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西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名著阅读——《西游记》
第一篇:初中名著阅读——《西游记》
初中名著阅读——《西游记》
一、作者简介:
吴承恩: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标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二、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物的活动有广阔的天地,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领。
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最能体现我国民族丰富想象力的小说,也是一部最接近儿童文学的古代小说。
三、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
烈愿望;深深地植要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6、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
7、阅读感受(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四、人物形象
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
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
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
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
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
典型情节——调戏嫦娥、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淳朴憨厚。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唐僧:他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作者对他是批评多于肯定。
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而又胆小懦弱,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残忍地处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空。
唐僧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这一点是《西游记》和传统的取经故事一个很大不同之处。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心地善良、信仰坚定、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但有时过于迂腐,太糊涂太慈悲。
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
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四、读书感言示例:
1、西游记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虽然大家都认为悟空法力高强,是最厉害的,但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他法力高强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西天取经的旅途之所以会如此有惊无险的顺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劳.西游记是中华*的骄傲!
2、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3、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
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
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
《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古代小说,其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文林独秀,因而流传极广,征服了亿万读者。
五、精彩故事情节
1、《如意金箍棒》
悟空在菩提祖师学艺回到花果山后,到傲来国拿了些兵器武装猴兵。
但他对自己手中的破大刀很不满意,后经通臂老猿指点,迳到东海龙宫“借”兵器。
虾兵蟹将扛来一件件刀戟,都不能令悟空称意。
后来龙王依龙太太之言,把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废铁”――定海神针搬出。
只见上面写着“如意金箍棒”几个字,龙王告知悟空它能伸能缩,能大能小,甚是神奇。
悟空耍了一会儿,搅得龙宫翻江倒海,心中极为欢喜。
他又向三海龙王讨要了黄金甲、步云鞋和紫金冠,方
才高兴地离开了龙宫。
2、《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拜师求艺归来,本领大增。
便去东海龙宫借兵器,得“如意金箍棒”。
又去阴曹地府,把自己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
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宛子山。
山中的波月洞内,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她先后变成村姑、老妪和老丈,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当,可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
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
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
而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请孙悟空。
孙悟空立即赶往波月洞。
途中,打死白骨精之母,自己装成其模样来到洞内,并诱使白骨精说出骗人伎俩,然后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
4、《偷吃人参果》
唐僧一行人来到五寿山,山中有一座“五庄观”,师徒四人便上观走动。
观中仙人镇元子,乃唐僧老友,故让观中弟子准备两个人参果与唐僧吃。
唐僧心没敢吃,结果被观中弟子吃了。
八戒听说后便告知悟空此事。
悟空拿了工具潜入花园偷摘。
可奇怪的是,人参果一掉到地上就不见了。
最后终于取了三个分与八戒、悟净吃。
观中弟子知道人参果让唐僧徒弟给偷吃、糟蹋了,便辱骂唐僧,悟空气不过,将人参果树给砍了。
镇元子回观,气得将唐僧四人捉了起来。
悟空只得到南海将观音请来,使人参果树复活才算完事。
5、《智取红孩儿》
红孩儿用计骗了唐僧后,又用狂风卷走了他。
孙悟空找到红孩儿与之展开大战。
红孩儿口吐三昧真火,悟空无法取胜,便去求四海龙王施雨灭火,可是无济于事;又让八戒去向观音求救,结果半路上八戒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擒了去;悟空变作牛魔王去救,也没有成功;悟空只好亲自到南海向观音求救。
观音到了洞前,红孩儿几次问她话她都不应答,留下莲台便走了。
红孩儿不知就里,坐上莲台结果被擒,但他死性不改,观音又让他戴上金箍儿,最终成了观音座前的善财童子。
6、《三借芭蕉扇》
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
由于山上一片火海,他们无法通过。
得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火焰山的火,悟空就亲自前往借扇。
铁扇公主误以为是悟空害死了她的儿子红孩儿,死活不愿借扇给悟空。
无计可施后,悟空变小,让铁扇公主喝进肚子,逼铁扇公主交出扇子。
悟空拿着铁扇公主给的芭蕉扇回火焰山,可是火越扇越大,悟空才知道被铁扇公主骗了。
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再次找铁扇公主要扇子,结果被揭穿。
幸好观音让红孩儿回家解释事情原委,铁扇公主才肯将芭蕉扇借给悟空。
于是师徒四人顺利过了火焰山,继续向下一站进发。
7、《四圣试禅心》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
一日天色已晚,见前面一户人家,便入户借宿。
闻得这户家财万贯,三个
女儿长得如花似玉,想招夫立家。
唐僧听后吓得连叫“阿弥陀佛”;悟空不喜此道,便也不放在心上;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取经,也不愿留下;惟独八戒起了色心,急着去见三个女子。
见了老妇人连声叫娘,央求招他为婿。
老妇人让他与三个女儿撞天婚,撞着哪个就与他婚配。
八戒在三个女儿中左迎右抱,磕磕碰碰,结果一个都没撞着,懊恼不已。
第二天醒来,师徒才发现,原来自己昨晚睡在树林之中,根本没有什么漂亮的房屋,好色的猪八戒被紧紧地绑着,倒挂在一棵树上。
大家这时才明白是菩萨在试他们的诚心。
8、《真假美猴王》
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
悟空恐小猴们嘲笑,便去观音那了。
却说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
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他们同到观音处,无结果;到玉帝那,照妖镜也不起作用;返回地面,师父难见分晓;到森罗殿,地藏怕惹是非;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
悟空气愤不过,将其打死。
悟空也回到唐僧身边
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祸起观音院):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3、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4、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5、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
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
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6、大战红孩儿: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
