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长乐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福建省长乐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国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摘自《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

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

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

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

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5700万吨等。

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

(摘自搜狐网2019年7月7日)材料三:
2020年4月22日上午,任正非在深圳华为总部接受《龙》杂志总编辑贾正的专访。

贾正:在世界疫情影响之广、全球经济发展受困之深的情况下,华为在国内和海外的生产、销售情况如何?疫情打乱了今年华为整个的发展节奏吗?
任正非:此次疫情对电子工业打击不大,因为大家都要在家里办公,在家里开会,网络现在忙得不得了。

华为一季度增长1.4% ,增长是低了一些,而且我们没有停工,因为我们的卫生保障政府认为很好,赶工期增加了投入。

影响最大的是餐饮、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疫情对电子工业没有太大影响,反而需求比以前更大了。

贾正:有很多人认为这次疫情会重塑全球产业链,欧美日各国会加速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向本国转移。

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您认为这一趋势将会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什么影响?任正非:将产业链向本国转移是错误的,因为经济一定是走向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会有竞争力,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竞争力。

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构建一个全要素能力,单凭一国之力搭建全要素产业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目前,我国大量中低端制造业都在向泰国越南等国家转移,美国又在打压我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中间层,一定是很困难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摘自新浪财经2020年4月26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事实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B. 我国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

C. 在疫情影响之广、全球经济发展受困之深的情况下,只有电子工业有小幅增长,餐饮、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都没有增长。

D. 现在“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招致美国的打压。

这种打压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产品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产量从小到大,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C.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注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化解钢铁产能和煤炭产能,取缔“地条钢”,使煤电产能减少了6500万千瓦以上。

D. 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美日各国有加速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向本国转移的趋势,但任正非认为这不是明智之举。

3. 任正非说,中国制造业一定是很困难的,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面临挑战,“中国制造”要如何寻求出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
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

“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

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

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阅读领域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我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极大改变了大众阅读方式,使人们获取知识的内容、形式及渠道都发生深刻变化。

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今天乃至未来国民阅读的新基点、新逻辑、新机制。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究竟对人们知识获取和阅读行为产生了哪些深刻改变呢?
阅读行为的重心转移:从线下到线上。

就阅读的渠道重构和介质转换而言.虽然传统的纸质阅读今天仍然保有权威性、逻辑严整、内容精粹等优点,但其不足也是明显的:成本高、单向传播、知识更新慢、知识表达以文字为主、难以进行沉浸式交互等。

而线上阅读则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现时态,视角丰富、观点多样,知识获取的无成本或低成本,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内容定制化,图文并茂、视频展示、VR/AR/MR的沉浸式传播方式等。

其价值、魅力和传播效应已超过传统线下阅读,成为一种全新的升维阅读。

阅读价值的维度扩容:从深度到宽度。

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特别注重知识深度的挖掘。

但问题在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各种要素彼此关联的有机生态系统,知识的过度细分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

今天的量子计算机、认知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技术的发展,哪一个可以靠单一学科就能建构起来?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分布式结构的社会,横向圈层、个体之间的连接沟通对于今天的社会协同尤为重要。

因此,知识谱系中的横向价值成为今天知识传播的重中之重。

从媒介特性而言,传统纸质阅读比较有利于规范性的、注重深度的知识价值的传播和消费,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息、多通道媒介平台更能胜任构造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有助于非规则的、领域宽广的知识价值的传播与交流,这是知识传播领域的大势所趋。

阅读主体的双重角色:既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

一直以来,阅读者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知识传播的终端。

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通过网络连接为每一个人赋能,使阅读者在知识生产领城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巨大改变。

互联网构造起来的“微粒社会”最大的资源宝库来自每个人身上的“微資源”“微价值”“微创新”“微力量”,等等。

而知识生产领城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就是在于将这些“微资源”连接起来,加以激活与整合,各种平台构建的知识众筹等都是明证。

而这些无所不至、无奇不有、千门万类的知识生产都不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可以形成和创造的。

因此,今天的智能化数字阅读平台,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平台,也可以成为表现每个人智慧和能力的舞台。

