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初一初中政治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初一初中政治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走进三中,我们会发现学校生活非常丰富。
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在等待着我们去
参与。
这么多的校园生活,作为新同学,你认为()
A.这些活动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尽量少参加
B.参加这些活动会占用很多的学习时间,最好不要参加
C.家长同意就参加,家长不同意就不参加
D.这些活动是发展自我、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好机会,要积极参加
2.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在新的环境里要想使自己抓住新的机会,在新学校、新集体、新老师面前展现新的自我,
必须制定一个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计划和目标,制定的目标力求具体,避免笼统、含糊,设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尽量要()
A.内容越多越好B.切合自己的实际C.方法越新越好D.让老师满意
3.初中新生活中的“新”指的是()
A.学习科目增多了B.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
C.遇到了新老师D.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4.“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
”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说明我们应()
A.可以与任何人敞开心扉交流思想B.克服闭锁心理,善于与人交流
C.要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思想D.不能向他人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
5.小华小学时一直是班长,在初中第一次学生干部的竞选中他落选了,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
A.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稀罕B.以后多讨好同学,送礼给他们
C.调整好心态,下次再争取D.以后多和班主任沟通,搞好关系
6.朋友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时我们应该( )
A.以牙还牙,绝不退让B.包容朋友的一切
C.多一分宽容,少一分猜忌D.看朋友的实力强弱,采取不同态度
7.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B.人的性格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C.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D.我们要懂得培养良好性格
8.在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时,你认为下面的方法错误的是()
A.同学之间是竞争对手,学习上只能各人顾各人B.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C.在与同学相处时要主动、热情、真诚D.不可背后议论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9.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B.沙子不如石子坚硬
C.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力量的支撑D.世界上没有集体力量办不成的事
10.“放进一滴红颜料,可以染红一杯清水”这说明( )
A.提倡张扬个性B.集体荣誉是集体的事,与每个个体无关
C.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重要性D.我们不应该往杯中放红颜料
11.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班集体,最为关健的是()
A.每个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同学的努力
C.班级同学有团队精神D.班主任的努力
12.右面漫画《拔河》中,几位拔河者的做法( )
A.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文明竞赛风尚
B.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满足
C.有利于创设良好的体育竞技环境
D.缺少团队意识,无法发挥出集体的威力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正确认识自己需要较高的智慧B.能够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
C.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更重要D.既要正确认识别人,更要正确认识自己
14.在《成长记录手册》中,A同学写下了如下自评:“热情主动,乐观开朗是我的优点,欠缺思考是我的缺点。
” 这说明了A同学能够( )
A.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认识自己B.在他人评价中认识自己
C.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D.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15.下列属于对自己心理自我认识的是( )
A.我是一个在班级里受欢迎的人B.我是一个样子清秀的人
C.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D.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人
16.下面能够体现出用全面眼光看待自己的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自以为是,目中无人D.闭门思过、躬身自省
17.《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天的我一定能战胜今天的我B.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要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塑造崭新的自我18.当我们遇到烦恼时,可以在日记中倾诉一下,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用行动调控自己的情绪B.认识改变法
C.注意转移法D.转换角度看问题
19.“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个痛苦,两个人承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
”这告诉我们,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 )
A.向朋友倾诉B.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
C.进行剧烈运动D.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20.通过情绪窗口,我们可以观察到( )
A.人的内心世界B.客观世界
C.人的外在世界D.人的文化程度
21.男生女生正常交往,能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的氛围,这是因为( )
A.男女生不可以优势互补B.男女生可以彼此取长补短
C.男生同化了女生D.女生同化了男生
22.在与异性交往时,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
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方式是( )
A.社会的法律、道德B.学校的纪律、守则
C.社会的良好习俗、健康的文化环境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23.下列对男女同学的交往认识正确是( )
A.男女授受不亲,不应该有交往B.男女同学之间可以偷偷的交往
C.应只是与个别异性同学交往D.应自然大方的交往
24.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听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刚愎自用
②听了别人的说法,虽然认为是对,但是自己做不到
③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如果判断自己是对的那就坚持原则
④判断自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意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老师讲课太快了,我根本记不住;数学原先是我的强项,可是现在在课堂上我什么也听不懂;一次课堂小测试我竟然史无前例地考了个“D”!哎,我该怎么办呢?小明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就要()
①不要把学习放在心上,毕竟初中时间还长着呢,先放松一段再说
