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原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原文及赏析
北岛的《回答》是一首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和深刻思想内涵的诗作。
这首诗创作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原文如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不公。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开篇这两句就如
石破天惊,将卑鄙者和高尚者的命运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卑鄙者凭借其卑鄙的手段畅通无阻,而高尚者却只能在死后留下墓志铭,这种对社会道德颠倒的痛斥,直击人心。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这里的“镀金的天空”象征着虚假的繁荣和表面的美好,而“死者弯曲的倒影”则暗示了那些被扭曲和扼杀的正义与生命。
诗中连续的追问,“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困惑和质疑。
冰川纪本应结束,却依然寒冷;好望角的发现本应带来希望,死海却依然充满竞争和争斗。
这种强烈的反差,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诗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使命,他要为那些被压迫、被忽视的声音发声,要挑战这个不公的世界。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种坚定的反抗精神,展现了诗人不屈的意志和勇气。
他不相信虚假的表象,不相信既定的命运,要以自己的力量去抗争。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一连串的“不相信”,是对传统观念和现实谎言的彻底否定,体现了诗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
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诗人愿意承受所有的苦难,为了人类能够找到新的希望和出路。
最后,“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
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诗人在绝望中仍看到了
希望,相信未来会有新的转机,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将指引前进的方向。
从艺术手法上看,《回答》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有力,具有强烈的
冲击力。
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也十分巧妙,如“通行证”“墓志铭”“冰
川”“死海”等,使诗歌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总的来说,北岛的《回答》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呐喊,一种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许。
它激发了人们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着勇气和信念。
这首诗在当代中
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价值和意义将永远熠熠生辉。
以上是对北岛《回答》的原文及赏析,希望能让您对这首诗有更深
入的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