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限时综合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6分)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一九七四年三月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依次选用四个极具特色的不同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久久难忘的乡愁情结。

B.本诗围绕不同的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极大地丰富了乡愁的情感内涵。

C.不说“红海棠”而说“海棠红”,是为了强调“红”的鲜艳灿烂,与后文的“血”自然
相连。

D.从“醉酒”到“沸血”,从“家信”到“母亲”,表现了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答案 D
解析该诗歌意象的选择是并列式的,体现的都是诗人浓浓的乡愁,并没有表现“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2.下列对本诗与《乡愁》在内容与艺术特色上的比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诗歌都是乡愁诗,都表达出特定时期与特定地理条件下所具有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情感。

B.两首诗歌意象单纯而有张力,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象征,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写实。

C.在意象的组合上,《乡愁》以时间为线索,意象间有递进意味;而本诗则采用并列的意象组合。

D.《乡愁》不刻意锤字炼句,语言质朴浅显;而本诗则以逆常悖理的语言达到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

答案 B
解析B项表述有误,应该是“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写实,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象征”。

3.诗人为什么选取“长江水”这一意象来表达乡愁?请简要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以“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化无形为有形,以长江水的绵延不绝象征游子的绵长柔情。

4.闻一多提出诗歌讲求“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三美”的。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音乐美: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

②绘画美:“海棠”“雪花”“腊梅”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③建筑美: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节诗首尾呼应,句式均齐,段节匀称。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6分)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954年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等”和“季节”赋予“容颜”以叙事内容和空间限度。

B.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东风”“柳絮”“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春帷”“小小的窗扉”等充满古典意味的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期待,也就是“等”。

C.诗中思妇的心情起伏很大,经历了期待——惊喜——失望的过程。

D.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故事,高潮在“达达的马蹄”声使女子由惊喜而跌至极度失望的深渊这一刻。

答案 A
解析“空间限度”错,应是“时间限度”。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节中,“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更突出“开落”。

“莲花”由开到落,写出了女子等待时间的漫长;同时,运用比喻的手法,反映了女子的容貌由美丽到憔悴的变化过程。

B.“莲”与“怜”同音,“怜”就是“爱”的意思。

古诗中莲花是爱情的象征,诗人借此展现了一位等待“归人”的女子形象;同时,“莲花”也象征着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

C.第二节中,连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四个否定句,它们相互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

D.第三节中,“达达的马蹄”是对第二节“青石的街道”的照应,“美丽的错误”又是对第一节“莲花的开落”的照应,全诗的情感脉络因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答案 D
解析“对第二节‘青石的街道’的照应”错,应是对“跫音”的照应。

7.“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中,“美丽的错误”应如何解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美丽: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响起来了,这声音对她而言无疑是
美丽的。

②错误:因为“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这“美丽的错误”残忍地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③“美丽的错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女子的深深歉意和赞美,也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朦胧、优美的意境。

8.《错误》一向被认作是传统闺情诗在现代的继承与发展,然而,诗人在出版时的后记中曾发表过一番言论,他称:“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的主题,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传统闺情诗。

①诗歌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中,“江南”一词是地点名词,这就限定了这一事件所发生的地域——江南。

②期待丈夫归来的少妇则可能会因为长期的期待不果而心灰意懒,也可能会在即将见面的一刻内心覆上一层甜美的羞涩。

恰恰是这种微妙的心态的差别,最能体现此处女子的身份。

③此外,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大量运用了“东风”“三月”“柳絮”“春帏”等多个指向性较强的诗歌意象,而这些意象在古代多用于表示男女相思之作。

因此,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是抒写闺怨的。

(观点二)母亲的等待。

诗人身在台湾,他所谓的“打江南走过”表达的是一种怀国的故园之思,因此,守候者等待的就不仅仅是“爱人”,也可以是“儿子”。

甚至于,这个等待者也可以不视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对因为历史政治的分割而不能团聚,身在故国的守候者群体的抽象;或者说,这个等待者其实就是祖国母亲,此诗既是母亲对不能回归的游子的呼唤,也是游子对家国深深的乡愁。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6分)
冬(之一)
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1976年12月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

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

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

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

答案 A
解析“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错误,根据“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可知诗人有着淡淡的忧伤。

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

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

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

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

答案 B
解析“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错误,从诗歌整体来看,冬天虽然是严酷的,但也是温暖的。

11.“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冷”指天气寒冷,“昏黄”指阳光暗淡,突出了“严酷的冬天”的特征;②与首句中的“短命”相呼应,传达出年衰岁暮之感;③为下文的深沉感慨“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做铺垫。

12.《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死寂的原野”上,小河却仍在冰下“低语”;②在“严酷的冬天”,“我”却享受着“人生的乐趣”;③诗人笔下,“严酷的冬天”与“感情的热流”并存,两者相反相成,交叉渗透,丰富了诗歌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