②调整好心态,重新树立自信,坚信自己能够学好
③晚上加班加点学习,十二点之前不睡觉
④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主动适应老师的上课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 D.②④
二、简答题
1.和明扬、朱俊瑞是小学同学,来到三中以后,他们又很幸运的分到了一个班。
在新的学校里,和明扬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
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总是担心,“他会接纳我吗?”“这个人好相处吗?”,不敢与他们交往。
于是,他只能选择与朱俊瑞交往。
可当他看到朱俊瑞与其他新同学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他总觉得朱俊瑞没有以前对他好了。
渐渐的,他与朱俊瑞也疏远了。
面对这样的孤独,他只能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在帖子里面。
直到有一天,朱俊瑞看到了他的帖子,朱俊瑞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好朋友正面临着困惑,还误解了自己。
于是,朱俊瑞准备针对和明扬的帖子给他回帖,告诉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利于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并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顺利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你是朱俊瑞,你会怎样写这个帖子?(9分)
2.转眼间,已到金秋。
回想起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点点滴滴都还记忆犹新:
上初一了,第一个感觉是新鲜……
上初一了,第二个感觉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觉便是紧张……
上初一了,既激动又期待还紧张……
而今,我们已经顺利适应了初中生活,这是我们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
让我们把这段从不适应到适应的生活记录下来,珍藏在我们永久的记忆里。
请围绕中学与小学的不同和你是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的来写一篇成长记录。
(7分)
三、探究题
小学时候,大家都是班上的佼佼者。
可当众多佼佼者聚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高手是那么的多。
于是,部分
同学忽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
班里面的如下场景,同学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情境一:菲菲学习成绩很好,她很想竞选班委。
可是她却觉得自己相貌一般,身体有点矮胖,没有竞争对手长得
漂亮。
于是,她打算放弃竞选。
情境二:小兴学习成绩一般,但正在刻苦努力。
他体育非常好,而且在小学就一直担任体育委员,他想继续当体
育委员。
可同桌告诉他,重点中学,评价一个人的标准,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成绩。
于是,他便开始打退堂鼓。
(1)请你给情境一中的菲菲提几个建议,使她能够喜欢自己、悦纳自己。
(4分)
(2)结合情境一、情境二,谈一谈我们应如何认识自己?(6分)
四、综合题
1.期中考试到了,七年级(2)班的小芳同学平时成绩很好,满怀信心,估计能考第一,很兴奋,因此,睡不好。
第二天考数学时,由于紧张、害怕,出现心跳加快、胸部憋闷、头晕、恶心、呕吐、脑子呈现一片空白等症状。
结果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平时会做的题目都做不出来。
从考场出来,她哭了,哭得很伤心。
回家以后,父母
忙着问她考试的情况,她一下子把书包摔在了地上。
(1)小芳同学先后出现了哪些情绪(4分)
(2)不良情绪对小芳同学有哪些消极影响?(3分)
(3)请你告诉小芳应该如何调适情绪?(6分)
2.一个班级的运动会表现:
情境一:运动会就要到了,体育委员要求大家报名,可是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班主任的严厉要求下,部分同
学才不得已的报了名。
情境二: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很多同学忙着背单词,看书,没有为运动员加油。
他们认为自己不是运动员,与
自己无关。
情境三:当天项目结束后,需要打扫卫生。
看书劳动委员安排任务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同学选择逃跑。
还有一次,该班因为没有打扫干净而受到了学校的批评,对此,他们相互指责,推脱责任。
针对该班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的问题出在哪?为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他们应该怎样做?(8分)
(2)相信大家都不愿意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是这样的,请列举自己的三个优点或长处,谈谈你能为班集体建设做些
什么?(3分)
云南初一初中政治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走进三中,我们会发现学校生活非常丰富。
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在等待着我们去参与。
这么多的校园生活,作为新同学,你认为()
A.这些活动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尽量少参加
B.参加这些活动会占用很多的学习时间,最好不要参加
C.家长同意就参加,家长不同意就不参加
D.这些活动是发展自我、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好机会,要积极参加
【答案】D
【解析】七年级学生进入新学校,需要主动适应新环境,而积极参与校园生活是一个重要方法,因而D选项是正
确答案。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本身都是错误的,不利于融入新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因而都应被排除。
【考点】考查积极参与校园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现了思想品德生活化的特征,能够对学生适应新环境以适当的指导。
2.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在新的环境里要想使自己抓住新的机会,在新学校、新集体、新老师面前展现新的自我,
必须制定一个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计划和目标,制定的目标力求具体,避免笼统、含糊,设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尽量要()
A.内容越多越好B.切合自己的实际C.方法越新越好D.让老师满意
【答案】B
【解析】进入中学后,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显得非常必要,但计划和目标必须切合自己的实际,适合自己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B选项是正确答案。
A和C选项中的内容越多越好和方法越新越好都不一定适合自己,
因而应排除,D选项中忽略了制定计划和目标的目的是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因而也是错误的,应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制定目标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制定计划和目标是中学生的一种普遍做法,本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做出相应的指导,有利于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3.初中新生活中的“新”指的是()
A.学习科目增多了B.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
C.遇到了新老师D.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答案】D
【解析】初中的新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很多的变化,如科目增多,环境和老师都有了变化等等,但这些只是初中新生活的一种表象,其深层次的意义为这是我们人生一个新的起点。
因而D选项的说法最全面,最接近问题的实质。
其他说法都相对片面,因而应排除。
【考点】考查对初中新生活“新”在哪里的理解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初中新生活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努力把握初中生活,使自己有更大的提升。
4.“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
”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说明我们应()
A.可以与任何人敞开心扉交流思想B.克服闭锁心理,善于与人交流
