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雨林自来野菜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话说,"靠山吃西双版纳,地处祖国梅、竭布罗香等。

在这里,
生活在雨林边缘的人
山,靠水吃水",“在什们,经过干百年来的生活西南最边疆,毗邻老挝、缅生活在雨林边缘的人们自么山上就唱什么歌”,生实践,不断探索,经验积甸、泰国等国,总面积近然少不了会经常地得吃各
活在雨林边缘的人们当然也是概莫能外,他们的衣、累,代代传承,逐渐形成
了别具特色,内涵深博的
两万平方公里,
多种少数民族,
生活着十
生长着数
种野菜。

就吃野菜的□味
而言,这里的人们大多喜
食、住、行,文学艺术、野菜食用文化,人们熟知干种野生植物,其中不少食酸辣,或异味,尤其是保健卫生、宗教信仰等等了成百上干种可食用野生是可食用的野菜。

在这里,苦味的。

这种情况与这里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雨林里的丰富无比的生物资源植物,掌握了它们的生存
环境,生长规律,食用部
生长发育着世界上真正的
热带雨林,分布着最典型
的环境及其植物有密切关
系一地处滇西南角,气
息息相关,尤其是那些位,采集季节,食用方法的热带雨林树种,比如龙候高温高湿,人体易中湿
等等知识。

脑香科的望天树、版纳青
万万干干的植物物种。

毒,天气太热又常常导致
脾胃不利,而酸辣食物不仅开胃易食,有助于消化,而且易发汗散热除湿;另一方面,苦味食物大多清凉,解毒,清肝明目,也有利于在这种环境食用;再者,这里的植物中尤其是可食用的植物,具有酸、辣、苦味的相对来说较多,而具有甜味的则只占很少—部分。

在这里,在任何一
个季节,当你走进任何一
处农贸市场,都会发现人
们正在出售着令人无法识
辨无法计数的种种野菜。

民间俗语道“绿色的都是
菜”一所谓绿色的就是
泛指任何一种野菜。

野菜,原本不过是些
在山间乱树丛中或水边烂
泥塘里杂七杂八粗生野长
的野草,有的是今天人们
最常食用的蔬菜的老祖先,
所谓野生种或原生种是也,
只不过是他们被人们引种
驯化之后大量栽培了,就
堂而皇之地跳上了人类的
餐桌了;有的是现代蔬菜
的远亲兄弟,所谓近缘种
是也,或许还极有开发潜
力,是未来蔬菜的野生基
因大宝库。

然而随着现代化社会
的发展,种种不利因素也
在影响着野菜的生态状况
与生存境地,其种群日益
缩小,甚至个别物种已濒
危,最甚者已灭绝了。


有走保护与开发并举的路
子,在保护中开发利用,
在开发利用中给予充分保
护,可持续利用发展,才
是野菜真正的出路所在。

~ Trr?
-r i z T 槟榔青
Spondias pinnata(L.f.)Kurz
漆树科落叶大乔木,
别名大橄榄、黄母扌亚等,
滇南地区著名野生蔬菜之
一,高10~15米,花期3-4
月,果期5-9月。

槟榔青
产云南(南部)、广西(南
部)和广东(海南),生
于海拔(360-)460-1200
米的低山或沟谷林中。


布于越南、柬埔寨、泰国、
缅甸、马来西亚、斯里兰
卡、印度、锡金、菲律宾
和印度尼西亚(爪哇)。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称槟榔青为“麻个”,
意思是果子粗而短小的
大树。

槟榔青的嫩叶作为野
生蔬菜食用有多种方法,
可以生食,直接蘸花生酱、
猪肉酱或番茄酱吃,或先
用开水先焯一下,然后再
蘸酱吃,味道略酸涩而后
回甘。

它的果子则是滇南
地区人们最常食用的调味
料之一,食用方法是,采
集生的或已成熟的果子,
放在火上稍加烧烤,然后
舂烂,再加上常用的佐料
如食盐、生姜、辣椒等调
成酱状,可用各种蔬菜蘸
着食用,味道微酸涩而后
回甜较明显,独具风味。

