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晓》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春晓》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晓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晓》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此诗优美意境,品味古诗雅韵,尝试古诗新唱。

2.能优美连贯的演唱歌曲。

3.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重点乐理知识。

教学重点:
连线内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
教学难点:
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和连贯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欢迎大家来到“中华好诗词”的比赛现场,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国风韵。

今天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咏春”古诗朗诵会,看谁的激情更高、实力最强!
2.请小督学选出自己组最优秀的诵读选手参加比赛。

3.师:大家读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来个古诗新唱《春晓》,请看教学目标。

二、新歌教学:
1.我也想朗诵了,请大家给我公正的评价好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春晓》吧。

2.了解此诗作者孟浩然,请学生说说,教师再简介作者。

3.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特点,找出乐理知识。

4.重点学习“连线”,区分连音线和圆滑线,找出各有几个并唱
一唱。

5.自主听歌学唱,难点一字多音老师教唱。

6.齐唱歌曲,找出不会的地方,着重学唱。

三、多样演唱:
领唱加齐唱、男生女生PK赛、各小组接龙唱
四、课外拓展:
古诗新唱我能行:找出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尝试古诗新唱
五、作业推荐:
1. 寻找春天,歌颂春天。

2. 我来描绘春天,以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

六、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实力歌颂了春天,那么就请大家爱生活、爱古诗、爱大自然,让我们去拥抱春天吧。

爱凡杰第一小学朱先梅
《春晓》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

接着师生合作,认读古诗,再指名读,互相评价。

解决生字词,指导学生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设计理念】
古诗词的语言是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精华。

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积累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而且能使学生感受、了解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还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积累,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优美,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春晓》这首诗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中,让读者先通过听觉,然后通过想象,既而转换到视觉,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

本课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幅情景图,一首古诗,认字表和写字表,还有四道课后练习题。

这首古诗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已经深远而又耐人寻味。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要初步了解诗的大意,体会意境,熟读成诵。

同时还要让学生体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提示停顿、重音,指导朗读。

本课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意境图,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被春鸟唤醒的作者,打开窗户后被雨后春景所惊异的神情,从而可以看出户外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

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

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法分析】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

利用文中插图,配乐朗读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

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书上的插图用以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课件,观察。

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动画片,课件示图。

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我们的课
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页,自己认真地拼
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
2.指名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生自读、勾画、交流)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
2.合作识字。

快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老朋友,如果有快点和他们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也要想办法认识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新朋友。

3.交流识字情况。

哪个生字朋友和你最要好赶紧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4.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5.检查认字情况。

你们是不是真的把他们记在心里了呢?那我可得请小老师来检查检查你们。

《春晓》的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

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

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 不读mín 。

闻:前鼻音wén。

4.自由练读。

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

顺便进行扩词练习。

(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

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 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

夜来/ 风雨声,花落/ 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

处:
1.引导认识“折文”。

2.捺要写出小“脚丫”。

(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二)学生练习
小学语文第二册读课文识字阶段(1~14)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拼音:
重点复习三拼音、整体认读音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与轻声音节,读准多音字“禁”(第2课)和“重”(第7课)。

识字:
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121个汉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科学的记字方法记忆字形,认识并会书写7个新的偏旁部首。

能结合语境正确辨析常用的形近字。

继续培养学生养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认读生字的习惯。

写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简单常用的汉字,在临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写字习惯。

继续巩固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和左中右结构的字,在临摹的过程中复习相关的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

阅读:
朗读课文或重点段落,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