C.要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思想D.不能向他人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
【答案】B
【解析】克服闭锁心理,积极与同学交流能够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快乐,同时也会被更多的人接纳,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本题题干中的名言强调的就是与人交流的意义,因而B选项是正确答案。
A选项中与任何人交流
思想是错误的,应排除;C选项中无条件地接受别人思想也是错误的,是一种盲从的表现,也应排除;D选项的做法是一种闭锁心理的表现,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应排除。
【考点】考查积极与他人交往的方法
点评:本题以经典名言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以浅显的语言让学生明了积极交往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以正确的方式积极与他人交往。
5.小华小学时一直是班长,在初中第一次学生干部的竞选中他落选了,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
A.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稀罕B.以后多讨好同学,送礼给他们
C.调整好心态,下次再争取D.以后多和班主任沟通,搞好关系
【答案】C
【解析】小华在竞选中落选,原因可能有很多,个人的主观原因或是外界的客观原因,但既然已经失败了,就应当勇敢面对,调整心态,找出不足,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因而C选项是正确的。
其他三个选项的态
度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因而应排除。
【考点】考查如何面对失败
点评:本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如何面对失败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只有积极调整心态,反观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让自己更快地成长,本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以指导。
6.朋友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时我们应该( )
A.以牙还牙,绝不退让B.包容朋友的一切
C.多一分宽容,少一分猜忌D.看朋友的实力强弱,采取不同态度
【答案】C
【解析】与朋友在交往中产生一些摩擦是难免的,应采取正确方法化解,因而C选项是正确答案。
A选项的做法
是一种报复心理的表现,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因而是错误的,应排除;B选项忽略了宽容的原则性,说法太绝对,也是错误的,应排除;D选项是一种欺软怕硬的错误行为,更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应被排除。
【考点】考查宽容是交往的重要原则
点评: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与他人交往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更容易在交往中与他人产生一些矛盾,本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种矛盾,以正确的方法化解交往中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B.人的性格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C.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D.我们要懂得培养良好性格
【答案】B
【解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是在强调人的性格改变起来比较困难,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但并不是不能
改变的,因而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B选项。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者是正确的,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考点】考查对性格的认识
点评: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后天因素的影响更明显,因而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中学生应把握好青少年时期,培养良好的性格。
本题在审题时要看清楚题干中的“不正确”,防止因粗心而导致出错。
8.在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时,你认为下面的方法错误的是()
A.同学之间是竞争对手,学习上只能各人顾各人B.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C.在与同学相处时要主动、热情、真诚D.不可背后议论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答案】A
【解析】本题要求找出与同学相处中错误的做法,A选项中同学之间是竞争对手的理解正确,但学习上各人顾各人的做法则是一种缺乏合作意识的做法,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因而是错误的。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与他人交往中的正确做法,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考点】考查如何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点评: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如何与他人交往是他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题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9.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B.沙子不如石子坚硬
C.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力量的支撑D.世界上没有集体力量办不成的事
【答案】A
【解析】本题题干中的话表明的是集体的力量更强大的道理。
A和C两个选项的说法本身都是正确的,但C选项
强调的是集体离不开个体的支撑,不如A选项的说法更符合题干的要求,因而A选项是正确答案。
B选项的说法
只注重表象,没有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说法太片面,因而应排除;D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也是错误的,应被排除。
【考点】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因为A和C两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并且都与题干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学生容易混淆,这时需要将两个选项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最佳答案。
10.“放进一滴红颜料,可以染红一杯清水”这说明( )
A.提倡张扬个性B.集体荣誉是集体的事,与每个个体无关
C.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重要性D.我们不应该往杯中放红颜料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中的这句话强调的是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C选项是正确答案。
A和D选项的说法
均与本题无关联,应排除;B选项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因而也应排除。
【考点】考查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侧重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本题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班集体,最为关健的是()
A.每个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同学的努力
C.班级同学有团队精神D.班主任的努力
【答案】C
【解析】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因而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关键是同学们的团队精神,C选项是正确答案。
A选项本身的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B和D选项也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必备条件,但都较片面,不如C的说法更全面。
