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策略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策略探讨
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张文敏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要扩展。
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
因此良好的校外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与效益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但是,中职学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保证学生实习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实习、管理制度、职业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而实习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普遍使用的培养方式。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在校学习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能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实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安全意识差,使实习管理难度加大,稳定性降低;或有的学生适应能力不能,擅自离开实习岗位,实习时间很难保证等。
本人就对中职学校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调研后,提出以下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1、学生人身安全难以保障问题。
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易出现安全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自律性较差,法律观念淡薄,加之个人自由空间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
这些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作用。
2、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
一是心理不适应:新环境新的生活,遇到新的困难,导致挫败感和无助感增强。
二是工作不适应: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畏惧眼前的工作。
三是人际环境不适应:与企业职工人际关系不协调,封闭自我,感觉孤独。
四是身体不适应:工作中的强度相对学校生活来说较大,体力不支,饮食不适应,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3.家长对中职学生实习了解不深,缺乏有力支持
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在外实习浪费了学习的时间。
况且中职学生年龄还小,吃苦耐劳能力差,家长一听孩子打电话回家抱怨实习的辛苦,就心疼的不得了,找学校找老师,请求批准孩子不实习。
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实习安全难保证,也不支持实习。
4、劳动时间长,学生难以适应,实习时间难以保证
根据学校要求,学生应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期。
但是,实习期间,企业的劳动时间学生难以适应,实习时间就难以保证。
刚出校门且年龄在16-17岁之间的中职学生就很难接受和面对,短期内很难适应,导致学生则因劳动强度大、日工作时间长,而怨声载道,无法坚持而找各种理由借口离开实习企业。
因此真正能坚持实习就不是很多。
二、提高实习质量的几点对策
1、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实习制度化管理是现代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是提高实习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1)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从实习就业条件、实习就业程序、实习就业管理、奖励与处罚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强调“实习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学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实习并坚持到底;明确了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办法和标准,并采取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形成激励机制。
(2)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全程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联络沟通桥梁作用。
2、注重实效,确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课堂主渠道,围绕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主题,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2)做好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的宣传动员,对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纪作为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
实习前举办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讲座中可根据以往学生在毕业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生动的案例为基础,进行分析和交流,提出相应的心态调节的建议。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明确人生的意义。
(3)实习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动态,排查各种隐患,制定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确保实习学生安全和稳定。
3、赢得家长的支持
赢得家长的支持是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方面。
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在家都没有干过家务。
到企业实习,让他们由别人为自己服务变成自己为别人服务,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有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适应过程。
如果家长溺爱孩子,舍不得他们工作,就会成为这个转变过程的阻力。
所以应把家长工作提到实习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把阻力变成助力。
在组织实习前,应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说明组织学生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时间、地点、待遇、实习纪律及要求、奖惩规定等,增强透明度,提高家长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请学生家长配合,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征求家长的建议。
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时,要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
在实习中个别学生在工作辛苦或身体不适时,容易产生退缩的想法,出现这种情况后要着重与家长讲清两点:一是提高家长对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的认识;二是强调如果无特殊情况不按教学计划完成实习任务,按奖惩条例将给孩子带来的后果。
希望家长能够引导孩子经历风雨,走上成才之路。
4.进一步完善实习考核方法
学生实习期间是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考核内容也就包含了在企业评价和学校的评价
两个部分。
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能有效约束和激励学生更好的更高质量的完成实习。
以此同时,学校应尽千方百计提供各种服务。
一方面, 对个别因不能胜任岗位要求被迫离职的同学, 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积极推荐面试; 另一方面, 对随意更换工作的同学进行就业形势的教育, 要求他们要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
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将促使中职学校实习安全有序的进行,学生通过校外实习这一平台,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
学校通过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逐渐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中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3。
[2]关注中职生就业心理,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甘肃教育》2010年,第4期。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07〕4号
[4]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Z].2006.
[5]王琴,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职教论坛】,2008年第18期
[6]罗京宁:中职实习生职业道德状况调查—某职业教育中心个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34期
[7]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Z].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