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班级:初二(5)班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主要是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的概况。
从本章开始,逐步学习分析区域的具体方法,把区域分析深入到各个方面。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情况,对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和“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说出东北地区农产品生产结构及其布局的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特点。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背景和战略转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东北地区的教学,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农产品生产结构及其布局的特点。
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
难点: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松花江上》歌词。
歌词中描述东北地区有森林煤矿,大豆高粱,是个物产丰饶的好地方,这节课就让老师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东北地区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状况。
学习目标展示,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展示东北地区耕作景观照片。
讲述:历史上,东北地区盛产大豆、高粱和谷子,但新中国成立后,高粱、谷子逐渐被其他农作物所取代。
提问:现在的东北有哪些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并对学生不熟悉的农作物进行简单介绍(甜菜、亚麻等)。
1.粮食作物分布
活动一:
展示粮食作物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
(1)读图说出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师提示:参考东北地区地形图来描述作物主要分布地区。
提问:
(2)图中小麦属于春小麦,还是冬小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为什么东北地区能够种植水稻?
教师介绍春小麦与冬小麦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形与气候条件。
2.经济作物分布
活动二:
展示经济作物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
读图说出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讲述:除了地形与气候之外,土壤也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展示阅读资料《黑土地》,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壤状况,并知道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培养人地协调的价值观。
过渡:
在这样的条件下,东北地区种植了多种农产品,那我们再看看产量怎么样?
3.农产品基地
展示东北地区与全国部分农产品产量比较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征,得出结论: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过渡: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地位非常突出,那这里的工业发展情况如何?
二、重工业基地
展示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东北的工业部门。
活动三:
展示工业中心与矿产资源分布图,提问:
(1)东北地区有哪些矿产资源?
(2)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中心?其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
小组讨论:
(3)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状况有何关联?
(4)议一议,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过渡:
依赖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上水源、交通等条件,东北成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其中,辽中南地区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
展示阅读资料《辽中南工业基地》,提问: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讲述: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但这里工业的发展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并且依赖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
而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
逐渐枯竭,由此导致了很多问题,制约着东北地区产业的发展。
展示图文内容。
提问: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从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两方面考虑)
三、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和内容。
四、课堂检测
五、课后拓展
白银与东北地区的工业城市一样,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依靠本地的铜矿而发展产业。
课后活动: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白银市发展现状,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总体来说容量不大,难度也较低,因此教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来设计各种学生活动,用新的方式来组织本节内容。
在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之后,本人将内容进行编排和组织,尤其对工业部分内容中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振兴进行改动,令内容更有条理,更易被学生接受,并在课程结尾结合实际内容,拓宽学生思路。
但这一话题未能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
在内容的深度上,本人在蔡老师等同事的建议下补充了一些内容,提高了深度,主要体现在农作物分布这一知识点上,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为以后高中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本人的课堂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课堂气氛的调动方面,另外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了解不够,未能很好地预估其课堂表现,也未能在教学设计方面更好地贴近这类学生。
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在教育教学的各方面都收获很多,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最后,感谢这一周内指导和帮助过我的各位同事、朋友,有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呈现出自己目前来说最好的一节课。
2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