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
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版权问题日益突出。
在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犯罪成为一种疯狂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
因此,加强对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和打击措施,是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立法完善
我国《著作权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保护著作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法律条文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
因此,需要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完善:
1.加强对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明确网民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盗版、侵权的打击措施,从法律上使侵权行为无法得逞。
3.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保护网民的隐私。
二、案例分析
1.2016年11月6日,公安部门在重庆、四川等地联合打击一个涉嫌批量盗卖海外小说的网络侵权案件,涉案金额达1.3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39人,查封服务器40台。
2.2017年,共青团中央以及多家公安机关打击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盗版集团,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01人,涉案金额达1亿元人民币。
3.2019年,警方在深圳抓获了一个特大的网络盗版集团,该集团盗用他人作品80余万部,涉案金额2000万元。
以上这些案例表明,我国网络版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阶段。
因此,我国应加强立法和打击力度,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机制,从根源上打击网络著作权犯罪。
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应该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保护好网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网络环境更加健康、稳定,利于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建立打击机制
加强立法完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打击机制。
在打击网络著作权犯罪方面,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完整的打击机制,防止产生合规流弊现象,以维护良好的法治环境。
1.加强执法力度,如加大对涉案网站的警示和惩罚力度,对著作权犯罪的相关人员进行追诉和查处,以及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2.建立有效的证据收集机制,警方应积极展开网络取证工作,提高采集数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联合惩处机制,对犯罪团伙进行打击。
3.对于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反侵权技术识别和相关措施进行
处罚,遏制侵权行为。
因此,也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提升技术攻防能力。
总之,当前我国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犯罪已经成为严重问题,为保护网络版权和文化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应加强立法和打击力度。
通过行业联手、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和打击机制,从而建立良好的网络版权治理格局,打击著作权犯罪,实现信息共享的良性循环,培育和谐、健康的数字生态文化发展环境。
四、提升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
除了要加强立法和打击力度之外,提升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
目前,一部分网络用户对于著作权犯罪的认识并不深刻,或者对于下载盗版内容、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持着纵容或者漠视的态度。
这种情况需要改变,相信只有公众普遍提升保护版权的意识,才能为打击著作权犯罪提供有力的支持。
1.加强普法宣传,让公众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版权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
这部分宣传不仅要针对网民,还要吸引法制教育、文化团体、互联网行业、学界等广泛参与,形成理性、卓有成效的宣传方案,进而提高公众对版权保护意识的重视。
2.建立防止盗版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认证机制,加强消费者对合法和盗版产品的辨别能力。
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认证机构,将卖家上传的产品经过认证之后,消费者才可以购买。
这种认证机制可以大大降低盗版产品在互联网上的销售率。
3.加强网络教育,开设版权保护知识课程,引导网民培养正确
的网络行为和版权意识。
通过适当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版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侵权行为进行辨析、学会如何维护自身的版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4.激发版权意识在人民群体中良好的传统,如政府和企业要加
强对自身和下属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敦促员工自觉抵制盗版,达到从上到下的积极推广知识产权保护、防制版权犯罪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普法宣传、推广知识产权认证、开展版权保护知识课程、政府和企业自身积极维权等等,需要全社会全面参与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版权保护体系。
公众对版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对互联网著作权保护的成败起到关键性影响。
五、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带来巨大的机遇,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通过对我国网络版权保护战中的几个重要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保护版权方面,绝不能只靠相关管理部门,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依赖立法、打击和公众教育等多方面并重的策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版权保护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数字智库,我们开一份报告出来,是为了平衡人们对立的观点,呼吁各方以积极、理性的态度,从整体上思考如何保护
版权以及发展数字产业。
只有发展数字社会,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防止版权犯罪,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