
重视艺术装饰,装饰紧紧结合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和美观需要,通过对建筑重要部
位的装饰与美化,形成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审美情趣和风格特征。

一、岭南建筑及装饰艺术的特点
岭南建筑及装饰是建筑之林中的一枝奇葩,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
勤劳动, 充分利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 结合岭南人的生活特点, 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是我国八大建筑流派( 京派四合院、江南民居、岭南风格、徽派、海派、
川西民居、川西邓笼、书院建筑等) 之一, 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建筑从宏观的角度看表现为流畅、开敞、自由的风格特征, 如番禺的余荫山房
和东莞可园就是这一风格特征的典型代表; 从微观角度看又表现为精巧的风格特征, 如清晖园的彩色玻璃和陈家祠的屋檐雕塑充分体现了工艺精湛、构图精美的
岭南建筑艺术特点由于岭南地区河网交错、阳光充足、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山清水秀, 植物生长茂盛等特殊地理气候条件, 以及岭南人“喜流动, 不保守”的性格
特征和崇尚自由的岭南文化, 造就了岭南建筑“流畅、开敞、自由”的建筑特色。


南建筑中“ 精巧”的特点与轻巧、精细、艺术的装饰材料密切相关。

在岭南建筑中
广泛运用了精巧的木雕、砖雕、石雕、泥雕, 精美的套色艺术玻璃, 丰富多彩的建
筑装饰陶瓷制品以及多种多样的石料等建筑装饰材料。

二、岭南建筑及装饰艺术的表现
1、实用功能性与装饰艺术性相结合
在岭南建筑装饰中,装饰构件首先满足其实用功能,重点保证它的间架结构
及其布局,在此基础上,匠师们再根据主体结构的部位和材料以不同的装饰方法
进行造型装饰美化,表达出它的美学趣味与价值观念。

建筑物上的屋脊、山墙、梁、斗拱、雀替是建筑的主体构件,也是造型装饰的重点部位。

岭南地区多雨,
对于屋面结合部位的屋脊,防漏要求很高,屋脊做得特别粗大,是展示装饰工艺
的理想之地,尤以正脊更为突出,饰以陶、灰塑等,不怕日晒雨淋,历久而鲜艳
如新。

岭南建筑中修筑得特别高大的风火墙,形如镬耳,不仅起了防火的作用,
而且能够遮阳,使屋面减少日晒,从而大大丰富了建筑的侧立面。

对于直接起承
重作用的大面积墙体,在墙上嵌以砖雕,墙头饰以彩画,既避免了单调的直觉,
而且透雕的砖雕通风透气,有利于建筑的散热、排气。

对于大中型的公共建筑物,如庙宇、会馆、祠堂等,此类建筑空间高大通敞,多在梁架、照壁额坊、柱头斗
拱等部位精雕细刻,让这些最显眼的部位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增加了建筑富丽
高贵的格调。

木柱两边的雀替,是分担负荷的构件,为不影响其结构强度,一般
以高浮雕雕饰,内容为一些吉祥图案。

整个建筑经过装饰,内容多姿多彩,稳定
而不失动感,庄重而不显呆板,在实用的基础上透过精彩的装饰,将人们引向另
一种审美境界。

柱础也是与主体建筑有密切关系的部件。

为了防潮、防洪水侵蚀
和白蚁,岭南建筑柱础一般采用石构,柱础石比北方地区的要高,其造型与装饰
丰富多样,形制有鼓形、方形、瓜形、竹子形、六边形等。

上面还常雕刻岭南常
见的瓜果,形式与内容彼此互相穿插,主次搭配,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

这些柱础在岭南四大名园建筑和祠堂建筑中保留较多。

岭南建筑装饰的重点
还表现在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艺术处理,如门窗、隔扇等。

门窗、隔扇是室内外
过渡的连接构件,透过开敞的隔扇可以使室内的视野范围扩大,内外空间得到紧
密结合。

2、地方民族信仰的多神性
古代岭南属瘴雾疠气之地,巫风盛行。

究其原因,远古时期,岭南人生活环
境恶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山险、雨暴、风狂、暑闷、台风、热浪、海啸等自
然灾害频发,岭南人反将其视为神灵进行膜拜。

