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实现外汇管理治理体系现代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汇管理2021■专题SPECIAL REPORT
06I
科技赋能
实现外汇管理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外汇》:2020年,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同时满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外汇 局开展了很多便利化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铁成:2020年,为支持疫情防控,便利广大企 业和银行“无接触”办理外汇业务,我们大年初四就上 线了外债登记网上办理功能,全年完成数十项政务服务 网上办理系统的升级,同时,开通了政务服务网上办理 系统移动端和二维码渠道,不断提升外汇业务网上办理 的便利程度:全年网上办件12.4万余件,占办件总数的 近50%,创历史之最,且月均办件量远超往年。

其中,超过99%的业务被企业和银行评价为“非常满意”,有 力支持了打赢疫情防控战和外汇政务服务业务的正常幵 展。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积极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 平台建设。

2019年开始试点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应用场景于2020年fi月推广至全国。

截至2021年1月15 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场景累计完成融资放款超8 万笔,金额fi33亿美元特别是暴发疫情以来.融资放 款金额469亿美元,约占试点以来融资金额的74%,持 续助力缓解了中小贸易企业复产复工的资金压力,受 到市场主体的欢迎2020年fi月,将“企业跨境信用信 息授权查证”应用场景试点,推广至全国:2020年10 月,在茁庆地区推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

宁波、广发、中行、:H行等21家银行通过技 术对接,实现了与区块链平台直联接入,业务操作更加 便利,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受众。

部 分银行在实现直联基础上,通过外部数据与自身业务的 深度融合,重构融资业务流程,尝试推出具有自身特色 的融资产品,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此外,为推进支付便利化业务的发展,在跨境金 融区块链服务平台陆续推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 真实性审核”和“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应用场景,通过建立银行、企业、外汇局和税务部门的 业务信息交互核验机制,提高便利化业务事中事后审核 效率,有效解决银行审查企业发票信息、税务备案信息 以及履行真实合规要求的难题,切实便利企业的资金支 付。

《中国外汇》:2021年,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 面,外汇局还将有哪些新举措?
张铁成:一方面,我们将不断拓宽和完善外汇政 务服务渠道,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提升政务服务“一网 通办”和“掌上办”的能力,让银行、企业少跑腿,为 支持疫情防控和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做贡献;另一方面,还将幵展“数字外管”联机接口整 合工作,统一外汇局联机接口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金 融机构、企业接入和使用外汇局业务系统。

此外,在跨境区块链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将持续 丰富跨境区块链平台应用场景,稳妥推进跨境区块链平 台试点应用,积极支持外汇业务办理“既真实、又便 利”.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 面的工作:一是推出“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场景,通过引入投保、赔损等信息,进一步增强企业授信,降 低融资风险。

二是完善“服务贸易税务备案信息银行核 验”场景,扩大“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 核”场景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支付便利。

三是引入更 多第三方平台数据,探索扩展“陆海新通道、中欧班 列”等应用场景,为贸易企业跨境结算与融资提供便 利,四是总分局联动探索建立多方数据共享机制和实现 路径,推进“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信息共享体系建设,



40
屮W外i丨二FEB 01,2021
逐步培育跨境领域信用服务体系,支持更多业务场景落 地。

《中国外汇》:在运用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提升 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方面,2021年将会有哪些进展?
张铁成:2021年,我们将继续探索大数据、可视 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充分挖掘数据价 值。

在不干扰外汇市场运行、不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前 提下,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构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框架。

宏观层面,将持续推进银行审慎经营评估、跨境 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多项 举措尽快落地;同时,通过丰富数据资源和分析方法,支持国际收支统计和对重点领域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与 分析。

比如,我们将丰富完善外汇业务数据可视化分析 应用,为大家提供直观的展示分析效果,满足快速、直 接响应监测分析需要。

微观层面,继续优化、丰富外汇非现场监测分析 能力,强化对微观市场的监管,有效防范和打击市场主 体的违规违法行为。

具体包括:通过引入特征矩阵、关 系图谱和机器学习等智能分析功能,大幅提升异常线索 发现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逐步丰富有关涉外企业 的工商、信用、税务、法院判决等数据,完善企业社交 网络和负面特征等信息,提升监测分析效果。

大数据共享层面,主要是建立广泛的数据采集渠 道和采集方法,从被监管市场主体、海关和税务等监管 部门、社会第三方公司等不同渠道,不断丰富外汇管理 数据资源,基本实现外汇业务主要监管数据的全覆盖。

持续推进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中的标准化应用,以较好地 满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非现场检查等曰 常监测和统计需要。

《中国外汇》:“十四五”期间,外汇局在外汇 科技管理方面有哪些规划?
张铁成: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贯彻监管与服务一 体化的管理理念,完善科技治理和数据治理,推进监管 过程“便利化”,监测分析“智能化”,分析结果“可 视化”,基础设施“平台化”,安全保障“体系化”,发挥科技支撑与赋能作用,提升外汇管理治理能力,实 现外汇管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具体规划主要有以下几 点:
一是监管过程“便利化”,大力提升外汇业务服
务水平。

一方面通过扩大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利用,继
续推动区块链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另一方面,
推进“办理过程数字化”,构建电子化渠道支持外汇业
务合规审核高效开展,同时将政策、规范转化为数字化
监管协议,嵌入电子化交易场景过程,实现微观市场服
务与监管协调一致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环 节,有效防范风险发生。

二是监测分析“智能化”,不断提升“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能力。

一方面探索建立各部委
按需共享数据机制,获取深度监管数据,逐步形成全流 程、全口径的跨境资金数据体系,研究建设外汇管理数
据全景地图,为构建智能化模型夯实数据基础;另一方 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企业关系网络、交
易对方识别、监测指标阈值设置、主体画像等领域深入
应用,强化异常交易和主体的自动发现功能,提高主动
发现实质性违法违规行为的精准性。

三是分析结果“可视化”,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
测指标体系。

围绕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集中度分析、流向
动态分析、外汇业务状况实时分析,逐步建立多层次、
多维度的监测分析指标体系,运用大数据、可视化分
析技术,有机集成内外部关联性指标,更加全面、直观
地展示跨境资金的流动状态与趋势,发挥数据在决策支 持、风险防控、异常识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重点
监测、审慎调控。

四是基础设施“平台化”,构建外汇科技基础设
施一体化体系。

一方面打造新的包含数据中台、应用中 台、开发平台在内的外汇科技基础设施,探索构建外汇
信息系统建设新模式,提升技术对业务的精准支撑、快
速响应和高效供给能力,实现信息系统的高效建设和安
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以“自主化”提高技术核心竞 争力,tL实推进技术路线转型和国产化进程。

五是安全保障“体系化”,打造新技术架构下安
全生产运行体系。

主要是分步建设更加灵活的生产运行 架构,加强运维安全体系建设和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建设,密切跟踪云计算、分布式等技术,形成适合外汇局 特点的基础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数据库,提升对系统 建设和运行的资源保障能力;同时,不断提升网络安全 监测预警分析能力,推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分析工作的 规范化、标准化,持续完善外汇局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网络安全保护从合规建设向能力建设转变。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