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用】忍受——接受——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学用】忍受——接受——享受
主播 | 王超修音 | 一林图 | 金莹
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来世界老子道德文化城,其实才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很庆幸我的执着,因为我感知到了每一次和每一次的觉知点的不同,发现自己对觉知点的高度有所提升。
为什么这么说呢?好像我以前认为难做到和几乎做不到的事情,现在感觉不但有可能,而且绝对能,本就应该做到!
比如老师这次讲的构架七,生命的功课:“受”,忍受、接受、享受。
我听到身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说能做到接受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转化为享受?原来我也这么认为。
但这次,在老师带有慈性、穿透力的声音下,把我带到了小时候。
回味生命历程,感觉小时候几乎没有所谓的需要忍受的事儿,反而到了成年后,感觉需要忍受的事情特别的多。
难道小时候就没有经历困难和磨难?就没有闹心的事儿?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还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年轻瘦弱的母亲身上,我们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二,还有六七亩地。
那时候种地不像现在都是机械化,浇水、施肥、除草、收割等全是人力。
甚至地里的玉米秸都要往家里拉,因为玉米秸可以用来烧火做饭,那是宝贝!
记得那天天气不好,我和母亲为了快些拉回家里少跑两趟,把小
车装得满满的,就像小山似的。
母亲是主力,两手撑着把往前拉,我用小肩膀拉旁边的皮带。
当我们费力地拉到一个大缓坡的时候,由于装得太多,再往上怎么也拉不动,尤其是已经上了一半多,马上就要过去,居然纹丝不动,还有往后溜车的动向,如果溜车后果不堪设想。
我看到了母亲紧攥车把已经发紫的青筋暴露的双手,看到了由于发力过猛扭曲变形的面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也不知哪来的超乎想象的力气,当时就感觉肩膀上的皮带在往肉里钻,目的只有一个:觉不能让车溜下去!就这样纹丝不动足足坚持了三四分钟,幸好有一个老乡经过,赶紧帮我们推了上来,母亲连忙道谢,此时的我也下意识地瞅了一眼自己的小肩膀,居然勒出了鲜血,虽然有些疼痛,但还是自豪地用小舌头舔了一下,心想:“没有我,妈妈肯定会受伤,瞧!我多厉害!”
悟道:虽然忍受的是痛,但为自己承受的痛和为他人承受的痛是不一样的感受,如果是为他人,绝对是痛并快乐着的。
还记得小时候帮家里起大粪、拉大粪的过程,虽然很脏、很臭、很累!但由于自己的努力为母亲节省了开支,由于自己的努力帮母亲减轻了负担,不由的那种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悟道:虽然忍受的是脏和累,但换来的是母亲的健康和微笑,所以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
还有早当家的哥哥,他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家庭当中的大柱子。
烧火、做饭、种地,真是无所不能,还要照看我和年幼的弟
弟。
记得小时候的哥哥不爱吃、不爱玩的东西特别多,特别是我和弟弟爱吃爱玩的他好像都不爱,当时我还嘲笑他“傻”。
但后来等我长大些才明白哥哥的良苦用心,所以接下来我也会像哥哥一样,这可能也是哥哥的不言之教对我后来的影响吧。
记得有一次大街上来了一个卖山楂糕的,他那极具穿透力的叫买声喊得我们哥三个直流口水,小弟弟终于忍不住了,哭着喊着要吃。
记得那时弟弟大约6岁,哥哥大约12岁。
哥哥当时还真的有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几毛钱,为了安抚哭闹的弟弟和嘴馋的我,就买了两块儿,一块儿给了弟弟,另一块儿要给我,我问哥哥:“你怎么不吃?”他习惯地说:“我不爱吃!”当他说完时,我明显地看到他咽了下口水。
当时,我也很坚决地说:“我怕酸,我也不爱吃!”哥哥说:“真的吗?你不爱吃我可吃了啊?”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嗯!对,你吃吧!”当我看到哥哥把山楂糕放到嘴里不停地咀嚼舍不得下咽的时候,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感动的泪水,为哥哥的辛勤付出流泪,为哥哥对我和弟弟的包容和谦让流泪,也为我自己流泪:我终于长大了!也可以为哥哥做点啥了!
悟道:虽然当时家里很穷,一贫如洗(无),但温暖和关爱(有)无处不在,幸福感(有)也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
我想:如果当时家里很富有,我能拥有当时别人体会不到的这些体会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老子在第十一章中所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所以感恩“贫穷”,感恩娘亲,感恩大哥,感恩身边所有的贵人!享受其中!
说起“忍受”来,我感觉应该是痛苦的不能再痛苦的事情,甚至伤及到生命。
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董存瑞,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邱少云在熊熊烈火的燃烧下为什么一动不动?他不难受吗?他不疼痛吗?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拥有如此刚强的毅力?那绝对是他拥有一颗无我、利他的神性品质!还有黄继光、王成等,他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牺牲,他们认为这样死的有价值!他们一个人的忍受换来的是千千万万人民的享受!他们没有死,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说的不就是像他们一样无我利他之人吗。
悟道:我们不怕忍受,怕忍受的没有价值!我们甚至于不怕死,怕死的没有价值!价值是什么?价值是: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面对朋友的不理解,不可忍受;面对亲人的背叛,不可忍受;面对小人的陷害,不可忍受;面对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不可忍受……大家有没有看到,感觉到,所有的这一切我们是为了谁?我们的忍受是为了谁?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如果我们是无私的,是利他的,那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来成就我们的。
没有这些困难怎么能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智慧;没有这些苦难怎么能让我们感知生活的不易和精彩;没有这些磨难怎么能让我们绽放和升华!既然我们有幸来到这个地球上就是让我们来享受的,享受一切的存在,享受所有的发生!
悟道:忍受是一种经历,接受是一种胸怀,享受是经历磨难后的快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只要我们的发心是无我利他的,就一定会把忍受转化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