【考点】考查对团结协作重要性的理解
点评:本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进入新集体后,建立优秀的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良好愿望,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同学们的团结协作,本题强化了这一基本知识点。
12.右面漫画《拔河》中,几位拔河者的做法( )
A.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文明竞赛风尚
B.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满足
C.有利于创设良好的体育竞技环境
D.缺少团队意识,无法发挥出集体的威力
【答案】D
【解析】本题需要准确把握漫画的整体意思才能准确作答,而漫画中的拔河者很明显缺少团队意识,不能团结协作,注定不会赢得比赛,因而D选项是正确答案。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本身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应排除。
【考点】考查对团结协作重要性的认识
点评:漫画题是近年来中考的常见题型,答好这一类题的关键是审准漫画的整体意图,得出最精准的结论。
本题中的漫画浅显易懂,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论。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正确认识自己需要较高的智慧B.能够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
C.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更重要D.既要正确认识别人,更要正确认识自己
【答案】D
【解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
因而题干强调的是正确认识别人和正确认识自己都很重要,D选项是正确答案。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比较片面,因而都应被排除。
【考点】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理解
点评:本题以经典的古语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以简洁凝炼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更要正确认识自己。
14.在《成长记录手册》中,A同学写下了如下自评:“热情主动,乐观开朗是我的优点,欠缺思考是我的缺点。
”
这说明了A同学能够( )
A.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认识自己B.在他人评价中认识自己
C.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D.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答案】A
【解析】本题中A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较为客观,既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是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因而A选项是正确答案。
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C选项和题干无联系,该同学只是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没有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因而也应排除;D选项也与题干无联系,题干中并未体现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意思,因而也应排除。
【考点】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方式
点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式有很多,客观的自我评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途径。
本题中的四个选项本身的说法都没有明显错误,因而学生容易混淆,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题干的意思,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15.下列属于对自己心理自我认识的是( )
A.我是一个在班级里受欢迎的人B.我是一个样子清秀的人
C.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D.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人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对自己的自我认识,但题干中要求认识自己的心理,因而C选项是正确答案。
A选项是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自我认识;B选项是对自己外在形象的自我认识;D选项是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我认识,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因而应排除。
【考点】考查对个人心理的自我认识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准确审题是学生准确作答的基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本题中的关键点在于“对自己心理的自我认识”,学生必须认真把握这一关键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16.下面能够体现出用全面眼光看待自己的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自以为是,目中无人D.闭门思过、躬身自省
【答案】A
【解析】本题题干中强调的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B选项强调的是看到自己的进步,属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C选项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比较片面;D选项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也比较片面,因此都应被排除。
只有A 选项强调的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符合题干的要求,是正确答案。
【考点】考查对全面看待自己的认识
点评: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即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一基本知识点,才能准确作答。
本题以古文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
17.《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天的我一定能战胜今天的我B.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要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塑造崭新的自我
【答案】A
【解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
即每个人每天都在变化、发展。
理解了它的意思,不难看出A选项的理解是不正确的,符合题干的要求,是正确
答案。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因而应排除。
【考点】考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知识点
点评:本题以儒家经典语句入题,体现了较强的人文性,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
但本题准确作答的前提是对本名言有准确的理解,否则容易出错。
18.当我们遇到烦恼时,可以在日记中倾诉一下,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用行动调控自己的情绪B.认识改变法
C.注意转移法D.转换角度看问题
【答案】A
【解析】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如认知调节、注意转移、合理发泄、理智控制等。
本题中在日记中倾诉的方法属于一种实际行动,因而A选项是正确答案。
B和D选项同属改变态度,通过认知调节来调控情绪,和题干中的方
法不同,因而应排除;C选项中的注意转移法指的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物或活动上去,和题干中的方法不同,因而应排除。
【考点】考查调控情绪的方法
点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情绪的奴隶,任它支配自己的行为,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学会调控情绪是本册的一个重点,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