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电话用户线接口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电话⽤户线接⼝实验
实验⼀电话⽤户线接⼝实验
⼀、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在程控交换机中,⽤户电路也可称为⽤户线接⼝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LIC)。
根据⽤户电话机的不同类
型,SLIC可分为模拟⽤户接⼝电路和数字⽤户接⼝电路。
模拟⽤户接⼝电路与模拟电话相连接,数字⽤户接⼝电路与数字终端相连(如ISDN终端)。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使⽤模拟⽤户接⼝电路。
模拟⽤户接⼝电路的结构如图6.1.1所⽰:
程控交换机中⽤户接⼝电路⼀般要具有B(馈电),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O(过压保护)七项功能。
具体含义是:
1、馈电(B-Battery feeding):向⽤户话机送直流电流。
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伏(或
-24伏),环路电流不⼩于18m A。
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过压过流冲击损坏电路、设备。
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90Vrms正弦波。
4、监视(S-Supervision):监视⽤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等信号
以送往控制⽹络和交换⽹络。
5、编解码与滤波(C-CODEC/Filter):在数字交换中,它完成模拟话⾳与数字码间的转
换。
编译码通常采⽤PCM⽅式,其编码器(Coder)与解码器(Decoder)统称为CODEC。
相应的防混叠与平滑低通滤波器带宽范围为:300Hz-3400Hz,编码速率为64Kb/s。
6、混合(H—Hybird):完成⼆线与四线的转换功能,即实现模拟⼆线双向信号与PCM
发送和接收数字四线单向信号之间的连接。
7、测试(T—Test):对⽤户电路进⾏测试。
在实际应⽤中,外部往往包含有⼀级过压保护器,有时编解码器部分另独成⼀体,集成
为编解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所谓集成模拟SLIC完成。
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户接电路采⽤接⼝专⽤集成电路PBL38710(U101和U201)实现,PBL38710提供了以下功能:馈电,振铃、摘挂机检测、2/4线变换、测试五个主要功能。
通过HB、E1、C1、C0可对PBL38710多种状态进⾏设置,在通信终端平台中仅使⽤了其中的其两根控制线C0、C1与⼀根状态线DET。
当C1=0、C2=1时,DET 检测在没有向⽤户振铃时的⽤户摘挂机状态,DET=0表⽰⽤户摘机,DET=1表⽰⽤户未摘机。
当C1=1、C2=0时,DET检测在有向⽤户振铃时的⽤户摘挂机状态,DET=0表⽰⽤户摘机,DET=1表⽰⽤户未摘机;在该状态下,PBL38710还完成输⼊的铃流信号放⼤以达到驱动⽤户电路的要求。
当然,还可以通过设置控制线的其它⽅式来控制PBL38710⼯作在相应的状态,具体可参见PBL38710技术⼿册。
PBL38710内部电路单元组成框图见图6.1.2所⽰。
PBL38710中的2/4四线变换作⽤是把⽤户线接⼝电路中的话⾳模拟信号(TR)通过该电路的转换成去话(T)与来话(R)。
2/4转换电路应具有以下技术要求:
1、完成2/4线转换功能:⼆线上的发信号可分离出送到四线发电路中,同时也可将四
线上的收信号送到⼆线上。
图6.1.2.PBL38710内部电路单元组成框图
2、回波返损(ERL)⼤:⼀般要求回波返损⼤于15dB,这主要与2/4线上的匹配程
度有关。
3、转换损耗⼩:信号由⼆线端到四线发端和由四线收端到⼆线端的衰减应尽可能⼩(越
⼩越好),等。
⽤户接⼝电路实验将主要测试馈电、振铃、摘挂机检测、2/4线变换四项功能。
⼆、实验仪器
1、J 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台
2、20MHz双踪⽰波器⼀台
3、电话机⼆部
三、实验⽬的
1、了解PBL38710的主要性能、特点
2、掌握⽤户环路接⼝完成的主要功能
四、实验内容
准备⼯作:跳线