此外,槟榔青果子煮鸡肉
也是滇南地区一道极品特
色名菜。

刺芋
Lasia spinosa(L.)Thwait.
天南星科多年生有刺
常绿草本,别名刺过江,
早茨菇、金茨菇,野茨菇,
高可达1米,花期9月,
果翌年2月成熟。

刺芋产
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广
西南部、广东南部、台湾。

生于海拔1530米以下的
田边、沟旁、阴湿草丛、
竹丛中。

也见于锡金、孟
加拉国、印度东北部、缅甸、
泰国'马来半岛、中南半
岛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的沙捞越。

细嫩。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将刺芋称为“帕蒙南”,
意思是叶柄有软刺的野菜。

刺芋也是典型的药食
两用植物,其幼叶可做蔬
菜食用,根茎则可供药用。

刺芋嫩叶其实是具有微小
毒性的,如果处理不当或
处理不到位,吃了就会让
人□腔和舌头感觉又麻又
痒。

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先
将其嫩叶用开水焯过,然
后用凉水浸泡,化解或淡
化毒性,再捞岀沥干,就
可以做成凉菜食用,直接
蘸番茄酱吃,也可以加些
常用佐料,与番茄一同炒
吃,吃起来清凉爽□,微脆,
马齿英
Portulaca oleracea L.,
马齿范科一年生草本,别名长命菜、马范、猪肥菜、蚂蚱菜、马齿菜、酸肉菜、
马齿汉等,全株无毛,花期5~8月,果期6~9月。

我国南北各地均产。

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

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语将马齿菟称为“帕拨凉”,意思是生长在旱地的野菜。

马齿菟不仅是药食两用的代表性野菜之一,也是“曾经猪鸡好饲料,今
日餐桌美佳肴”的野菜之
它的嫩茎叶肉质感较
好,肥厚可爰,味酸,有
少量黏液,可作蔬菜,也
是很好的牲□饲料。

如作
为野菜食用,它有多种食
用方法,可用开水焯一下,
然后做成凉拌菜食用,配
些常用佐料即可,食之微
酸,清香,肥嫩,□感细滑;
也可与肉类搭配,炒食或
做汤食用,味道酸而清香。

雨林部分森林蔬菜食用指南
Pratia nummularia(Lam.)A.Br.etAschers.
半边莲科多年生草本,
别名米汤菜,有白色乳汁。

种子多数,近圆球状,稍
压扁,表面有小疣突。


热带地区整年可开花结果。

产西南、华南、华东及湖南、
湖北、台湾和西藏。

印度、
尼泊尔、锡金、缅甸至巴
布亚新几内亚也有。

生于
田边'路旁以及丘陵、低
山草坡或疏林中的潮湿地
不知道为什么,西双
版纳的居民竟然会喜欢吃
铜锤玉带草,这种几乎全
株贴在地面生长的小草,
且全身都有小毛,□感并
不令人感觉舒服。

铜锤玉
带草常见的吃法有两种,
—种是洗净切细后与豆豉
一同炒食,另一种是与鸡
蛋混合然后煮汤食用。


论哪种吃法,它的□感也
算不上好,稍脆,多毛,
略有草本自然淡香,无明
显突岀的味道,也许人们
最初食用它,只是为了充
饥罢了,而后就这样传承
下来了。

土黄柏等,高6“0米,—般就是用开水焯一会儿,
胸径15~20厘米,树皮
然后蘸番茄酱吃,微苦略灰褐色。

严自福建、台
湾、广东、广西、四川、 贵州及云南。

生于海拔
500-900米热带及亚热带
低丘河谷密林,以及公路
边丛林中,常单株生长。

在越南、老挝、泰国、柬 埔寨、缅甸、印度、马来 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
亚(爪哇)也有分布。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称木蝴蝶为“锅林仗”,
意思是果子形状酷似大象 香,口感爽嫩。

