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的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行优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
对比组患者(n=40)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40)行优质康复护理,对比两
组患者最终护理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各项评分以及护理后
总用药依从率均好于对比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行优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优质康复护理;精神病;心理转态;用药依从性
精神病是指在多种生物学以及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患者失去大脑功能,以此造成其情感、意志以及认知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障碍。

为了能够最大
程度促进精神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临床中通常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目的是为了
能够帮助患者保持心理状态,同时提升其用药依从性,促进其病情恢复[1]。

基于此,本文对精神病患者行优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40人。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该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
17例,年龄范围29-65岁,平均年龄为(47.39±1.25)岁,病程为2-6年,平
均病程为(4.22±1.35);观察组患者行优质康复护理,该组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30-66岁,平均年龄为(48.72±1.43)岁,病程为2-
8年,平均病程为(5.36±1.47)。

入选标准:符合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以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产后
精神障碍以及有严重语言交流障碍;合并重大器官性疾病患者。

两组患者的一般
资料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常规用药护理,按时查房等护理。

观察组患者行优质康复护理: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的陌生导
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和不安情绪,不但会拒绝沟通,同时还会出现过激行为,例如:自残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
不安情绪。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与患者保持亲切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介绍院内基础环境,满足患者病情护理需求。

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对患
者做好生活护理。

及时对患者病床进行清理,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衣物等,辅
助患者饮食。

同时,严格监督患者用药,叮嘱患者按时休息。

另外,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护理,针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可在患者病
床边拉栏杆,从而预防患者出现摔倒或坠床等事故。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其中HAMD包括患
者体重变化、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多评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差;对
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分为完全依从、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率=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
资料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
进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HAMD评分
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好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HAMD评分对比(±S)
组别(例数)体重变

睡眠障

认知障碍阻滞
观察组(n=40)0.16±0
.04
1.27±0
.81
0.17±0.
02
1.12±0
.38
对比组(n=40)0.41±0
.06
1.95±0
.52
0.50±0.
11
1.77±0
.86
t21.9264 4.468018.6676 4.3723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用药依从率95%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75%,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对比[n(%)]
组别


完全依

依从不依从总依从率
观察组
4
25
(62.50)
13
(32.50)
2
(5.00)
3
(95.00)
对比组
4
18
(45.00)
12
(30.00)
10
(25.00)
30
(75.00)
X2---- 6.2745
P----0.0122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生概率不断提升,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更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形成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根据相关临床医学研究发现,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行优质护理,提升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强化对患者的生活护理等对于促进其疾病康复有着促进作用[2-3]。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好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用药依从率95%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75%,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精神病患者行优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恢复良好,同时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护理治疗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珍,庞琳琳.优质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9(3):110.
[2]张志华.老年精神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8):318-319.
[3]张玉川.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8(52):118. 作者简介:张伟(1985年5月-)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市,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