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指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本钱计量指引
〔第二次征求定见稿2021年4月〕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为尺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本钱计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办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实施新本钱协议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掉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罗法律风险,但不包罗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办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监管本钱计量实施监督查抄。
第五条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的方法包罗〔按计量复杂程度从初级到高级排序〕:底子指标法、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高级计量法。
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使用更高级的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初度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必需事先向银监会申请使用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或高级计量法,经批准前方可实施。
经银监会审查不符合高级计量法资格尺度的,应采用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不符合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资格尺度的,应采用底子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
第二章底子指标法
第六条商业银行采用底子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要求,应按照银监会发布的商业
银行操作风险办理指引的要求,成立操作风险办理框架,将操作风险办理作为主要风险办理本能机能纳入全行风险办理体系。
第七条总收入定义为净利息收入与净非利息收入之和。
总收入中不扣除各项损掉筹办和营业费用,但应扣除银行账户上“持有至到期日〞和“可供出售〞证券实现的损益、非正常工程收入和保险业务收入〔总收入计量参考规那么见附录一〕。
底子指标法关于总收入的定义同样适用于尺度法和尺度法替代形式,也适用于尺度法和尺度法替代形式中各业务条线总收入的定义。
第八条底子指标法下,操作风险监管本钱等于银行前三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之和乘以15%的算术平均值。
如某年的总收入为负值或零就不纳入分子中,分母〔即年份数〕也做相应的调整〔即分母可为1,2或3〕。
计算公式如下:
底子指标法需要的监管本钱=前三年中所有收入为正的年份总收入之和乘以15%/相应总收入为正的年份数。
第三章尺度法
第一节资格尺度
第九条商业银行使用尺度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应按照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办理指引的要求,成立操作风险办理框架,将操作风险办理作为主要风险办理本能机能纳入全行风险办理体系。
银监会在审批尺度法申请时,重点存眷商业银行是否满足以下资格尺度:
(一)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承担监控操作风险办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高级办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办理战略、政策及制度。
(二) 商业银行必需成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产物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内部操作风险办理系统。
该办理系统必需能够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掉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能够撑持操作风险和控制办法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忙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陈述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该办理系统必需有完备的书面制度相配套,
有关制度中应规定如何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出处置和补救。
(三)商业银行必需按期向业务条线或部分主管、高级办理层和董事会陈述操作风险办理陈述,陈述中应包罗关键风险指标、已确认或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掉、主要操作风险事件的详细信息,并用制度规定必需针对办理陈述中反映的信息采纳适当步履。
(四)商业银行必需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并跟踪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包罗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损掉金额和损掉频率。
按期对损掉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成果纳入全行的风险办理流程。
(五)商业银行必需确保有充沛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撑持在全行和各业务条线实施操作风险办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六)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办理流程和系统必需接受验证和按期独立审查,审查必需涵盖各业务条线和操作风险办理环节。