它的幼嫩
果实则有多种食用方法: 其一,切成片,开水焯后,
蘸番茄酱等食用,清凉微 苦,稍脆;其二,切成薄片, 加少许姜、蒜、辣椒等佐料,
猛火热油翻炒,味鲜,淡苦,
□感极佳,入□易化;其三, 洗净切片,与生姜、蒜片、
辣椒' 食盐等一同放入土 罐内,加少放凉白开,腌 制一周左右,变酸,开罐
取出即可食用,食之酸,脆,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伞形科多年生小草本, 别名崩大碗、马蹄草、老
鸦碗、铜钱草、大金钱草、 钱齿草、铁灯盏等,花果 期4T0月。

积雪草分布
于陕西、江苏、安徽、浙 江' 江西、湖南、湖北、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四川、云南等省区。

喜生 于阴湿的草地或水沟边;
海拔200-1900米。

印度、
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大洋洲群岛、 日本、澳大利亚及中非、 南非(阿扎尼亚)也有分布。

积雪草也是一种典型
的药食两用植物,全草可 入药。

在滇西南地区,人
们大多喜爰食用积雪草, 并认为它有清肝明目,清 凉解毒之功效。

在当地,
积雪草有多种食用方法,
人们往往根据季节气候
不同选择不同的吃法,比
如在比较炎热的春末至秋 初,人们一般选择将它做 成凉拌菜吃;在秋末至春
初那些略有寒意的岁月 里,则将它洗净,切细, 与鸡蛋一同调匀,加些常
用佐料,放进温油中慢慢
地炸成一个双面微焦黄的
大饼,吃起来外酥里嫩, 微苦,有一种淡淡的自然 的草本清香。

舌头的树。

幵胃,别有一番滋味。

红球姜痛、腹泻,并可提取芳香
Zingiber zerumbet(L.) Smith
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内部淡黄色;株高0.6~2米,花期:7~9月,果期:10月。

红球姜产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林下阴湿处。

亚洲热带地区广布。

红球姜也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药食两用植物,它的根茎能祛风解毒,治肚油作调和香精原料。

作为
—种时鲜野菜而言,红球
姜的食用部位是嫩茎叶与
嫩花序,且吃法不同,如
食用嫩茎叶,可将它切细
与肉类一同炒食,吃起来
鲜香,微辣,特别开胃,
风味独特。

如食用嫩花序,
则一般是将其放在火边进
行慢慢地烘烤,待成熟散
发出香味时,即可取出,
加些常用佐料,舂烂就可
以吃了,吃起来有一种姜
类植物特殊的香味。

水茄
Solanum torvum Swartz
茄科常绿灌木,别名
苦籽果、金钮扣、小苦茄、
版纳大豌豆等,高1~3米,
全年均开花结果。

水茄产
于云南(东南部、南部及
西南部)、广西、广东、
台湾。

喜生长于热带地方
的路旁,荒地,灌木丛中,
沟谷及村庄附近等潮湿地
方,海拔200-1650米。

普遍分布于热带印度,东
经缅甸、泰国,南至菲律宾、
马来亚,也分布于热带美
洲。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将水茄称为“麻王发”,
意思是这种植物喜生于水
边,果子朝天生长。

水茄的幼嫩果实是一
种难得的美味野菜,也是
药食同源的代表性野菜之
一。

食之可清热解毒,凉
心明目,此外叶片还可入
药,用于治疗各种疮毒。

水茄的幼嫩果实有多种吃
法,一般最常见的吃法就
雨林部分森林蔬菜食用指南
是加少许姜、蒜,以温油
;一起炸熟,出锅后再洒上
食盐、酱油,抖匀即食。

吃的时候,一□咬破一个
小果子,即迸发出许许多
多小种子在口腔内,再细
细咀嚼皮肉与种子,令人
感觉鲜美,淡香,微苦,
清凉,别具风味。

另一种
吃法是将它与新鲜牛肉、
小米辣、生姜、蒜等一同
剁细,热油猛火,快炒几
分钟至熟透,食之起初令
人感觉到牛肉的舒嫩鲜香,
小米辣的辛辣浓香,而后
瞬间出味清香,淡苦,冲
淡烈辣,令整个□腔内顿
时感觉猛烈过瘾又轻松舒
适,鲜香、辛辣与清香、
微苦的混合,瞬间相融,
极具边疆野菜的奇特个性
与菜品智慧。