1.电话1模块内发、收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101、K102设置在N位置(左端),电话2模
块内发、收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201、K202设置在N位置(左端);
2.DTMF1模块内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301设置在N位置(左端),DTMF2模块内增益选
择跳线开关K401设置在N位置(左端);
3.ADPCM1模块内输⼊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N位置(左端),发、收增益选择
跳线开关K502、K503设置在N位置(1_2:左端),输⼊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504设置在ADPCM2位置(中间);
4.ADPCM2模块内输⼊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601设置在N位置(左端),发、收增益选择
跳线开关K602、K603设置在N位置(1_2:左端),输⼊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604设置在ADPCM1位置。
5.将2部电话机分别接⼊PHONE1和PHONE2插座,然后加电。
实验箱正常⼯作时可⽤
⽰波器在测试点TPMZ07测量到脉冲信号,否则复位系统。
下⾯所有实验均在电话1模块上进⾏测试。
测试
1.馈电功能测试
话机摘机后听到拨号⾳时可拨号,则表明⽤户接⼝模块已向电话机供电。
⽤⽰波器检测检测点TP101、TP102上直流电压的变化。
测量时可以观测检测点TP101、TP102的绝对电平变化,也可利⽤⽰波器上的反向相加功能测量TP101、TP102差值变化。
记录测量结果。
2.振铃功能测试
⽤话机2摘机拨号码”1”,则话机1处于振铃状态。
(注:为避免⼲扰,被叫最好在振铃间隙摘机,否则有可能造成通话异常。
)
1)由FPGA产⽣的25Hz铃流信号送⼊U101(PBL38710)的7脚进⼊放⼤驱动单元。
该
信号是否铃流向⽤户环路振铃,取决于C1/C2的设置,参见表6.1.1。
2)测试TP104:C2/C1=01时,对话机振铃;C2/C1=10时,停⽌振铃;振铃信号应
为4秒为低电平(静),1秒为⾼电平(铃)。
表C2/C1和DET的功能
状态TP105/C2 TP104/C1 TP103/DET
未振铃 1 0 0: 摘机
未振铃 1 0 1: 挂机
振铃0 1 0: 摘机
振铃0 0 1: 挂机
3.摘挂机状态测试
话机插在1位置,处于挂机状态,⽤⽰波器测量TP103,其应为⾼电平;话机1摘机,⽤⽰波器测量TP103,其应为低电平。
4.2/4线转换功能测量
⼆部话机处于挂机状态。
⽤话机2摘机,并拨叫号码1,话机1振铃后摘机,⼆话机处于通话状态。
话机1讲话,⽤⽰波器测量TP106,其上应有话机1讲话的语⾳信号;话机2讲话,⽤⽰波器测量TP107的波形,其上应有话机2讲话的信号,同时话机1也可以听到话机2讲话的声⾳。
(注:⼀般话⾳信号幅度较⼩,为了便于观察,在双⽅摘机后可采⽤拨号发送双⾳多频代替讲话。
)
5.回波返损测量
1)⽤函数信号发⽣器产⽣⼀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模
拟信号测试端⼝J005和J006(地);
2)ADPCM2模块的输⼊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601设置在T位置(右端),使信号通过
ADPCM2模块编码、ADPCM1模块译码后进⼊⽤户接⼝模块1。
3)通过拨号在话机1和话机2之间建⽴话⾳链路;
4)⽤⽰波器测量⽤户接⼝模块1远端输⼊模拟话⾳信号测试点TP107的信号电平
V1PP。
并将测试结果除以5(注:因后续运放U102B存在5倍衰减)。
5)⽤⽰波器测量⽤户接⼝模块1回波电平测试点TP106的信号电平V2PP。
V1PP/V2PP的值即为该2/4线变换器的回波返损。
6)学⽣可以采⽤不同类型的电话机重复上述测试步骤,根据结果解释出原因。
思考:回波产⽣的原因?回波对通信会带来什么影响?可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少)回波?
五、实验报告
1、分析和总结各项测试结果。
2、将测试结果与PBL38710控制状态进⾏⽐较,说明交换单元如何对PBL38710进⾏
控制的。
3、通过发不同频率的双⾳多频信号,简单测量PBL38710的通道特性(⽼师⽰教或指
导下进⾏)。
4、分析回波返损过⼩会对通信系统带来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