〔七〕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办理系统和内部验证程序应按期接受外部审计和监管当局的监督查抄。
第二节计量方法
第十条商业银行使用尺度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银行的业务分为8个业务条线:公司金融、交易和发卖、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代办署理效劳、资产办理和零售经纪〔业务条线的配对关系见附录二〕。
第十一条各业务条线的监管本钱要求为本业务条线的总收入乘以该业务条线的对应系数。
总监管本钱是各业务条线的监管本钱按年算术加总后〔即下表中的合计项〕取前三年的算术平均值。
关于各业务条线的监管本钱,业务条线的总收入各对应系数为:
此中,在任何一年,任何业务条线负的本钱要求〔由负的总收入所造成〕可在不加限制的
情况下,用以抵消其他业务条线正的本钱要求。
但如果在给定年份,各业务条线本钱要求加总
后为负值,那么该年本钱要求为零来代替。
计算公式为:
标准法需要的资本要求前三年的总资本要求之和(如果某年份总资本要求低于零,就用零代替)/
=3此中: =
每年的总资本要求各单项资本要求之和。
第四章尺度法替代形式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采用尺度法替代形式时,除应符合以上规定的尺度法资格尺度外,还
应向银监会说明其使用尺度法替代形式具有防止风险重复计算的改进效果。
一旦商业银行获准
采用尺度法替代形式,未经银监会批准,不得再改用尺度法。
第十三条尺度法替代形式的业务条线配对原那么和对应系数与尺度法不异。
此中,对零
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用贷款和垫款之和前三年的算术平均值乘以3.5%代替总收入作
为风险指标,其对应系数与尺度法一致。
此中,计算零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操作风险
本钱公式别离为:
零售银行业务的资本要求零售银行业务贷款和垫款余额之和的前三年算术平均值*12%
=3.5%*
商业银行业务的资本要求商业银行业务贷款和垫款余额之和的前三年算术平均值*
=3.5%*15%在使用尺度法替代形式时,零售银行业务的贷款和垫款总额包罗:零售贷款、按零售业
务处置的中小企业贷款和购入的零售应收账款。
商业银行业务的贷款和垫款总额包罗:公司
贷款、主权贷款、银行同业贷款、专业贷款、按公司贷款处置的中小企业贷款和购入的公司应
收账款以及银行账户证券的账面价值。
第十四条其他六个业务条线〔包罗第十一条提到的“其他项〞〕的本钱要求为业务条线
的总收入加总后乘以18%〔见下表〕。
业务条线
款系数系数
零售银行业务 3.5% 12% 3.5%×12%×零售银行业务贷款垫款余额商业银行业务 3.5% 15% 3.5%×15%×商业银行业务贷款垫款余额其他六项业务条线总收入18% 18%×总收入
在任何一年,任何业务条线负的本钱要求〔由负的总收入所造成〕可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用以抵消其他业务条线正的本钱要求。
但如果在给定年份,八个业务条线本钱要求算术加总后〔即上表中的合计项〕为负值,那么该年的总本钱要求用零代替。
总的监管本钱为八个业务条线监管本钱算术加总后的三年算术平均值。
第五章高级计量法
第十五条高级计量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计算监管本钱要求。
第十六条商业银行使用高级计量法应符合第十七到第二十条规定的资格尺度,并事先获得银监会的批准。
在采用高级计量法计算监管本钱之前,银监会有权对申请银行所使用的高级计量法实施一段时间的初始监测,以确定该方法是否可信和适当。
经银监会批准实施高级计量法的,银监会有权在实施初期假设干年度内要求商业银行双轨运行高级计量法和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并规定高级计量法计量的成果不得低于用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计量成果的必然比例。
双轨运行的具体原那么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银行除符合本指引第九条规定的尺度法应当满足的资格尺度外,还应当符合以下定性尺度:
〔一〕其内部计量系统必需基于内部和外部相关损掉数据、情景阐发、银行特定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等综合情况,合理衡量银行的非预期损掉。
计量系统必需能促进银行改进业务条线操作风险办理,撑持在各业务条线中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经济本钱。
〔二〕已使用尺度法〔含尺度法替代形式〕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
(三)银行必需确保有专人负责操作风险办理,并制定覆盖全行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缓释政策、程序、计量方法和陈述系统。
(四)外部审计师和/或银监会对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系统的验证必需包罗如下内容:
1.核实内部验证程序运转正常;
2.确保风险计量系统的数据流和流程透明且便于使用,并确保审计人员和银监会在
认为有必要并在适当的程序下能获得系统的规格和参数信息。
第十八条银行用高级计量法计量操作风险本钱要求还应满足以下定量要求:
〔一〕必需说明所采用的方法考虑了非常严重的损出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损掉金额。
〔二〕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必需有操作风险模型开发和模型独立验证的严格程序。
〔三〕商业银行如不克不及证明已准确计算出了预期损掉,就必需加总预期损掉和非预期损掉得出操作风险监管本钱。
〔四〕在加总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本钱时,允许银行使用内部确定的相关系数,但要说明所估计的各项操作风险损掉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显著性查验。
〔五〕操作风险计量系统在使用内部堆集的数据的同时,必需考虑相关的外部数据,并辅助以情景阐发和经营环境及内部控制因素阐发。
〔六〕银行需要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中成立可信、透明、文件齐备且可验证的方法。