M W -' S P E Q A L C O N T R E U T 一
O N
酸叶胶藤
Ecdysanthera rosea Hook.etArn.
铁青树科常绿藤本,
别名野甜藤'牛耳藤、萎
藤、勾华、侧苗、细绿藤等,
长5~10米,花期4〜5月,
果期5~7月。

赤苍藤产云
南、贵州、西藏、广西、
广东;广东、广西生长在
海拔280-550米地区,
云南、贵州生长在海拔
1000-1500米地区,多
见于低山及丘陵地区或山
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
林的林缘或灌丛中。

印度、
尼泊尔、缅甸、越南、老挝、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等也有。

赤苍藤是较为稀少珍
贵的野菜之一,它生长在
高海拔地区,数量又比较
稀少,因此在西双版纳的
农贸市场里也较少见它的
身影。

它的食用部位是嫩
;茎叶,吃起来有点甜、有
点脆,细细嫩嫩□感舒适。

可做凉拌生菜吃,也可炒
食或做汤吃,不需要太多
的佐料,以免破坏它的原
始本味。

夹竹桃科高攀木质大
藤本,别名头林心'斑古鸟
藤、厚皮藤;藤风、十八症、
三酸藤、红背酸藤、牛卷藤、
伞风藤、黑风藤、酸叶藤;
细叶榕藤、石酸藤、乳藤等。

长达10米,具乳汁,花期
4-12月,果期7月至翌
年1月。

酸叶胶藤分布于
长江以南各省区至台湾。

生于山地杂木林山谷中、
水沟旁较湿润的地方。


南、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将酸叶胶藤称为“嘿宋”,
意思就是酸酸的藤子。

酸叶胶藤是一种味道
特别酸的可食用野生植物,
同时也是一种有小毒的野
南居民不仅常常会吃它,
还会把它种在自家庭院边
缘,随取随吃。

它的食用
部位是嫩茎叶和幼嫩果实,
在煮吃鱼肉或鸡肉等腥味
较重的肉类时,人们常会
采集一些嫩茎叶放在进而
—起煮,不仅可化解肉类
的腥味,也会使肉类更加
酥嫩,易于消化,这样煮
出来的鱼汤或肉汤略酸而
特别开胃。

此外,它的幼
嫩果实也是人们喜爰食用
的野生水果之一,吃法各
有不同,可蘸些盐巴辣椒
面直接生食,吃起来又酸
又辣,味儿生鲜猛烈;也
可以放在土罐子里,加些
常用佐料如生姜、辣椒等
Rhus chinensis Mill.
盐肤木
雨林部分森林蔬菜食用指南
革命菜
Crassocepha/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
漆树科落叶小乔木或 灌木,别名盐巴果、酸醋果、 五倍子树、乌桃叶、乌盐泡、
乌烟桃、盐树根、红盐果、
倍子柴、酸酱头、盐酸白 等,高2T0米,花期8-9
月,果期10月。

我国除
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外, 其余省区均有,生于海拔
170-2700米的向阳山坡、
沟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
中。

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日本和朝鲜。

在西双版纳傣语中, 人们将盐肤木叫作“锅麻
菊科直立草本,别名民国菜' 咸丰菜、野简蒿等,高20-120厘米,花
山坡路旁、水边、灌丛中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革命菜的生命力强盛,坡”,意思是这种小树的 果子外表有白色,味道有 点酸。

盐肤木的食用部位是 成熟的果子,而且仅是作
为调料使用。

每到秋季, 它便会在枝头甩动一串串
红色的果子,且果子表面
会有一层白色的似霜一样 的分泌物。

在困难年代, 尤其是缺盐少醋的日子里,
人们就用这样的果子泡水 食用,或调入菜肴里,可 替代盐与醋——因为这果
子又咸又酸,如果生食则 酸咸止渴,别有一番味道。

据说它的嫩茎叶也可食用, 但利用频率较低,极少见
人采食之。

期772月。

产江西、福建、
湖南' 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

常见,海拔300-1800米。

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

语将革命菜称作“帕芽母”,意思是可以喂猪的饲料草。

是很好吃的样子。

它的嫩
茎叶是一种味美的野菜。

过去,人们常常采集革命 菜做猪鸡等牲□的饲料, 可今天,它却成了当地人 争相抢吃的佳肴。

具体食
用方法是,将未幵花的嫩 茎叶采回来,洗净,掐细, 切记不可用菜刀切,否则 有铁味会影响口感,然后
必须用切细的新鲜的小米 辣和蒜片,一同猛火热油 速炒几分钟,出锅可食。