大众知识生产或许形式比较粗糙、内容略显肤浅,但具有情感共振、心意初冯的横向连接魅力,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源和知识样式,
我们期待更多面向未来的阅读方式产生,让知识生产和传播形态更加丰富多样,服务和助力知识创新与社会发展。

(摘编自喻国明《技术变革正在重新定义“阅读”》)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了解数字技术革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未来国民阅读的新基点、新逻辑、新机制。

B.与线上阅读相比,传统的纸质阅读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终将被线上阅读取代。

C.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注重知识深度的挖掘,而现在很看重知识谱系中的横向价值。

D.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无法形成和创造无所不至、千门万类的知识生产,应及时摒弃。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传统的纸质阅读与线上阅读相比较,使论证更加充分。

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主体部分层层递进,从多角度进行深人剖析。

C.文章在阐述大众知识生产的优点时也指出可能存在的不足,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文章本论部分从三方面论证了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知识获取和阅读行为的改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线上阅读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等,其价值、魅力和传播效应已超过传统线下阅读。

B.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息、多通道媒介平台能促进非规则的、领域宽广的知识价值的传播与交流。

C.将来可能有更多的阅读方式产生,知识生产和传播形态丰富多样,这有利于知识创新与社会发展。

D.信息革命使阅读者在知识生产领城中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

未冠,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

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

宪宗颇采纳。

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

师道人臣,不宜掠美。

”帝从之。

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

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

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帝悟,待之如初。

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宰相嫌其出位,不悦。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

”出为州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

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

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

”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

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视其文,信然。

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

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

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

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

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B. 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 浮屠,亦作浮图、休屠。

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

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 “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

他最擅长作诗,其他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B. 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

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

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 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 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

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2)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慈姥竹①
李白
野竹攒②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注:①慈姥(mǔ)竹:又称“子母竹”,可用来制作箫笛。

常用以比喻母亲的抚爱。

②攒:通“钻”。

14.下列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出了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的竹叶缭绕辉映江岛的景致。

B.颔联运用通感,写风吹竹子发出瑟瑟之声,给人带来一片早春的寒意。

C.诗人认为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虽然很动听,但还是比不上龙鸣之声。

D.诗人不按照常见的理解来写慈姥竹,而是从其它角度入手,别具匠心。

15.诗人在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学”与“思”并重;而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学”比“思”更有效果。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________”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某位爱好写作的同学打算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与大师对话》《生活因书香而精彩》《读史学智慧》《今生书相伴》
第二组:《懂你》《相逢是首歌》《兄弟》《牵着你在青春里颠簸》
第三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生命因思考而美丽》《我是谁》《我的路,我选择》
A. 读万卷书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 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 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 读万卷书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阅读所给的图片与文字,用文中加点的词语,以顺口溜的形式写一则公益广告,要求押韵,不超过30个
字。

近期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大部分人都选择减少外出。

可当人们的身体出现轻微不适或想了解疫情相关信息时,该怎么办?近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开通,该平台采用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技术,7×24小时面向北京市民提供咨询服务。

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医生专业指导,既安全又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诺贝尔奖被公认为是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各国彰显科技实力的大舞台。

诺奖的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自设奖以来,美、英、德三国占获奖总人数的70%,而在我国本土研究获该奖的科学家只有屠呦呦一人。

诺奖确实是我国的一个痛点,对此有人抱怨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有问题,缺失培养产生诺奖的土壤和环境,所以诺奖难见我国科学家的身影;还有人认为羡慕甚至妒忌之心并不可怕,至少还有救治的希望,最怕的就是如同阿Q“我的祖上比你阔多了”的盲目自诩……在未来,中国也许会零星的蹦出这样的世界级成果,但仅靠单个天才或天才团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好“诺奖金字塔”最底端的根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项,“只有电子工业有小幅增长,餐饮、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都没有增长”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三中说,“影响最大的是餐饮、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疫情对电子工业没有太大的影响”,“影响最大”不等于说“没有增长”。

故选C。

【2题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