第十九条用于计量操作风险的内部损掉数据至少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用于损掉计量和验证的内部损掉数据至少要有5年的不雅测期,如果银行初度使用高级计量法,允许使用3年期的内部历史数据。
〔二〕银行收集内部损掉数据时应设置合理的门槛值。
〔三〕内部损掉数据必需综合全面,涵盖所有重要的业务活动,反映所有相应的子系统和地域的风险情况。
银行必需说明,未纳入计量的任何业务活动或风险表露,无论是单个还是加总,都不会对总体风险估计成果发生重大影响。
〔四〕除了收集总损掉数额信息外,银行还应收集损出事件发生时间、损掉中收回局部等信息,以及描述损出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描述性信息的详细程度应与总的损掉规模相称。
〔五〕如果损掉是由某一中心控制部分〔如信息技术部分〕引起或由跨业务活动及跨期事件引起,应确定损掉分配的具体尺度。
〔六〕与信用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掉,如已反映在银行的信用风险数据库中(如典质品办理存在缺陷),那么在计算最低监管本钱时应将其视为信用风险损掉,对此类损掉不必计提操作风险本钱要求。
但应将所有的操作风险损掉记录在操作风险内部数据库中,并单独做出标
识表记标帜。
〔七〕与市场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掉,应视为操作风险损掉并计提操作风险本钱。
第二十条操作风险计量系统可操纵相关的外部数据〔公开数据或银行业内部使用的数据〕。
银行必需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计量时必需使用外部数据,以及如何使用。
外部数据应包含实际损掉金额、发生损出事件的业务信息、损出事件的起因和情况、或其他有助于评估它行损出事件相关性的信息。
银监会鼓励实施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之间以适当的形式共享内部数据,作为计量的外部数据来源。
对各商业银行内部数据的汇总、办理和共享应用,应遵循事先确定的书面规那么。
有关规那么和运行办理机制应事先向银监会书面陈述。
第二十一条评价操作风险大额损掉表露时,可借助风险办理专家的主不雅情景阐发判断,但此类判断须经第三方验证。
第二十二条银行在操纵数据计量操作风险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可能使操作风险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条件成熟时,可将这些因素转换成为可计量的定量指标。
第二十三条在计量操作风险时承认保险的风险缓释影响。
保险缓释本钱额度最高不超过操作风险总本钱要求的20%。
银行享受这种风险缓释作用的前提是符合银监会规定的尺度〔另行规定〕。
第二十四条鉴于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尚无公认的统一尺度,银监会允许银行在开发操作风险计量和办理方面拥有灵活性。
银行可按照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以及风险办理程度的不同,在满足上述尺度条件下选择适合于自身的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方法。
例如,银行可选择内部计量法、损掉分布法、极值模型以及打分卡法等。
第二十五条经银监会批准,银行可就局部业务使用高级计量法,对其余业务使用尺度法,但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银行全球范围业务的所有重大操作风险均无遗漏;
〔二〕银行使用高级计量法计量的业务应符合高级计量法的资格尺度;而使用较简单方法计量的业务也应符合相应方法的要求;
〔三〕银行实施高级计量法时,全行大局部操作风险应由高级计量法计量。
〔四〕银行向银监会提供实施高级计量法的时间表。
第六章监督查抄
第二十六条银监会按照本指引规定的资格尺度,对商业银行提交的操作风险监管本钱计量申请予以审查,申请文件目录和格式另行规定。
第二十七条经银监会批准后采用较高级计量方法的商业银行,未经银监会批准,不克不及退回较简单的方法。
只有银监会确认一家已采用较高级方法的银行不再符合该方法的资格尺度时,才可能允许该银行对其局部或全部业务退回适用相对简单的计量方法;已退回较简单方法的商业银行,必需事先经银监会批准后,才能从头采用较高级的方法。
第二十八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损掉数据收集情况及评估成果、对外部数据的使用情况,应接受银监会的监督查抄。
第二十九条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监管本钱,应在其按季向银监会陈述其采用的方法和计量成果。
此中半年和年度陈述应为集团并表口径。
第三十条银监会在审慎监管过程中,如果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操作风险办理薄弱〔例如,对其监管评级中的内部控制评分较低,或对其操作风险评价的趋势恶化〕,有权在计量成果的根底上,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本钱要求。
具体办法包罗但不限于:银监会提高尺度法〔包罗尺度法替代形式〕中业务条线的对应系数,或提高高级计量法损掉分布的置信程度等。
第七章附那么
第三十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外资法人机构实施操作风险监管本钱计量,如拟采用境外母行规定的并经母国监管当局同意的方法,应遵循银监会关于实施新本钱协议跨境监管的有关规定〔另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本指引第三条所称法律风险包罗但不限于以下风险:商业银行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可能被依法撤销或者确认无效的;商业银行因违约、侵权或者其他事由被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依法可能承担补偿责任的;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依法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
第三十三条本指引所称的总收入计量、产物线配对、损掉数据收集和统计规那么请拜见附录。
第三十四条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一总收入计量参考规那么
附录二:操作风险尺度法产物线总收入配对参考规那么
附录三操作风险损掉数据收集规那么
附录四操作风险损出事件类型目录
附录五操作风险损出事件统计表样
附录六操作风险损出事件统计表指标说明
附录七统计报表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