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同步练习(一)人教版必修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同步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3.我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种-铁犁牛耕
B.石器锄种-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石器火种-刀耕锄种-铁犁牛耕
D.刀耕锄种-石器火种-铁犁牛耕
4.下列关于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制造了曲辕犁
B.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C.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
D.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
5.战国以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屯田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土地私有制6
汉代代田法模型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
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
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7、()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A 官吏
B 自耕农
C 贵族
D 豪强
8、“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体现了家庭式经济的哪个特点()
A 落后性
B 脆弱性
C 封闭性
D 分散性
9、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是()
A 精耕细作
B 粗放耕作
C 选择耕作
D 计划耕作
10、在古代中国,北方是以()生产为主
A 水田稻
B 棉花
C 糖
D 粟麦
二、材料题。
《淮南子·主术训》说:“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
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意思是说,只要对牛指挥得当,一个少年可以抵得上几个强劳力。
另外,考古工作者还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发现西汉时期的巨形犁铧。
其中辽宁出土的犁铧长约40厘米,宽42厘米,重21千克。
这样的大犁非人力可以拉动,只能借助畜力。
上述材料说明了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效率起什么的作用?
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
二、《淮南子·主术训》的一段话说明运用牛耕,一个少年可以抵得上几个强劳力;巨形犁铧的发现,说明了牛耕技术的提高;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大力推行牛耕、耧车及代田法的地区,粮食亩产量可增加25%到50%。
上述史实和数据,说明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