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ppt(课件+分层训练单元检测) 人教课标版1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马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5分) A.峥.嵘狰.狞慎.重缜.密周全
B.诅.咒趔趄.狙.击神情沮.丧
C.讥诮.眉梢.俏.丽峭.拔刚劲
D.辍.学啜.泣拙.劣相形见绌.
解析A项,zhēnɡ、zhēnɡ、shèn、zhěn;B项,zǔ、qie、jū、jǔ;C项,qiào 、shāo、qiào、qiào;D项,chuò、chuò、zhuō、chù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 A.绸缪迂回矫揉造作瞠目结舌
B.氤氲殷红因势利导一蹴而就
C.颠簸竣工关怀备至顶礼摩拜
D.桀骜静谧一叶扁舟拾人牙慧
解析C项,摩—膜。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5分)
①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______成了鳍状。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________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爷爷说他忘不了那一段令人________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A.蜕化熏陶辛酸
B.退化熏陶心酸
C.退化熏染心酸
D.蜕化熏染辛酸
解析“退化”指进化过程中部分器官变小、简化,功能减退甚至消失,符合语境,故排除“蜕化”。

“熏染”为贬义,应排除。

“辛酸”与“令人”
不搭配,应排除。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5分) A.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涉及诸
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和深入研究,不可能一挥而就
....。

B.烟草制品利用“技术进步”增加烟草制品吸引力,扩大烟草制品的消费,
显然是在危害和损害人体健康,这与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南辕北辙
....。

C.本市多家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表示,在为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时,他们已开始参考《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标准》执行,但本市各类汽车修理厂却仍在各.
行其是
...。

D.他是个敢作敢为
....的主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他从小就喜欢到处打架斗
殴,在这次事件中他又起了主导作用。

解析A项一挥而就:一动笔就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敏捷地完成。

B项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这里应用“背道而驰”。

C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D项敢作敢为:形容办事勇敢,无所畏惧。

褒义词。

答案 C
5.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把序号填入横线处即可)(8分)
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
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俊俏,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

自然
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
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野游,远足寻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段文字缀连的思路是: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但自然之美还得远足郊野寻觅——郊野,别有情趣——郊野春季为佳——为什么选择春季。

答案②⑤④③①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老马》,完成6~8题。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6.第一节中“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两句诗,表现了老马的什么性格?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老马的象征意义,从而回答老马的特征和作者对老马所寄予的情感。

答案(1)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和无奈。

(2)同情和悲愤。

7.怎样理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这两句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具体含意。

答案形象地描写出压迫者的凶狠,也表现了“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和不知出路何在的悲哀。

8.这首诗每一节中分别有一个字锤炼得极好,你找到了吗?请说说它们的妙处。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找出最能表现老马遭遇、突出老马性格的动词,然后具体分析它们在老马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答案扣、咽。

“扣”这个动词可谓形象、传神。

不仅使人想得出马背上的重压,还使人看得出这种重压的力度和慢慢压下去的进度。

假如换一个别的字,就不会这样自然、恰当、精妙了。

“咽”将老马人格化,展现了无尽的悲哀和痛苦,描绘出老马悲惨的命运。

这两个字写活了忍辱负重、忍气吞声、欲哭无泪、欲求无助的老马形象。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9.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怎样的?诗人又是怎样去面对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诗中第1节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贫困、落后、混乱的。

诗人在绝望中依然用纯洁、质朴的情怀憧憬美好未来,依然对未来怀着坚定、执著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10.诗歌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诗人坚定地“相信未来”的理由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先,诗人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能“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

“睫毛”、“瞳孔”两个意象承“眼睛”而来,形象地描绘出未来人思考的神情,而“拨开”和“看透”又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就寄托于这思考的形象中。

其次,诗人不在乎人们对我们肉体和经历的褒贬。

“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三个具体的形象或神情,传递着现实人们的种种苦态;“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四个细节,呈现出人们对过去历史种种评价的表情,形象传神,用笔精当。

再次,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

后三节曲折地挖掘了人类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诗人才毫不怀疑地“相信未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11.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反复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试加以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诗人“相信未来”这一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特别是“相信未来”
一语在全诗中反复出现,点明了题旨,构成了诗歌抒情的线索;在感情上,反复吟咏,有助于表达相信未来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相信未来的美好,相信理想一定能实现的情感;在表达效果上,一咏三叹,不断强化坚定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