根本无须人们栽培或照管,
种群茂盛,枝叶粗壮,嫩
绿水灵,让人一见就感觉
四处乱长,多方传播,且
菊科一年生草本,别名一包针、引线包、豆渣草、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粘连子等,茎直立,高30-100厘米,具倒刺毛。

鬼针草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

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

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语将鬼针草称为“芽景补”,意思是果上的硬刺好似螃蟹脚钳一样。

鬼针草粗生野长,在很多地方随处可见,所以人们大多对它熟视无睹,殊不知,它的嫩茎叶其实是一种□感极佳的野菜。

将它未开花的嫩茎叶采回
来,洗净,用常规方法炒食,
或直接做汤食用,如与火
腿或腊肉一同煮食,则味
道更好,吃起来感觉清凉,
微苦,淡香,又极细嫩,
入□易化。

含羞草科木质藤本用方法,包括:可做沙拉
肉果金合欢
Acacia concinna(Willd.)DC.*
或攀缘灌木,别名藤金合生食;也可炒食或做汤;
欢,枝条被棕色柔毛,具
钩状皮刺,花期7~8月,
果期11月至翌年2月。

产云南、广东;生于海拔
800-1300米的灌丛、林
缘、疏林中。

分布于印度、
尼泊尔、东南亚、马来西
亚等。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将肉果金合欢称为“帕
宋拜”,意思是很酸的野菜。

肉果金合欢的茎叶味
道特别酸,可以做调酸食
材使用,而且具有多种食
但在滇南地区,最独特的
吃法有两种:其一,将它
与鱼、肉等一起煮熟食
用,吃起来令人感觉肉不
腻,鱼不腥,酸软可口,
极易消化,汤色微黄,鲜
美无比;其二,将它与牛
肉或猪肉以及生姜、小米
辣、野芫荽等一同剁得细
烂,然后再以芭蕉叶包
裹,用细竹丝扎紧,最后
放入火中进行烧烤,待到
肉熟散香之时,即可取出
拆开食用。

圆瓣姜
Zingiber orbiculatum S.Q.Tong
雨林部分森林蔬菜食用指南
Hodgsonia macrocarpa(BL)Cogn.
葫芦科木质大藤本,
别名油瓜、猪油果等,
长达20~30米,花果期
6〜10月。

油渣果产于云南
南部、西藏东南部和广西。

常生于海拔300T500米
的灌丛中及山坡路旁,也
有栽培。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将油渣果称为“曼景”,具体的食用方法是,
意思是松鼠最爱食用的野将种仁放入锅中,小火慢
姜科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4-3.2米,直径1.8-3.5厘米,花期7月,果期10月。

产于云南南部;生于海拔620-800米林下或路边。

在滇西南地区,人们食用的野菜具有甜味的种类比较少,圆瓣姜是其中之一。

它的食用部位是嫩芽,初生的嫩芽好似细嫩的小竹笋一样,很容易就可以拔岀来了。

吃法很简单,剥除外皮即可生吃,也可蘸番茄酱或其他的调料食用,吃来淡香,微
甜,嫩脆,清凉,富含水
分。

当然也可以将它与肉
类一同煮食,它能够很好
地吸收肉类的鲜味,又可
化解肉类的腥腻之味。


憾的是它的可采集食用时
间较短,只在每年春末到
夏初之间,大约一两个月
的时间里可以采到,稍后
就长老了,不能再吃了,
而且每到旱季,它便会枯
死休眠,要等到下一年春
季才会再重新长岀新的植
株来。

瓜。

油渣果的果子,大大
圆圆的,好似一个绿色的
扁圆的皮球,十分可爰;
它的种子则是世界上最大
的瓜子,比人们日常食用
的葵花子大200多倍,有
如拳头一般大,外种皮是
金黄色的坚硬的木质化的,
极难敲开,而一旦打开,
就可取出其中白色微香的
片状的种仁,这才是富含
油脂的可以食用的部分,
油渣果或油瓜之名即来源
于此物。

