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 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原始的手动绘制
转型为依据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绘图计算,同时采用这种绘制模式有助于工程造价
模式的发展,但是就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
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虽然整体化的水平较高,但实际上精细化程度不够。


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BIM技术在
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工作的效率得不到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设工程的要求是非常精细的,并且还需要工作人员具
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
与良好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情况当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BIM模型承载了建筑物的物理特征、功能特征、时间特性等大量的信息,这
些信息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必备信息,有效而合理地利用这些信息,是未来工
程造价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BIM模型丰富的参数信息、多维度的业务信
息能够在任何时点,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经济信息,能够动态、准确的进行各时
点的成本分析和控制。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将从繁重的算量、对量、审核工作中解
放出来,可以更加深入地对价格组成、成本管理等工作进行研究,能够以最少的
时间实时实现任意维度的统计、分析和决策,保证了多维度成本分析的高效性和
精准性,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工程造价行业整体水平与能力。

二、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数据处理效率低
在一定程度上建筑施工时一个多工种共同协作的节约化现代工程,在建筑构
造期间,建筑物的主体建造和建筑物地基的建造等,都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筑原材料品种相对较多,并且不同的材料自身的性能以及属性也是大不相同的,
在购买材料价格成本也是有着较大的差别。

当前市场上的建筑材料大约有一百多
万种左右。

在工程造价的数据管理方面需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在除去核算方面的
内容之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整理与收集。

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对于原材料的价
格收集是相对单一的,在采用具体的定点对于供货商的价格询问方式也是不同的,不能迅速、准确的了解到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在没有建立起原材料的数据库所引
起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是极为低下的。

(二)工程造价核算成本偏差大
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是相对封闭的,建筑工程的资金测算方式
相对单一,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工程进行拆分,分配到测算造价人员进行具体的
核算中。

因为所负责的计算工程各部分工程造价人员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经常
会直接导致很多的工程造价数据之间衔接不到位,从而影响到工程资金管理出现
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项目是综合性、集约化的整体性工程,在需要对施工所
需要的资金进行具体的核算,和原材料以及辅助材料进行实际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

在工程造价的标定价格当中起所更新的时间周期大约是在3到5年左右,这
个时间和市场的变化以及发展有着极大的落后性,从而会形成建筑工程造价不能
及时的为工程提具体的数据参考。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工程造价对
于具体的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当中的需求以及供求管理来优化调整的,工程
造价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幅度也是相对较大的,若是使用标定的价格来进
行工程造价的定价,那么会直接导
致实际工程需求和数据出现误差。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对策研究
(一)在市场发育初期,需要加强BIM技术市场的培育力度,激活BIM技术
运用市场
在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投资项目中应用BIM技术,通过示范项目,以行业标
杆的形式,展现出BIM技术的价值优势,激活BIM技术应用的市场需求。

虽然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建设投资方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暂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

建设投资方作为BIM技术应用的最终受益者若没有
积极的需求,自然市场难以生存和发展,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有相应的需求才会有相应的供给。

而在中国市场环境中,政府对于市场经济
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成分,通过
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助力新技术的发展。

因此,建议在政府投资项
目和国有投资项目中,以政策鼓励措施或强制手段推行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
上的应用,通过示范项目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建设投资方对于BIM技
术的认可程度,带动建设投资方对BIM技术的运用欲望,认识BIM技术的价值所在,逐步提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的需求空间。

2、在市场培育的初期,制
定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作为外部驱动力,激励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市场的应用。

政策上的引导,是属于“扶上马、送一程”的短期行为,但在市场推广的初期,具有显著的孵化效应。

建议政府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
作为外部驱动力激活BIM技术的应用市场,逐步推动BIM技术在造价咨询行业的应用,如BIM技术应用收费指导价格,或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进行BIM技术应用补贴等。

在制定BIM技术应用收费指导价格时,明确BIM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标准,以及建设参与各方的权、责、利,有利于BIM技术市场的规范管理。

而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进行BIM技术应用补贴的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BIM
技术的应用成本,给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带来一定的动力,有利于推进BIM技术在
造价咨询行业的应用。

(二)建立适合BIM技术运用的市场环境
政府部门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组织方式,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逐
步打通设计、施工、造价等专业之间的联系通道,有效促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
管理中的应用。

调研显示,共有59家企业将“在建设项目中设计、施工、监理、
造价等各参建方处于分离状态,相互之间缺乏协作和支持”视为BIM技术推广的
拦路虎,占比达到35.3%。

同时,93.1%的受访者认为EPC总承包模式有利于推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充分应用。

可见,工程总承包模式对推进全过程造
价管理的运用已经在业内形成初步共识。

可以说,工程总承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
打通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运用瓶颈,是促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的一剂良方。

通过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运用BIM技术,积累BIM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数据,为逐步建立迎合各专业的BIM建模标准和各个专业软件的数据交换标准提供
实践经验,可分阶段打通设计、施工、造价、运营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

因此,
建议政府部门改革工程建设的组织方式,大力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提升
BIM技术运用的市场需求空间,有效促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就必须要通过上述的解决措施进行针对,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有着明显的完善,从而去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益萍.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179.
[2]王新妮.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水泥,2017(10):184.
[3]冯航.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经
济,2017,38(11):23-25.
[4]朱逸炯.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
饰,2018(31):158-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