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7、车迟国斗法(降三怪):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
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大仙。
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
先斗祈雨,再斗坐禅,三斗隔板猜物。
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
最后赌砍头剖心下油锅,悟空使出降妖手段,三大仙现出原形死于非命。
8、女儿国遇难: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
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而降生恨。
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
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医好了师父、师弟的奇恙。
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夫。
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
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却被她暗施毒针刺伤。
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9、真假美猴王: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
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
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
如来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
10、三调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
悟空得到定风丹二借宝扇,被扇不动,变成虫子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
不料却是假扇,愈扇火愈大。
悟空变做牛魔王形状,三借得宝扇,不料真牛魔王得知被骗,变成八戒模样,又拿走了扇子。
悟空与天将恶战牛
魔王,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
悟空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11、大闹五庄观
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
观主镇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
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
八戒嫌少,絮絮叨叨。
二童子大骂唐僧。
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
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
师徒们夜间逃走。
镇元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
夜间师徒再次逃出。
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来,复活果树。
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
第二篇:初中必读名著导读:《西游记》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西游记》
《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小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猪八戒、唐僧、沙增、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而小说中所写的众多妖魔鬼怪,则多象征社会恶势力。
对崇信道教、沉湎女色、昏庸无能、荒淫残暴、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之帝王,更作了无情嘲弄和批判。
说明作者是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
小说想象力丰富,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
作品格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生动活泼。
历代倍受读者欢迎,是长篇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东胜神州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旧精月华,产下一石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二
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揽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赂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猴王被擒。
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
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无伤,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钢汁喝。
如来因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
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广蕊得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
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
法名玄奘。
后玄奘母子相见。
报了前仇。
径河老龙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
太宗臣魏征梦斩径河龙,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
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
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
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类去西天取真经。
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离边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
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
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人,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
唐僧念动
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
在观音院,因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
混乱中,袈裟波黑风怪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
诱黑风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
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
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
在黄风岭遇怪刮黄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
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
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
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
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无子拿获。
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
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
八戒趁机进馋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
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
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
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
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葫芦、净瓶、宝剑、扇子、魔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
悟空与之斗智斗勇。
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
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
狮精变化国王。
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
狮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
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
请来菩萨降妖。
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
黑水河龙变作艄公。
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
孙悟空请来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