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吃粽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粽子。
3.感受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
认识。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通过图片、教材等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历史、民俗、食俗等,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并激发学生对制作粽子的热情。
2.制作粽子
(1)材料准备:糯米、猪肉、葱、姜、香叶、荷叶、细绳、调料等。
(2)步骤:
①将糯米浸泡2小时,洗净,沥干。
②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盐、酱油、姜、葱腌制一段时
间。
③将粽子叶稍微洗洗,泡一下水,控净水分。
④把糯米和沥干水分的腌制好的猪肉混合在一起,加入少量的调料,在摆好的粽子叶上放一些。
不要放过多,也不要放得太松。
⑤将荷叶剪成适当大小,放入沸水中煮至表面有些软。
⑥叠放好的粽子叶上面放上一片荷叶。
⑦把粽子的四个角往中间裹,用线捆好。
(3)现场制作教学
将材料准备好,现场讲解粽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实践制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品尝粽子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口味、不同风味的粽子,让学生尝试,并与学生分享粽子的习俗、来历和制作方法。
4.总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粽子心得和体会,总结粽子的制作过程,以及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学习制作粽子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教师如何讲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制作粽子。
四、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端午节的起源、历史、民俗和食俗。
2.示范教学法:现场讲解和演示制作粽子的过程,让学生看到、听到、摸到和动手制作,加深学生对制作技巧和步骤的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协作制作粽子,相互协作、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师对学生制作粽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制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自我反思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