这些制约岭南人生存的神灵,对
岭南人的影响远重于对北方、中原以及江南民众的影响,岭南人对于福、禄、寿
的祈求只是夹杂在生存祈求之中的一种淡淡的奢望。

基于岭南特殊的文化背景和
地理环境,岭南人崇拜的神灵特别多,除了佛教、道教等的宗教神灵外,还有本
地土产的民间神、外国进口神、外省移植神、自然神、宗族神、行业神、冥神、
百鬼等等,不计其数。

各种民俗祭祀活动也丰富多彩,岭南建筑在浓郁的民间崇
拜文化的熏陶下,自然也融汇了神灵崇拜的神秘特点,其装饰上表现出多种多样
的神灵崇拜图形符号,保留着各种具有神性意识的构件和纹样。

3、以黑色和灰色为主调的装饰色彩
岭南建筑的色彩与北方和江南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岭南建筑色彩整体表现出
以黑灰色为主调的特征。

在古代,各朝代的帝王对色彩都有偏爱,如夏代尚黑,
殷代尚白,周代尚赤。

《檀弓》谓“夏后氏尚黑”,据考证,夏禹之父鲧,为夏民
族的首领,鲧的后代一支为夏族,到河南嵩山一带建立了夏朝;另一支为番禺族,南迁至越,岭南地域留下了古番禺族的足迹,很多地方受到夏族传统的影响。

如:夏人以蛇为图腾,夏人尚黑;古越人也以蛇为图腾,也尚黑,而且这种古俗一直
保留至今。

尚黑的传统在岭南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黑色的博风、大门、梁架、窗框、隔扇、落地罩、封檐板、山墙等,在三大祖庙中,更是体现了“尚黑”
的传统,大殿的柱子、屋面等都用黑色呈现。

黑色在岭南建筑中具有无可厚非的
统治地位。

灰色也是岭南建筑中运用较多的色彩,通常是灰麻石勒脚、灰青砖墙面、灰瓦屋面、灰色的脊饰、灰色的墀头砖雕等。

灰色一般都表现出材料的本质
色彩,显现出质朴、高雅的情调,岭南地区的建筑材料大多都运用原色进行装饰,这就使灰色有了更多发挥的地方。

黑色具有神秘的视觉感受,建筑配上各种深灰、浅灰、青灰,整体感觉庄重,反映了岭南先民的审美情趣和色彩取向特点。

此外,加上其他装饰形式所表现出的多彩效果,如陶塑的色彩、灰塑的多彩表现以及彩
色玻璃的效果,它们与建筑大的黑灰色调配合在一起,使庄重的建筑表现出了活
泼的一面。

4、装饰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建筑的装饰形式是表现建筑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岭南建筑装饰集岭南乡土
文化于一体,反映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主要有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两塑(灰塑、陶塑),同时还有套色玻璃、彩绘壁画、书法对联等方面,其中最具特
色的是各种装饰形式根据装饰部位和材质的特点灵活运用,在深化建筑主题思想
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形象。

岭南建筑装饰大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透出一种要为人们服务的世俗务实
目的,因此,岭南建筑装饰中也就少有表面的矫饰和虚幻的风雅,只求生活本义
之实。

岭南建筑装饰内容丰盈,工艺精湛,装饰色彩质朴、高雅,充分利用外来
文化丰富的装饰效果,特点突出。

各种不同的装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表达了岭南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情趣,表现出独特的地域色彩,成为中华建筑装饰文化的一大景观。

参考文献:
[1]肖星.岭南民间工匠传统建筑设计法则研究初步[J].城市建筑,2005(2).
[2]刘纲纪.中国书画.美术与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