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通过下面阅读和练习体会写好这篇习作的方法。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愿孤身飞遍天涯海角我要飞得和天一样高
歌唱或者流泪告诉顽皮的雨点
为真理也为这片朴实的土地轻轻地不要打湿树上温暖的巢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愿和云儿流浪不会在乎自己有多么小
采撷四季的每一片美丽因为我有自己的骄傲
托付给微风那就是在我有生的日子里
捎给我曾栖息过的柳枝每一分每一秒
曾亲吻过的湖面始终飞翔在天空的怀抱
[1]如果把上面的诗歌改编成一篇文章,文中的“我”变成了小鸟后都做了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和白云去流浪,你会看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鸟,你觉得回到家时爸爸妈妈还认识你吗?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跟爸爸妈妈交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飞得和天一样高,你会是什么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凉月如眉挂柳湾。

(_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2)越中山色镜中看。

(_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3)兰溪三日桃花雨。

(_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

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____)
[4]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①下:指出兵。

②白登:古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汉代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思妇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的情感。

4. 古诗阅读。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②,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
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

A. 雄奇阔达
B. 苍凉悲壮
C. 落寞凄清
D. 清新飘逸
[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

A. 高洁
B. 卑微
C. 畏惧风雪
D. 不畏酷暑
[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B. 拟人
C. 对偶
D. 夸张
[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

②相唤:互相招呼。

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

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3]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___。

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____、____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
________、_______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7. 阅读与理解。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

白头搔(sāo shāo)更短,浑(hūn hún)欲不胜簪。

[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

(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______。

[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
___________
[4]填一填,记一记。

“诗仙”是指朝诗人,写过《》;“诗圣”是指朝诗人,他写过《》;“诗鬼”是指朝诗人,他写过《》。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很重的欺压。

D.“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写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氛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D.诗人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实,平淡中见深远。

[3]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精神的写照。

9. 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________ 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______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______。

著有《________》。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______)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______)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①新词②酒一杯③,去年天气旧亭台④。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⑤独徘徊。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______)
②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______)
③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

(______)
[2]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快乐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诗人苏轼,他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
“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
到_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13. 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供:从事。

④傍:靠
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 解:___________
[2]从“_____”和“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

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

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范成大
B.北宋范成大
14. 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草盛()荒秽()
荷锄()沾我衣()
[2]填空。

(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又名(),()(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

但特别喜欢()(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

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