慢地炸,可事先放入极少
许豆油,待到将它两面都
炸得变成浅焦黄色,再依
个人□味加入少许盐或糖
即可出锅食用了。

吃起来
味道近似腰果仁或坚果仁,
又香又脆,入口易化,但
油性较生,略感油腻。

油渣果种子还是一种
极其难得的大自然艺术类
收藏品,可供如文玩核桃
一样观赏和盘玩。

盘玩久
7,木质化的外种皮就会
逐渐变红玉化,光滑油润,
罕见的漂亮。

羽叶金合欢
-_ G P
Tl a -
白肉榕
Acacia pennata(Linn.)Willd.
含羞草科攀缘、多刺
藤本,别名臭菜、蛇藤、
加力酸藤'南蛇簌藤等,
花期3T0月;果期7月
至翌年4月。

羽叶金合欢
产云南、广东、福建。


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常
攀附于灌木或小乔木的顶
部。

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
区广布。

在西双版纳地区,傣
语将羽叶金合欢称为“帕
腊哦",意思是有臭味的
野菜。

太香的野菜,香过了
头,人们反而不觉得它香,
却认为它是臭了,臭菜便
成了它最响亮的别名了。

羽叶金合欢确实有一种怪
怪怪的气味,令大多数非
产地居民一时难以接受,
可吃起来却口感极好,微
微有一丁点儿回甜与余香。

羽叶金合欢的可食用部位
是嫩茎叶,虽然它全身都
有刺,可它的嫩茎叶上的
小刺却是软软的,并不扎
人。

它的嫩茎叶有多种吃
法,在滇西南地区,人们
最爰的吃法是,将它的嫩
茎叶切细,与切细的小米
辣、姜、蒜以及盐等拌匀,
再加入事先调好的鸡蛋液,
调匀,放入温油中慢慢地
炸成一个金黄色的大饼,
外焦里嫩,香气浓郁,舒
爽可口;其次,可将它的
嫩茎叶直接放入凉水中煮,
水开时加入事先调好的鸡
蛋液,加入常用佐料,稍
煮几分钟,就可以出锅食
用了;此外,也可将它的
嫩茎叶与鱼肉一同煮成鱼
汤来吃,风味别具。

10-15厘米,榕果成熟
泰国、马来西亚也有。

白肉榕与绿黄葛树
同为桑科榕属乔木,都
是野菜,食用部位也都
是嫩茎叶,但味道则截
时间较长,一年之中较
为集中的时期为2至4
月份,其嫩茎叶新出之
时,叶色鲜红,颇为美
的植物生态奇观—
—红
茎叶微甜,细嫩,略香,
Ficus vasculosa Wall,ex Miq.
小甜榕、甜榕树等别名
"而不浓不腻,所以有了
常见食用方法为素炒,
桑科榕属落叶或半落叶乔木,花期5~8月。

产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浙江。

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不丹、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至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

绿黄葛树一般集中在
每年的3至5月采集,同
样是红叶现象物种之一,
其嫩茎叶味道酸度适中,
清香;嫩叶新出之时,总
有几层托叶包裹着,托叶
的酸度则更浓烈一些,食
用时可依据各人口味,适
当保留一些托叶。

正因如
此,绿黄葛树深受喜食酸
辣味道食物的滇南各族人
民的喜爱与青睐,并称之
为酸苞菜或苞叶酸榕。

绿
黄葛树的嫩茎叶可做成凉
拌菜,也可与鱼肉或腊肉
或香肠一同煮食。

(Mayodendron
igneum(Kurz)Kurz)
火烧花
又名缅木,火花树,确把握季节,再不辞辛劳
地深入热带森林,大费功
紫蔵科小乔木,高达15米,
花期2至4月,典型的老
茎生花植物,花量极大,
鲜黄色的形如喇叭的小花
夫地寻找。

