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重症监护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危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在成功救治许多危重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因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原因使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多,由此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因此加强ICU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已趋向专科重症监护发展。

一、ICU建筑设计与布局
ICU医院感染因其特殊环境、特殊诊疗对象和采用的特殊操作导致其危险因素众多、复杂。

有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其中污染环境所致的外源性感染环节是可以改善和避免的,因此IeU建筑设计与布局有其特殊要求。

下面重点介绍ICU建筑设计布局要求。

1.I CU的建筑设计要求。

ICU位置以便捷快速收治患者为原则,最好设置在靠近电梯通道的地方。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要明确区分,符合工作流程,特别是污染物的处置流程从产生到送达处置室这一走向的单元架构设计必须避免回复、往返和穿梭清洁走道。

墙壁以容易清洁擦拭和消毒的材料为宜,如人工合成的大理石材料既有丰富的颜色可以选择,又可以按照房子的结构进行拼接,污染后方便清洁。

切勿采用吸附性强的装饰材料如墙布和墙纸,房间和墙壁转角处宜采用半圆形设计,以便于清洁。

ICU必须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或采取机械通风设施,每小时空气交换8~20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必须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空气W200CFU∕r∏3;物体表面W5CFU∕cm2)o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o C,相对湿度在40%~60%为宜,空调过滤装置定期由专人负责清洁处理。

ICU应设置独立隔离单元或小病室,用于收治特殊患者,如特殊感染患者、需保护性隔离等患者。

以层流病房为例,收治保护性隔离患者要求房间内空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即房间内清洁空气只能外流,外界未滤过的空气不可进入;而负压病房可收治特殊感染的患者,即病房内污染的空气不能流入外面。

设置足够的非手触摸式洗手装置和一次性擦手纸等设备,每个患者床旁均应配备快速洗手液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洗手设备最好设置在两个患者间或两个单独病房外走廊之间。

2.ICU的布局要求
护士站一般采用面对患者的扇形布局,以便医护人员及时观察、巡视患者。

每张床位使用面积要满足抢救时所需空间,不得少于12∏]2,床间距1~2m。

ICU与外部通道处应设置更衣、换鞋设施,准备清洁隔离衣、帽、口罩、鞋及外出衣鞋,以备出入时使用。

(4)要求每张床位必须配置足够的仪器,因为资源不足互相调配的同时容易造成仪器的终末消毒不能及时完成,而设备表面由于一直
被接触患者的工作人员触碰而成为传播途径。

(5)配有清洗消毒器,可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医疗器具及物件,从送洗到消毒一次完成,避免反复消毒处理而增加污染的频率。

二、工作人员
(1)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接受体格检查,尤其是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的检查;在岗人员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并应接受预防接种。

(2)ICU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专业知识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包括ICU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ICU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预防控制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与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医院感染的报告程序、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手卫生知识、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控制措施等。

此外对工勤人员应进行消毒隔离等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对患者、探视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基础知识宣教。

(3)严格控制ICU进出人员,医务工作时应穿专用的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ICUo
(4)应有标准预防的意识,进行各项操作之前、进行体格检查、治疗和护理每个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必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诊治特殊感染患者时按规定程序做好个人防护。

三、ICU的医院感染管理
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ICU应重点做好以下管理:
(I)建筑布局与功能流程应达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防止污染环境的要求,功能流程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不合理人流、物流导致的污染。

布局合理,区域划分为治疗区和监护区,监护区感染患者、非感染患者以及高度易感患者分别置于不同区域,对可疑特殊感染患者应单间隔离。

(2)物体表面与地面应定期进行湿性清洁与消毒,保持洁净、干燥,遇有污染及时进行消毒,可选用酸性水或消毒灵处理。

定期对环境进行细菌学监测。

(3)建立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制度、手卫生制度等。

定期与不定期组织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每季度对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4)做好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有效切断外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最大限度降低外源性医院感染。

(5)加强基础护理,尤其是做好呼吸机导管、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6)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患者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应掌握抗生素用药的时间,剂量应足够维持血中及组织中有效浓度。

正确留取引流液的标本并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做到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药物。

(7)加强ICU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并记录,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功能完好,呈备用状态。

使用后的仪器设备及器械等及时做好相应的消毒或灭菌处理。

(8)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通过监测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性。

(9)对于特殊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MRSA.VRE 等。

(10)创口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一旦有污染或渗出,及时处置。

(11)尽早启动肠内营养,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

选择适宜的温度、剂量、浓度和速度,保持营养管通畅,防止胃肠道的并发症。

(12)不同的IeU根据收治病种不同,防控重点有所不同。

呼吸ICU要确保床间距>1m,设置负压病房时,确保负压病房的负压符合要求。

对于呼吸机严格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移植ICU需重点做好保护性隔离工作,医务人员严格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对于免疫力极其低下的病人,其常规用品,如床单、毛巾、脸盆等也需要消毒灭菌。

烧伤ICU需严格管理被烧伤创面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物品的消毒,做好终末消毒。

心外ICU需重点做好床旁开胸的严格无菌操作。

外科ICU需重点做好外科换药时的无菌操作,对于各类引流管的更换要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感染部位,针对性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