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商河县一中202届高三生物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乙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表现型,比例为1:2:1
B。 丁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掲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分离比表现为9:3:3:1,这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假说阶段
D。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答案】D
【解析】
D、灰色个体(XBXb)与白色个体(Xb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XBXb(灰色)、XbXb(白色)、XBY(黑色)、XbY(白色),有3种颜色,D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S期),C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2中,AF表示有丝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减数第二次分裂。图3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其中hj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 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B。 子代不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
C. 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D。 对基因只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后胸正常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出现后胸异常、非卷翅,说明后胸正常对后胸异常是显性性状,卷翅对非卷翅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非卷翅占1/4,说明翅型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后胸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都是后胸正常,不会有后胸异常,由于子代出现后胸异常雌果蝇,因此控制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都含有两种隐性基因,A错误,C正确;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子代可能会有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B错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详解】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且图中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
2。 下图 1 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详解】A、雌性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共3种,而雄性的基因型有XBY、XbY共2种,A正确;
B、白色雌性个体(XbXb)与黑色雄性个体(XBY)杂交,子代雌性全为灰色(XBXb),雄性全为白色(XbY),B正确;
C、灰色个体(XBXb)与黑色个体(XBY)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可能为白色XbY,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这句话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遗传图解简写出来。
10. 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硏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详解】AC、杂交后代中 黑色、灰色、白色个体的比例约为9:6:1,由此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都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C正确;
B、后代黑色个体中有1/9的个体为纯合子,即约有7只个体为纯合子,B正确;
D、白色个体中没有杂合子,D错误。
故选D。
8。 据下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5.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繁殖出了8只果蝇,则这8只果蝇的表现型是
A。 都是长翅B. 都是残翅
C. 6只是长翅、2只是残翅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用A、a表示),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即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3:1。但是由于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8只果蝇的表现型可能都是长翅,也可能都是残翅,还可能是6只果蝇是长翅,2只果蝇是残翅等其他情况。
A。 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 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C。 若F1雄鸡与这只黑色雌鸡交配, 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
D。 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让黑色的雌鸡(ZW)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说明浅色胫对黑色胫是显性性状;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即雄鸡全部为浅色胫,雌鸡一半为黑色胫、一半为浅色胫,后代雌雄性表现型出现了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Z上.
A. 4:4:1B。 3:2:1C. 1:2:1D。 9: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F2代中的显性个体1/3RR和2/3Rr分别自交,其中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2/3Rr自交后F3=2/3(1/4RR+2/4Rr+1/4rr)=2/12RR+4/12Rr+2/12rr,再加上1/3RR,所以F3代RR、Rr、rr分别是6:4:2=3:2: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种动物的毛色有黑色、灰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让该种动物的两黑色雌雄个体经过多代杂交,统计所有后代的性状表现,得到如下结果:黑色个体63只,灰色个体43只,白色个体7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黑色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Bb
B. 后代黑色个体中约有7只个体为纯合子
D。 控制双亲眼睛颜色 基因型是杂合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的孩子有可能是褐眼,也可能是蓝眼,因此不能判断出哪一个孩子是收养的,A错误;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1/2=1/8,B错误;乙是褐眼,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C错误;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D正确。
A。 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3种、2种
B. 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C. 灰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不可能 白色
D. 灰色与白色个体杂交,后代可能有3种颜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该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雌犬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雄犬的基因型有XBY、XbY。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判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明确在子代数目比较少的情况下,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6。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F1,F1再自交产生F2,淘汰F2的黄果番茄,利用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F3中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A。 ①与②B. ①与③C。 ②与③D。 ②与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发生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
【详解】正常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该是相同的,由图示分析,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染色体的颜色大部分相同,而交叉互换的部分颜色不同。根据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与③,①与 ④,即C正确,ABD错误.
【详解】A、图2中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二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短暂加倍,此时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图3曲线表示的染色体组数有加倍现象,只能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
C、图1中EF段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一分为二,图2中BC段是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C正确;
D、图3只能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后代雌雄性的表现型差异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进而写出亲子代的基因型并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11。 某种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故选C。
【点睛】
4.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 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 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详解】A、乙个体YYRr自交后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3:1,A错误;
B、甲乙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丙丁中,Y(y)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能揭示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
C、“孟德尔用丙的YyRr自交子代表现为9:3:3:1"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假说演绎法的验证阶段是测交实验,C错误;
C。 可以确定控制毛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后代灰色和白色个体中均有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故选C。
3。 如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图1中的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2中HI段只有1个染色体组
B。 图3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C. 图1中EF段和图2中BC段变化的原因不同
D.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1中的CE段和图3中的jk段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在实验验证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D正确。故选D.
9。 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和非卷翅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浅色胫对黑色胫是显性性状,说明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雄鸡为杂合子,让其与这只黑色雌鸡交配, 子代中黑色胫的有雄鸡也有雌鸡,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雄鸡为杂合子,其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D正确.
