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山东省2016年高三化学寒假作业4《化学》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6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2《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
1.
下列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冶炼的是()
A.Na B.Al C.Fe D.Ag
2.
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溴,富集溴可以用亚硫酸钠溶液或二氧化硫水溶液作为吸收液
B.从海水中提取碘常用过氧化氢做还原剂
C.可以用铝热反应制得单质镁
D.铝热剂就是指铝和氧化铁混合物
3.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但得到的液溴中常溶有少量氯气,除去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KI溶液
B.通入溴蒸气
C.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4.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加盐酸后过滤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5.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可作航天员和潜水员的供氧剂
B.干冰和碘化银均可用于人工降雨
C.近年来出现的城市雾霾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无关
D.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为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具有强氧化性
A.面粉增白剂中的成份CaO
2
B.CaO能与SO
反应,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2
C.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m的颗粒物,它们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7.
“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要求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取代反应 B.加聚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去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共3道小题)
8.
(12分)根据如图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欲将反应2Fe3++Cu═Cu2++2Fe2+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负极材料为,电解质溶液为,10min内该电池向外提供0.1mol电子,负极材料的质量变化为,假设该电解质溶液为2L,则以Fe3+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2)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A电极材料为Cu,B电极材料为Fe,则B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9.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①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②D和T ③16O、17O、18O ④CH4和CH3CH2CH2CH3
(2)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性质,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10.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3mL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
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
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1)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
(3)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4)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5)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_,所需主要仪器_ .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试卷答案
1.D
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一般来说,活泼金属用电解法,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如Hg、Ag等用热分解法冶炼.
解答:解: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一般来说,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如钠、镁、铝,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铁、铜,不活泼金属如Hg、Ag等用热分解法冶炼.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确定金属的冶炼方法.2.A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A.亚硫酸钠或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氧化;
B.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过氧化氢能氧化碘离子而体现氧化性;
C.镁的活泼性大于Al;
D.可以发生铝热反应的混合物称之为铝热剂.
解答:解:A.亚硫酸钠或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氧化,溴被还原生成溴离子,从而达到富集目的,故A正确;
B.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过氧化氢能氧化碘离子而体现氧化性,所以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故B错误;
C.镁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冶炼镁不能采用铝热反应,故C错误;
D.作为铝热剂重要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铝热剂应为Al和过渡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及铝热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熟悉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及流程,知道金属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题目难度不大.3.D
解:A.加入适量的KI溶液,生成碘,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
B.通入溴蒸气,与氯气不反应,故B错误;
C.液溴和氯气都与NaOH反应,故C错误;
D.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可与氯气反应生成溴,故D正确.
故选D.
4.D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无先后顺序要求;
B.氯化镁中的镁离子能水解,酸性环境会抑制水解,MgCl2•6H20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C.工业上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来制取金属镁,电解饱和MgCl2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镁;D.过程⑤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解答:解:A.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或BaCl2溶液→NaOH溶液
→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选项中的试剂添加顺序中,钡离子最后无法除去,故A错误;
B.在过程③中的MgCl2•6H2O灼烧过程中镁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在氯化氢气体中脱水可以抑制镁离子水解,故B错误;
C.电解饱和MgCl2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镁,工业上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来制取金属镁,
MgCl2 Mg+Cl2↑,故C错误;
D.利用海水制取溴:含Br﹣的海水通过蒸发浓缩,酸化,通入氧化剂通Cl2反应为:
Cl2+2NaBr=Br2+2NaCl,用SO2水溶液吸收Br2,Br2+SO2+2H2O═2HBr+H2SO4,再通Cl2,氧化溴离子生成单质溴,Cl2+2HBr=Br2+2HCl,
过程⑤反应生成的硫酸和氢溴酸都为强酸,对金属设备具有腐蚀性,需防腐,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的题目,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题,熟悉海水中的成分和物质的性质结合框图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5.C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分析:A、因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B、根据干冰易升华吸热和碘化银分解吸热来分析;
C、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体和粉尘;
D、根据铝合金的物理性能分析.
解答:解:A、因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故A正确;
B、干冰易升华吸热和碘化银分解吸热,所以均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体和粉尘,所以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有很大的关系,故C错误;
D、铝合金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Na2O2的应用、干冰易和碘化银的降雨、汽车尾气、合金的组成和性能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
6.D
试题解析:
A、CaO
2
具中含有过氧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CaO能与SO
2反应,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
2
气体,做脱硫剂,故B正确;
C、来源于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的氮的氧化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氮的氧化物排放,故C 正确;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m的颗粒物,而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 的分散系,不在一个数量级,故D不正确。

7.B
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绿色化学.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绿色化学的要求: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可知化合反应、加成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解答:解:加聚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到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符合要求,而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均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绿色化学的要求是原子利用率是100%,把握绿色化学的要求及常见反应的特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8.
(1)铜;氯化铁溶液;3.2g;0.005 mol/(L•min);
(2)Fe﹣2e﹣=Fe2+;升高.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1)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选取适合的材料,再根据电极反应式进行相关计算;(2)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做负极,A为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解答:解:(1)2Fe3++Cu═2Fe2++Cu2+,根据方程式可知,铜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应作为原电池的负极;3价铁离子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故电解质溶液可选用氯化铁;正极可选用惰性电极石墨(Pt亦可);又负极反应为Cu﹣2e﹣=Cu2+,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消耗1mol 铜,转移2mol电子,故转移0.1mol电子,消耗的铜为0.05mol,质量为0.05×64=3.2g,同时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以Fe3+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0.005 mol/(L•min)
故答案为:铜;氯化铁溶液;3.2g;0.005 mol/(L•min);
(2)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做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A为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升高,故答案为:Fe﹣2e﹣=Fe2+;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判断,原电池原理和电极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注意电极反应生成的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在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9.(1)②③;④;①(2)酸性;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考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同位素及其应用;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根据乙酸的分子结构以及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盐反应,据此解题.
解答:解:①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②D和T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
③16O、17O、18O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同位素;
④CH4和CH3CH2CH2CH3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属于同系物,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2)因乙酸含有羧基,为乙酸的官能团,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盐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故答案为:酸性;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在判断时要抓住各自的研究对象分别为:原子、有机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10.(1)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催化剂、吸水剂;
(3)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4)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
(5)分液;分液漏斗;
(6)小.
解:(1)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4)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由于反应物乙酸、乙醇沸点较低,小火加热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
(5)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且处于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因此分离的方法为分液,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
(6)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为乙酸乙酯,故密度小于水,故答案为: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