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11T14:35:14.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刘艳
[导读] 探讨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刘艳(遂宁市民康医院康复科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50 例,给予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 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入组时患者HAMA 评分为(30.34±3.17)分,疗程结束时HAMA 评分降至(8.68±2.54)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
50 例患者治愈16 例、显效20 例、进步11 例和无效3 例,总有效率94.00%。
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未经特殊处理。
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文拉法辛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以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不仅出现紧张不安,而且还伴随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失去兴趣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009 年1 月~ 2012 年1 月期间,我们采用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标准[1];②年龄及性别不限;③入组前两周内未使用抗焦虑药或精神药物;④同意进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③躯体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并等)继发性焦虑症;④合并主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⑤伴有强迫症、恐惧症、躁狂症等患者。
1.2 一般资料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50 例,男32 例、女28 例,年龄18 ~ 57 岁,平均年龄(36.08±5.32)岁。
病程1 ~ 5 年,平均病程(
2.41±0.53)年。
1.3 治疗方法患者口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开始剂量37.5m g / d,分两次或三次进餐时服用;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增加剂量达75mg / d,递增时间至少应间隔为3 天,1 周后加至150 ~250m g / d,分三次口服,疗程6 周。
患者入组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查一次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
观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2] 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各评定一次;该量表分为两大因子组成,即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总分反映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大于29 分为严重焦虑,大于21 分为明显焦虑,14 分为焦虑的界限分值,即肯定焦虑,小于7分则无焦虑症状。
按H AMA 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即H AMA 减分率≥ 75% 为痊愈,HAMA 减分率≥ 50%,但< 75% 为显效,HAMA 减分率≥ 30%,但< 50% 为进步,HAMA 减分率< 30% 为无效。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X100%。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自身配对t 检验,以P < 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H AMA 评分比较比较入组时患者H AMA 评分为(30.34±
3.17)分,疗程结束时HAMA 评分降至(8.68±2.54)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临床疗效50 例患者治愈16 例(32.00%)、显效20 例(40.00%)、进步11 例(22.00%)和无效3 例(6.00%),总有效率94.00%。
2.3 不良反应 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口干和厌食等,但程度均较轻,未经特殊处理。
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未出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为最常见神经症之一,人群中超过5% 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候会患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了,可能是由生物学因素和生活事件共同作用引起,如5- 羟色胺功能不足,可能导致突触后受体敏感性增高或中枢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失调以及受体功能低下与其发病机制有关联[3]。
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前数月或数年,有生活事件增加的记录,如亲人死亡、失业或离婚等。
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药物较多,如苯二氮卓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可逆和不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高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选择性五轻色胺再摄取阻断剂等。
广泛性焦虑症传统的首选药物是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临床疗效虽然肯定,但具有成瘾性和戒断反应等,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我们采用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H AMA 评分为由(30.34±3.17)分下降至(8.68±2.54)分,总有效率94.00%。
本研究结果显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患者治疗后,注意力明显集中、记忆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等。
文拉法辛是苯乙胺类衍生物,主要药理作用机制为抑制突触前膜对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升高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而发挥药理作用,对胆碱受体,肾上腺素α1、α2、β 受体等几乎无亲和力,临床常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最近发现其也具有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4]。
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期间,出现头痛、恶心、便秘和头晕等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微,患者多能耐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患者症状减轻或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6-107.
[2] 江开达. 精神药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0-457.
[3] 沈渔村.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99-600.
[4] 赵子凤. 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J].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