B。 丁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掲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分离比表现为9:3:3:1,这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假说阶段
D。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答案】D
【解析】
D、灰色个体(XBXb)与白色个体(Xb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XBXb(灰色)、XbXb(白色)、XBY(黑色)、XbY(白色),有3种颜色,D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S期),C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2中,AF表示有丝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减数第二次分裂。图3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其中hj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 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B。 子代不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
C. 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D。 对基因只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后胸正常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出现后胸异常、非卷翅,说明后胸正常对后胸异常是显性性状,卷翅对非卷翅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非卷翅占1/4,说明翅型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后胸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都是后胸正常,不会有后胸异常,由于子代出现后胸异常雌果蝇,因此控制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都含有两种隐性基因,A错误,C正确;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子代可能会有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B错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详解】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且图中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
2。 下图 1 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详解】A、雌性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共3种,而雄性的基因型有XBY、XbY共2种,A正确;
B、白色雌性个体(XbXb)与黑色雄性个体(XBY)杂交,子代雌性全为灰色(XBXb),雄性全为白色(XbY),B正确;
C、灰色个体(XBXb)与黑色个体(XBY)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可能为白色XbY,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这句话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遗传图解简写出来。
10. 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硏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详解】AC、杂交后代中 黑色、灰色、白色个体的比例约为9:6:1,由此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都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C正确;
B、后代黑色个体中有1/9的个体为纯合子,即约有7只个体为纯合子,B正确;
D、白色个体中没有杂合子,D错误。
故选D。
8。 据下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5.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繁殖出了8只果蝇,则这8只果蝇的表现型是
A。 都是长翅B. 都是残翅
C. 6只是长翅、2只是残翅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用A、a表示),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即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3:1。但是由于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8只果蝇的表现型可能都是长翅,也可能都是残翅,还可能是6只果蝇是长翅,2只果蝇是残翅等其他情况。
A。 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 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C。 若F1雄鸡与这只黑色雌鸡交配, 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
D。 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让黑色的雌鸡(ZW)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说明浅色胫对黑色胫是显性性状;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即雄鸡全部为浅色胫,雌鸡一半为黑色胫、一半为浅色胫,后代雌雄性表现型出现了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Z上.
A. 4:4:1B。 3:2:1C. 1:2:1D。 9: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F2代中的显性个体1/3RR和2/3Rr分别自交,其中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2/3Rr自交后F3=2/3(1/4RR+2/4Rr+1/4rr)=2/12RR+4/12Rr+2/12rr,再加上1/3RR,所以F3代RR、Rr、rr分别是6:4:2=3:2: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种动物的毛色有黑色、灰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让该种动物的两黑色雌雄个体经过多代杂交,统计所有后代的性状表现,得到如下结果:黑色个体63只,灰色个体43只,白色个体7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黑色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Bb
B. 后代黑色个体中约有7只个体为纯合子
D。 控制双亲眼睛颜色 基因型是杂合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的孩子有可能是褐眼,也可能是蓝眼,因此不能判断出哪一个孩子是收养的,A错误;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1/2=1/8,B错误;乙是褐眼,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C错误;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D正确。
A。 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3种、2种
B. 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C. 灰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不可能 白色
D. 灰色与白色个体杂交,后代可能有3种颜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该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雌犬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雄犬的基因型有XBY、XbY。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判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明确在子代数目比较少的情况下,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6。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纯种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杂交得F1,F1再自交产生F2,淘汰F2的黄果番茄,利用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则F3中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A。 ①与②B. ①与③C。 ②与③D。 ②与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发生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
【详解】正常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该是相同的,由图示分析,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染色体的颜色大部分相同,而交叉互换的部分颜色不同。根据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与③,①与 ④,即C正确,ABD错误.
【详解】A、图2中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二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短暂加倍,此时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图3曲线表示的染色体组数有加倍现象,只能表示有丝分裂,B错误;
C、图1中EF段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一分为二,图2中BC段是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C正确;
D、图3只能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后代雌雄性的表现型差异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进而写出亲子代的基因型并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11。 某种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故选C。
【点睛】
4.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 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 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详解】A、乙个体YYRr自交后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3:1,A错误;
B、甲乙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丙丁中,Y(y)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能揭示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
C、“孟德尔用丙的YyRr自交子代表现为9:3:3:1"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假说演绎法的验证阶段是测交实验,C错误;
C。 可以确定控制毛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后代灰色和白色个体中均有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故选C。
3。 如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图1中的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2中HI段只有1个染色体组
B。 图3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C. 图1中EF段和图2中BC段变化的原因不同
D.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1中的CE段和图3中的jk段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在实验验证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D正确。故选D.
9。 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和非卷翅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浅色胫对黑色胫是显性性状,说明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雄鸡为杂合子,让其与这只黑色雌鸡交配, 子代中黑色胫的有雄鸡也有雌鸡,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雄鸡为杂合子,其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