新鲜的火烧花
除去花萼部分,清洗干净,
放在开水里焯三分钟左
成簇成串地挤挤攘攘地开
放在树干和老茎上,极富
有观赏性。

每到落花时节,
—地金黄,拾花人只需轻轻
地一把一把地将花朵抓起
来,放进竹夢或袋子里就
可以了。

火烧花产于云南、
广东、广西等省区,多生
长于海拔200至勺520米
的沟谷密林中、比较润湿
的河谷低地或者干热河谷。

越南,老挝,缅甸也有分布。

在西双版纳,当地傣
语将火烧花称之为“糯哗”,
意思是爆裂时会发出“哗”
这种响声的花朵。

要吃火烧花,必须准
右,捞出来沥干晾凉,在
锅烫油热之际,配以姜、
蒜、辣椒下锅速炒,少许
加些豆豉,两三分钟后即
可起锅装盘上桌了。

如果
想要错开季节再吃上这道
美味,当地居民有两种长
期保存火烧花的方法:一
种是将它用开水焯过之后
捏成团,放入冰箱,在农
贸市场里,也偶尔会见到
山民们岀售这样的火烧花
团,以主人手掌之大小为
标准捏制而成,每团不过
三五元即可购得;另一种
是直接清洗干净,然后晒
干,封闭保存。


JM
山牵牛
(Bauhinia varie var. Candida Voigt)
粉花羊蹄甲
(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 ex Rottl.) Roxb.)
爵床科山牵牛属,别 名大花老鸦嘴、大花山牵
牛等。

产于云南、广西、 广东、海南、福建鼓浪屿等, 喜生于山地灌丛,印度及
中南半岛也有分布,世界 热带地区多家植物园内均 有栽培。

会见到这种粗生野长且 杂乱无章的毛藤子,其
上却如火如荼地绽放出
一簇簇蓝紫色的花朵, 形如一只只小喇叭。

山 牵牛不仅花量较大,而 且花期较长,可从每年
12月开放至翌年5月,
M
:._
Q P F r -一
A
- T R - R
T 5
在西双版纳地区,当
比较便于人们采摘。

别名老白花、大白花、 糯秀花等,苏木科乔木,叶 形极为奇特,大小如掌,近 于卵形,叶顶凹陷,酷似羊 蹄脚印。

老白花产于我国西
南部,国外东南亚诸国亦有 分布。

老白花资源量较大, 口感舒适,极具开发前景。

据有关资料统计,整个西
双版纳地区每年可产鲜花 2000-4000吨。

春来之时,放眼望望
西双版纳那莽莽苍苍碧绿 如海的热带雨林,总会发 现其中镶嵌着一片片粉白 粉白的“云霞”,那就是
西双版纳的老白花。

傣语 将老白花称作“糯秀”:
老白花树皮具有较好的韧 性,过去傣家人常取其树
皮扭做绳索,拴套农具。

在剥树皮时发现,这种皮 总是歪歪斜斜地脱落,几
乎没有成直线脱落的,因 此将这种树叫作“埋秀”,
将它的花叫作“糯秀”。

“秀”在傣语里是歪歪斜 斜的意思。

老白花,闻之清新浓 香,沁人心脾;生食花瓣 花丝甘甜可口,花萼花柱 则略有些苦涩。

因此用它
做菜时,比较讲究的做法 是要先除去花萼花柱的,
但大多数人也没那么讲究, 统统一锅就炒了,甚至有
的将幼嫩的花蕾也同炒吃 了。

辣豆豉炒老白花是一
道西双版纳的名菜:将采
回来的老白花清洗干净, 放在开水里焯上几分钟, 捞岀沥干晾凉,然后与豆
豉、辣椒、姜、蒜等共炒
几分钟即可。

食之甘甜微 涩,芬芳宜人。

地傣语将山牵牛称作“嘿 农捏”,意思是这种植物 擅长攀缘,可登高临风,
且花朵较脆,容易捏碎。

每年冬春之季,在西
双版纳地区的路旁林缘,入□易化,风味独特。

或荒坡灌丛,人们时常
人们只需将新鲜花朵 洗净,投入开水中焯上几
分钟,捞出沥干,然后加 入油、盐、豆豉等稍稍炒
制,一道的美食就可以端
上餐桌了,食之清香微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