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世界经济测含解析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近代世界经济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15*4=60分)
1.16世纪前期,英国呢绒向德、法、意、尼德兰等国家与地区输入,英国在与这些国家的呢绒贸易中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据此英国获得了部分大陆金银。
同时,英国政府还鼓励和支持海盗活动。
这种状况A.加速了英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B.造成西欧大陆贵金属的短缺
C.实现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D.推动了全球探险活动的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
2.英国著名钢铁企业家伊萨克·威尔金森是那个时代钢铁材料的最热心的推广者,以至人们说他害上了“铁疯病”。
正是他首先为瓦特提供了金属汽缸;第一座铁桥、第一只铁船、第一根铁水管,都出自他手。
1805年他逝世时,人们遵照遗嘱将他葬在一口铁制的棺材里。
与材料的主旨相应的是
A.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钢制品的广泛使用
B.钢铁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工业革命的最主要力量
C.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得益于钢铁技术的发达
D.钢铁是支撑工业革命的重要的原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5年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完成,故A错误;相对于钢铁技术而言,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更重要,故B错误;钢铁技术并不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条件,故C错误;材料“金属汽缸、第一座铁桥、第一只铁船、第一根铁水管”反映了钢铁是支撑工业革命的重要的原材料,故D正确。
6.马克思曾经说:瓦特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这说明瓦特的主要贡献在于
A.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B.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C.带动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D.开启英国新能源的使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
题干材料“蒸汽机……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反映了蒸汽机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得到普遍应用,这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故A正确;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B错误;汽车制造业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英国新能源的使用,而是说明蒸汽机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故D错误。
7.1900年,法国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被限制在每天10个小时,而男性工人每天仍要工作12个小时。
到1906年,法律才规定工人每个星期日可以休息1天。
与同时代的德国相比,法国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尝试。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工业化发展水平极其低下
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C.民主共和体制还没有建立
D.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
8.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
这种经济现象是指
A.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工业
B.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公司制形成
C.欧洲早期的手工工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组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
9.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的一些情节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
下表讲述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女性工作权利获得保障
C.传统社会观念变革
D.工业革命激化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新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来看,说明当时英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的传统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反映妇女外出活动“增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女性工作权利的保障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排除D项。
10.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保护政策,1849年又废除了《航海条例》,允许本国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使用别国船只。
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A.倡导自由贸易
B.垄断了世界航运
C.鼓励海外殖民
D.放弃了重商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
英国政府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保护政策,允许本国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使用别国船只,表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对外贸易的限制,体现了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英国垄断了世界航运,排除B;英国政府允许本国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使用别国船只,没有涉及鼓励海外殖民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了英国政府减少了对对外贸易的限制,无法体现英国是否放弃重商主义,排除D。
11.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100多万人。
这实质上说明
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
B.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
C.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
D.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
12.下面图表是1750年、1860年和1900年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
(来自(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对上述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手工业衰退
C.欧美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D.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13.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可以知道,表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崛起为世界的中心;据“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可以知道,这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开始主导世界;据“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可以知道,这是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后,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群雄竞起”,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因此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半期,所以B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
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于17、18世纪,所以C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
荷兰的殖民扩张于17世纪、英国18世纪中期确立殖民帝国地位,所以D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
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它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并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
【解析】
【详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质变,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的变迁,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西方历史分水岭“社会转型期”,它标志着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分界。
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近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
因此,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观点,从社会转型角度运用史实多方面地论证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答案】观点一:15—16世纪是西方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分界。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论证,观点,论证。
)
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资本主义统一市场正在建立。
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
观点二:17—18世纪才是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的真正分水岭。
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17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
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政治上,英美两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实践了近代民主与法律。
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了巨变,近代文明到来。
【解析】
【详解】。